黄南森的哲学思想及其渊源_哲学论文

黄南森的哲学思想及其渊源_哲学论文

黄楠森的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思想论文,由来论文,黄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楠森教授是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有独到建树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哲学的殿堂里浸润了半个多世纪,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自恢复学位制度以来,他曾连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从80年代初至今,他连续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黄楠森教授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具有着相当的学术影响。

在黄楠森教授从事哲学工作50周年之际,笔者带着对这位八旬老人的敬意,就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他在80年里的漫漫心路采访了他。

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

笔者:在采访您之前,我看过一些关于您的报道。您少年时期是在秀才出身的父亲指导下学习经史典籍,读高中时补上了全部现代教育课程,到毕业时,您的各科成绩尤其是理科成绩已经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了。所以,大学时您最初学的不是哲学,而是物理学。那么,是什么促使您最终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的?

黄楠森:我是四川富顺县人。小时候,也就是从六七岁到十四五岁,除了两年上小学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私塾学习中国古代的典籍,16岁才上初中,18岁才上高中。在自贡市蜀光中学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氛围比较民主,我有机会读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潘梓年的《逻辑学与逻辑术》,还有一些苏联哲学家的著作。所以我在高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从艾思奇、潘梓年等先生的著述里,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哲学与自然科学虽然分属文、理两个天地,二者的关系却非常密切,不懂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哲学。然而,哲学可以自修,自然科学特别是有基础地位的物理学,靠自己啃书本就根本不行了。抱着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哲学打下自然科学基础的目的,我于1942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第二年才正式转到哲学系,但仍继续选读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并坚持学完了高等微积分。

在哲学系,我学的主要是西方哲学。再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47年北京大学复学以后。那时北京大学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是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地下党通过办读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团结培养进步同学。我在北大的“腊月读书会”里再度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特别是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著作。《反杜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都是那个时候学习的。就在那时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以后,我作为共产党员和哲学系的研究生,被学校调去从事政治课的工作,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专业工作。1951至1952年,我在人大进修了一年,学习了很多马列著作,其中也包括哲学著作。后来做了北大苏联哲学专家的助手,帮助苏联专家培养马克思主义研究生。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逐渐成了我的终身事业。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

笔者:在过去的50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无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经济建设都历经坎坷。您在这20多年里,也是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先是在反右斗争中受到错误打击,被剥夺了讲课的权利,后又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到“五七干校”劳动。这些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一定是很艰难的吧?

黄楠森: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另一个是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前我主要是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列哲学著作,同时自己也作些研究。但这种研究现在来看是不深入的,不系统的。我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对于马列的哲学思想有所发挥,也就是说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是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以后的事情。

大家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除了极个别的学校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课程以外,一般来讲是没有这个课程的。北京大学也只是苏联专家在五十年代讲过一遍,以后就再没有开设过这个课程了。那时候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列原著。原著是怎么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怎样。所以我们只有学习、领会的任务,不能加以研究,不能加以评价,当然更不能加以批评。那时的观点是,经典作家的言论句句是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就是真理加真理的过程,没有什么功过是非可言。

这种观念实际上本身就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存在的反映,存在发展了思想当然要发展,社会发展了哲学当然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不能例外。特别是哲学作为一门科学,这些哲学思想又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所以,总有功过是非的问题,总有对还是不对、正确或者错误的问题,总有一个修正过去的观点,纠正过去的观点,丰富过去的观点的问题,就是发展的问题。因此,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历史过程,马列原著是历史的产物,应该有一门科学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来清理这些思想的发展,来评价在历史上所提出来的哲学思想的功过是非。

可惜,在那个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只能是革命领袖的工作,专业哲学家只能起传播的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活动是不多的。

但是,尽管当时的客观条件不利于学术研究,我仍本着对待科学的态度,思考并研究着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下功夫最大的是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

笔者:我和一些朋友在80年代学习《哲学笔记》时,适逢您主编的《〈哲学笔记〉注释》出版,它曾对我们帮助很大,后来我们又拜读了您所著的《〈哲学笔记〉与辩证法》一书,感到您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确实非常深入。但据说这两部书的原稿是早在60年代就完成了,您能介绍一下您是怎样在教条主义盛行的年代开展这项研究的吗?

黄楠森:这还要从反右斗争说起。反右斗争时我在党内讨论会上一些实事求是的发言,被人认为是“右派”观点,因此被“清除”出党,调到北大哲学系资料编译室任副主任。但我没有颓丧,而是在资料工作中开始了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系统研究。

《哲学笔记》不是一本普通的著作,它是由列宁的许多笔记编纂而成的。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摘录过去哲学家的言论,列宁只是在这些摘录的旁边作了些批注,多数是三言两语,但包含有很多很重要也很精彩的思想,虽然这些思想都没有展开,更没有加以系统化。因此,对列宁《哲学笔记》作研究,甚至读懂它,都是比较困难的。50年代,这本书就已经翻译出全译本,但是大家都感到难读,主要的困难是列宁所做的大量的摘录,而这些摘录如果不懂,也很难深刻理解列宁的批注。但是苏联并没有做这样的基础性工作。

1960年左右,我把哲学系资料编译室的一些同志组织起来,从事《哲学笔记》的注释工作,专门注释那些不容易懂的地方。我们先把列宁的摘录的原文找出来,对原文进行一番注解,然后再注释列宁的思想。60年代初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并在内部铅印交流,80年代初公开出版。这个注释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和哲学工作者读懂并进一步研究列宁的《哲学笔记》,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还想提的是,我在跟同志们一道从事《哲学笔记》注释工作的时候,对列宁所提出来的辩证法要素16条,提出了我自己的独特的看法。这16条是很著名的,过去有不少哲学家认为16条就是列宁的辩证法体系,并一条一条地加以发挥。我经过研究,特别是研究了16条的手稿,发现16条按照原有的形式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前7条有一定的顺序,而后9条则是零散的,它们实际上是分别从属于前7条,只有分别插入前7条里边,才能形成一个体系。我把这个观点写成文章于6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后来有同事告诉我,苏联的哲学家凯德罗夫在晚些时候也公开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我的看法。而全面反映我这一研究成果的书稿《〈哲学笔记〉与辩证法》正式与读者见面,则是在20多年后的1984年了。

关于真理标准、人道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

笔者:改革开放,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学术的春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冻结多年的坚冰终于开始渐渐融化,各种学术观点纷至沓来,也爆发了一场接一场影响波及社会的哲学大讨论。从70年代末至今,您一直活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种观点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请您谈谈对最初的两场举世瞩目的大讨论的印象。

黄楠森:1978年以后,由于改革开放,逐步贯彻“百家争鸣”方针,从政治氛围到学术领域,都开始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恢复和发展了正常的学术研究。20多年来,全国各省市的理论刊物大量涌现,公开发表的学术论著数量之多、研讨之深入、创意之新颖,实属空前。与各门哲学学科都出现繁荣景象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爆发的讨论和研究最为热烈,特别是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它能否现代化、实践唯物主义是什么、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何为主体性等一系列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上,都出现了影响甚至超越学术界的大规模论争。

1978年,首先爆发了关于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意义可比作春天的第一声惊雷。这场大讨论首先是作为政治问题提出来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在政治目标实现以后,哲学界又深入研讨了实践标准理论本身的问题。在这场讨论中,我先后写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4篇文章,系统地探讨这一命题的各个理论层面,促进这一命题在理论上的完善。

80年代初,由于西方的影响,也由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中反人道行为的反思,学术界提出了重新评价人道主义的问题,批评过去对人道主义全盘否定的态度。

提出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是应该的,应该给予人道主义一个公正的评价,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在那个时候,也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本人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就是现实的、科学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以人作为它的出发点、核心和归宿。这种观点的根据主要是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认为这部手稿是马克思的成熟的著作。理论界就此开展了一些争论。

我发表文章认为,这部手稿并不是马克思的成熟的著作,而是过渡性的,是马克思从人道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过渡的著作。它包含了人道主义的因素、空想社会主义的因素,同时也包含了唯物史观的因素、科学社会主义的因素。更确切一点说,它是马克思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向科学社会主义者、从人道主义历史观向唯物主义历史观过渡的一本著作。

马克思确实在这部书里面肯定了人道主义,以人道主义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过程。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的劳动的异化,社会主义就是把这个异化加以扬弃。他用这个观点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个观点没有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在空想社会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或人性就是理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理性异化了或丧失了又加以恢复的过程,资本主义之所以必须消灭,就因为它违反人道,即人道的异化,而社会主义是最人道的,是人道的恢复。马克思接受了这个公式。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跟空想社会主义者或人道主义者有所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理性,而是实践,是劳动。所以他就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劳动异化—消除劳动异化”的过程。马克思讲劳动,讲实践,也就是讲人的经济生活,这里面就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的经济生活是最根本的。后来他从这个思想出发,对人的生产,人的劳动,人的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生产运动的规律,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于是他就彻底抛弃了人道主义的历史观,而实现了从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向唯物史观的飞跃。这个飞跃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两个论著里面完成的。

所以我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历史观,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同唯物史观对立的。人道主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应该肯定的。马克思并没有抛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的人道主义思想,只是抛弃了人道主义历史观。

笔者:学术思想活跃了,学派就出现了。一般人们总爱把学者们分为“激进派”、“保守派”或“中间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人们则更容易冠以“左派”、“右派”的称谓。在60年代初和改革开放之初,您都曾被一些人追着声讨为“右派”、“离经叛道”。然而现在又反过来了,相当一些人视您为“左派”、“保守派”,这是为什么呢?您能否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例,谈一谈您在学术争论中的立场?

黄楠森: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与政治紧密相连,人们习惯以政治眼光来评价学术问题,因此,有什么“左派”、“右派”之说不足为奇。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但我始终反对为求新而求新的本末倒置的做法。无论是在我年轻的时候,还是到了老年,我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辩证唯物主义。在过去的年代,我的一些实事求是的看法不为一些人所接受,在时尚渐成风气的年代,我不肯丢弃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核,又不为另一些人所接受,所以,“左派”也好,“右派”也好,是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上来看我的观点,并不是我的观点本身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或许,我今天的被指责正是因为我没有随波逐流。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看,我所坚持的,不过是学术的良心,我所追求的,不过是科学的精神。这里,我就近20年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进一步说明我的态度。

近些年,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称呼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呼这一观点在我国颇为流行,持这种观点的人甚至占到多数。我却不同意这种观点。很多人都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提出的,其根据是马恩说过“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4页)的话。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并不等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只是由之可以引申出实践的唯物主义。我没有查找过是谁作这种引申并认为应该以之取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我想不会早于30年代。其实,谁这样命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命名是否妥当。

我认为,问题在于“实践”是指特征还是指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无疑是实践性,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特别是直观唯物主义区别开来,甚至同一切旧哲学区别开来,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不只是实践性,还有科学性、辩证性、革命性等等,而独以实践冠于其上,是因为在这些学者看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似是而非的,下面再说。如果实践指的是对象,则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局限于实践哲学,即仅有实践论一个部分,另两个部分即世界观和历史观都被抹杀了;另一种结果是,如果实践是指对象,实践唯物主义又是世界观,换言之,唯物主义中的“物”就是实践,那么,实践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了,结果唯物主义成了唯心主义。

现在来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流行说法,这一观点目前在哲学界似乎已得到公认,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都把它列为全书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但是,只要认真推敲一下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似是而非的,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真正贯彻,而是对实践观念的夸大。

请问,如果实践观点是首要观点,唯物观点、辩证观点算是什么观点呢?有的教科书一方面讲实践观点是首要观点,另一方面又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最高问题,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说实践观点是首要观点,是不是承认先有实践,后有外部世界,物质世界是实践的产物呢?就我所读到的文章来看,这种观点大致有以下一些理由,但我认为这些理由都是难以成立的。

一个理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据是全部人类的实践活动,其真理性、科学性是经过人类实践检验的,并在实践中发展;它又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它的实践性。这些论断本身都是正确的,但是以这些论断来作为这种观点的根据则不充分,因为这些论断对于一切科学都是适用的,例如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难道能说实践观点是物理学、天文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吗?

另一个理由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直观唯物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这个论断也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成为这种观点的根据,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比较而言,而是一般地说实践观点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观点。唯物观点作为唯物主义的一般观点当然为旧唯物主义所有,但不能因此就说唯物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承认外部世界的优先存在,即先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观点的前提。马克思从来没有批评过旧唯物主义的唯物观点,而只是批评旧唯物主义仅仅有这个观点,例如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4页)他批评的不是旧唯物主义的一般观点,而是它“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马克思要求新唯物主义不仅从客体,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有的人把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理解为马克思完全否定直观唯物主义,认为直观唯物主义同新唯物主义完全对立,显然是夸大的,片面的。

第三个理由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物”就是实践,也就是世界,或者说外部世界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依赖于实践的世界。这种说法是赤裸裸的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有人说这才是马克思的哲学。在我看来,这是唯心主义,根本不是唯物主义。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已经有不少文章对这种观点作了有力的反驳,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还有一个问题,列宁曾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选集》第2卷,103页,人民出版社,1995)我国理论界都认可这个观点,问题是这个观点是否可以拔高呢?我认为应该拔高为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原体系只把实践概念看作认识论范畴,是一个缺点,它应该是一个历史观范畴,实践论应该是历史观中的首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外是人类实践的总和,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之源,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列宁这个观点可以拔高为“实践观点是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但是拔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过分了,因为这个提法包含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就夸大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的科学群。“实践”不是世界观范畴,但具有世界观意义。世界观范畴是指那些表征在整个宇宙中普遍存在物的范畴,如存在、物质、时间、空间、联系、运动、规律等等,社会、人、人的实践等等在宇宙中不是普遍存在物,据今所知只存在于小小的太阳系中小小的地球上,但是要完整地系统地说明世界,描绘整个世界的现代图景,却不能不涉及人类社会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实践,因此,实践显然不是世界观范畴,却对说明世界有重要意义。

由于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之源,没有实践或者说没有最根本的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及其一切。在人类社会范围内谈“实践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必要的,科学的,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围内,实践观点无疑是基本观点之一,至于说到首要观点,那就要让位于唯物观点和辩证观点了。

还有一些问题,如近年来有的学者为回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两个板块结构的指责,想更充分地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元结构,主张以“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称呼;有的学者更进一步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做“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我都不赞成。辩证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硬把二者合起来显得不协调,因为“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中“辩证的”指特征,“历史的”指对象,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就只剩下历史观,世界观却被消解了。至于“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提法,不仅存在上述问题,还更加复杂化了。

在我看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个两块结构,又是一个一元结构,因为这两块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核心,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为具体部门哲学的科学群,它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就其本来的含义讲就是世界观,即关于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最一般的观点,它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是怎样的等根本问题,包括了世界的本质和一般特征、世界的主要构成部分和世界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所以说,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正因为如此,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也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被并列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有历史上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它的重要地位,即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桥梁,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出发点、核心和归宿。因此,这种形式上的两块结构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总之,我不在乎人们说我“左”还是“右”,我只坚持我所追求的真理。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笔者: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谈得很多的一个问题是,时代进步了,国际社会和科学技术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相比都发生了巨变,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马克思主义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实现现代化?您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这个问题?

黄楠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西方以及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可以说都是个人的哲学,几乎一个人一个哲学体系,倡导一种自圆其说的、甚至是体系严密的信念或思维方法。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同西方哲学和传统的中国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诚然是一种信念,一种思维方法,但关键在于它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它是一门科学,一门科学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着每一门科学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就像天文学研究宇宙天体,地理学研究地貌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世界观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世界及其一般规律,历史观的对象是社会历史及其一般规律,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连接在一起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二,作为一门科学,它所包含的原理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根据的,经过实践检验最终证明是与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一致的。第三,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物理学、生物学、数学、医学等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世界这个完整的大系统。把各门科学统一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科学之间所不同的,只是由于它研究的对象的区别,使得它成为了一门抽象程度最高、涉及范围最广的科学。

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它也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是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科学体系,但还不够完整和严密,而且至今这一工作仍未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经典作家那儿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个完整体系是苏联专业哲学家在二三十年代提出来的,在30年代初传到中国,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三个部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即历史观。这个体系一直是世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国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这个体系里面贯穿了一些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但是框架仍然没有变。20多年来这个体系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许多人也努力想突破这个框架,上面谈到的用实践唯物主义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尝试之一,不过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能成立的“突破”。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我有几点看法:第一,对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能根本否定,而应该抱一种坚持和发展的态度。具体讲来,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几点是科学的,是应该肯定的: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建设,坚持哲学知识应该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应该力求同客观世界相一致;二是它认为哲学应该随着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三是它主张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建构哲学体系,这个原则最主要的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四是应肯定现有的哲学体系里那些经过实践的无数次检验而被证明是正确的内容;五是现有的哲学体系强调哲学的应用价值,认为哲学应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第二,现有的体系也有它的局限性,其缺陷大致有三点:一是从内容上讲,现有的哲学体系有许多空白,或者说薄弱环节。譬如人的问题、主体性的问题、价值的问题等;二是它没有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所提供的新的内容;三是现有的体系自身也没能充分贯彻它原来提出的建构体系的原则,许多问题没有讲清楚。

所以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现有的体系应坚持它的基本的、正确的东西,而对它的失误和不足的地方,则加以修正、丰富和发展。这也是任何一门科学发展所走的道路。物理学近百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的出现,使物理学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但物理学本身没有“过时”,也永不会“过时”,只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这种不断的发展也许就是人们喜欢说的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吧!

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规律也与其他科学一样。建立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一项细致而严密的学术工作,需要从事这项科学研究的专业哲学工作者像其它科学的专业工作者一样去建设和发展它。当然,吸收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总结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科学思想,构造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具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是某一个哲学家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哲学家们甚至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加的群体的持续的共同努力。

笔者:那么,这个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该沿着一条什么样的思路来建设呢?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构想?

黄楠森:我认为应该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究竟是什么,然后根据对象来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及它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三个层次,或者说是有三个具有一定重叠性的对象。

最大的、最高层次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包括它的过去与将来,包括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因此,哲学的第一部分就是宇宙观,也叫世界观。它所研究的是这个世界的整体,是这个世界的最一般的东西,即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的东西。世界观里面应该包括自然观,自然界是无所不包的,社会也包括在内。

第二个层次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因而哲学的第二部分是历史观,也就是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历史观也就是一般的社会论,或叫做一般社会学。实践论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因为实践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但它不等于整个人类社会,更不等于整个宇宙。现有的体系对实践没有作专门的研究是不对的,但是把实践论摆在历史观以外,甚至用它来代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过分了。

第三个层次的对象是意识,因而哲学的第三部分就是意识论,或者叫做精神论。精神、意识都是一种社会现象,意识论应该包含在历史观里边,但由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重要性,意识论可以作为单独一部分加以论述。意识论里还包含几个小部分,即意识论、认识论、评价论、方法论。认识论过去是包含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里边的,这是不妥当的,认识是一种社会现象,应该是讲清楚了历史观以后再来讲认识论,认识是意识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础性的一部分;评价论在现有的体系里面没有,虽然谈到许多价值问题,但是对价值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近20年来哲学界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方法论应该是以方法为对象来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可以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意识论或者精神论里边。过去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方法论,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这样讲不确切。准确地讲,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方法不等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是由世界观、历史观、意识论三部分组成,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所以辩证唯物主义是他们的总的称呼。而由于世界观在这里面居于最高的地位,所以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指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对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体系的建构,也就是对于具体的哲学问题、哲学原理或范畴的安排,还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这个原则最主要的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

根据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原理,哲学范畴应该是成对的,这一点过去没有做到。哲学体系应该从存在开始,存在是最抽象的,最一般的。整个体系应按照从抽象逐渐走向具体的原则来安排。这个原则包含从简单到复杂,从静到动,从表到里,从客观的东西到主观的东西等内容。这样就可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体系。我从前曾经根据列宁《哲学笔记》关于构造体系的思想,构造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提出了36对范畴。但这仅仅是一个尝试,而且没有包括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世界哲学新的进展。所以还不能用这个体系来取代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关于人学和文化研究

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填补过去研究中未曾涉及或研究不够的空白。这几年来这方面工作影响最大、成绩最明显的就是人学的建立。据我所知,这十多年来您对人学学科的建立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国际反华势力大肆挥舞人权大棒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建立成为我们抵御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但人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它同哲学以及各种社会科学的关系怎样?它的体系是怎样的?很多人还弄不大清楚。作为人学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您能对这些问题作一下介绍吗?

黄楠森:“人”是一个非常明确、非常清楚的研究对象,但是奇怪,我们过去没有建立起一门学科来对人作整体的研究。现实生活对人学也非常需要,因为现实生活接触到人、人的学科、人的知识、人的理论、人的观点太多了,例如我们谈要提高人的素质,要发挥人才的作用,要教育人、培养人、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由一门学科来对人进行整体的研究。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缺乏人学,是忽视人,不要人,甚至是敌视人的,认为唯物主义就是不要人的哲学,忽视人的哲学,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要求马克思主义对究竟什么是人,什么是人学,作出正面的回答。

我认为人学具备学科建设的所有必备条件。人学有明确的对象,就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是研究人的某一个方面。有人认为哲学就是人学,这个观点不正确。哲学虽然也研究人,但哲学不是人学,哲学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群,含有多门科学,包括宇宙观、历史观、意识论等等。宇宙观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宇宙,宇宙不能等同于人。如果说宇宙观研究的宇宙是人的宇宙,同理,物理学就是研究人的物理世界,这样一来,宇宙观和物理学的客观性就被取消了,那还有什么科学?人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把它们混为一谈,不是防碍了哲学的发展,就是防碍了人学的发展。

研究整体的人,就必须了解人的属性。人的属性包括人的任何属性在内,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在人的属性里边,有个区域可以叫做人性。人性是人同动物相区别的那些属性。有很多属性都可以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如西方历史上说人是“政治的动物”、“社会的动物”、“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有理性的动物”,中国哲学家喜欢讲“人性善”、“人性恶”。现代人爱讲思维是人性、审美是人性,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人性。但是,在所有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带有根本性的属性里面,有一个是最根本的,这就是人的本质,即劳动,生产活动,宽泛一点讲就是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于是就产生了三个层次:最深一层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产生了人性,决定了人性,这就是第二个层次,它比人的本质更宽泛。最宽的是人的属性,包括人的动物性等一切属性,这是第三个层次。

人学研究的不仅仅是作为整体的人,而且还要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规律。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停留在对于事实的叙述上,而必须深入它的本质,去挖掘它的发展规律。人学也应该如此。我在有篇文章里边曾经提到了7条人的发展的规律。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你可以看一看我的论文专辑《人学的足迹》,主要观点上面都有详细的论述。

笔者:谈到您主编和撰写的专著,我知道除前面您提到过的以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教材,得到了国家教委的优秀教材奖;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奖、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等重要奖项;还有另外两本论文专辑等。您最近主编的一本专著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这本书获得了去年北京市优秀成果一等奖,您是怎样又开始研究起文化问题的呢?

黄楠森:文化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问题。中西文化的关系怎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怎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怎样?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不仅如此,文化界关于文化的理解也有很多分歧:文化是什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怎样?文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什么地位?理论上有分歧,现实问题上分歧就更大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文化问题做一个哲学层面的思考,是很必要的。

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有三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无所不包,人类社会里的一切东西都是文化;一种是狭义的,专指精神文化,确切说就是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一种是更狭义的,指文化部所管辖的文化,如文学艺术等。还有就是一般而言的文化水平的文化。我认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对文化应作第二种理解,即精神文化。因为这种理解把文化同经济、政治并列起来,三者包括了全部社会现象,这种使用几乎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公认。

究竟文化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我认为应该包括12个方面:1.科学技术;2.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3.政治法律思想和理论;4.语言文字;5.道德伦理观念、善恶标准、道德伦理理论;6.宗教现象;7.文学艺术;8.哲学和社会学说;9.教育和教育思想;10.新闻出版事业;11.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12.民间文化。另外还有两个部门,一个是卫生,一个是体育,是综合性的,是不是属于文化还可以研究,因它们包含文化的方面,把它们摆在文化范围内是可以的。

文化同经济、政治的关系应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来理解,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这样理解的文化就不仅仅是观念上层建筑,而是包括许多非上层建筑的东西,包括了生产活动,如科学技术;包括了在各方面都起作用的东西,如语言、思维形式。总而言之,整个精神领域以及精神产品,都属于文化范围。

用空间或时间来给文化分类,如东方文化、亚洲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等等,说不清楚文化的性质。根据文化同经济、政治的关系,我认为要弄清楚一种文化的本质和它的特点,要从它的经济、政治状况来定性。如欧美当代的工业资本主义文化,中国传统的农业封建主义文化。至于中国当前的文化性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国自辛亥革命以来,经济、政治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简言之,中国现代文化实际是一种正在向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过渡性文化。

这里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封建主义文化。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革命的发展,传统文化已经土崩瓦解,而在中国土地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的许多因素保留下来了。中国现代文化除传统文化因素外,还包括五四运动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从国外传入的文化因素,特别是中国人民在反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政治制度的斗争中创造的各种文化因素。当然,中国现阶段的文化还决不是高水平的工业文化,因此,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只存在中国现代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这就是要使它真正形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工业社会主义文化。

笔者:哲学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高深莫测的。可是聆听了您对这么多哲学问题的深入浅出的讲述,使我获益很大。许多哲学家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建立个人的哲学学说,您既然已经表达了这么多独立的见解,您可不可以对您的哲学思想体系做一个大体归纳呢?

黄楠森:我认为我自己并没有自己的什么哲学思想体系。这不是自谦,更不是自卑。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哲学和传统的中国哲学,都是很不相同的。那些哲学可以说都是个人的哲学,几乎一个人一个哲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是集体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因此我根本不想提出我自己的什么哲学思想,我是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来讨论,来建设,而在这个事业里面作出我个人的贡献。我的一些哲学思想,也就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理解,或者说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还没有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但是我认为终究会有那一天的。在那个时候,可以把马克思主义这五个字取消,正如我们不把生物学叫做达尔文主义或其他主义一样,达尔文和其他生物学家的观点已经融入到生物学这一门科学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哲学形成为一门世界公认的科学的时候,也就融入到科学的哲学里面了,因此“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称号也就不必要了,那时得到世界公认的、真正科学的哲学,也就形成了。我相信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

然而现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许多争论,这是来自研究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组成部分的不同理解。这个现象也同样存在于中外多种哲学中。这是一个两千多年来或者说自有哲学以来就存在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使它有了获得解决的可能。但150年以来,由于一些外部的和内部的原因,这个问题仍未解决。来自外部原因有国际形势的巨变,有来自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等;来自内部的原因主要是前面所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有若干基本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不同观点以及由这些观点形成的不同流派通过对话,互相交流,自由讨论,是可以在相互比较与相互补充中达成对客观真理的一定程度的共识的。应该相信,只要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只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自由讨论,独立判断,客观真理是会为哲学家们所普遍接受的。但是,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不是循着哲学应该成为科学这个途径前进,而提倡哲学的个性化,哲学爱讲什么就讲什么,爱怎么讲就怎么讲,不是在求真中求新,而是为求新而求新,全无真假是非可言,那么,任何争论都是多余的了。

标签:;  ;  ;  ;  ;  ;  ;  ;  ;  ;  ;  ;  

黄南森的哲学思想及其渊源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