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波

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中心卫生院 湖南益阳 413041

摘要:目的 探讨对非特异性阴道炎采用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双唑泰栓,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乳酸杆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9.1%,明显低于观察组95.3%,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明显高于观察组4.7%,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提升阴道清洁度,减轻不适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双唑泰栓;乳酸杆菌;非特异性阴道炎

非特异性阴道炎为妇科多发病,其属于阴道炎的一种,但是无法以特异性病原体命名。该病主要诱因为感染,其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化脓性细菌为主要菌种,且多为混合感染。非特异性阴道炎发病机制为阴道微生物分布出现异常,大量繁殖致病菌后诱发阴道炎性反应。还会对妇女正常工作与生活影响严重,因此一定要及时有效诊治。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药物治疗,然而单一用药疗效一般,故而多采用联合疗法,其中乳酸杆菌与双唑泰栓为常用药物。本文为详细探讨对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且已婚,临床主要有外阴灼痛、瘙痒,阴道分泌物多且为浆液状或脓性以及充血水肿等表现。纳入标准:将阴道分泌物取出送检结果清洁度为III至IV度,明确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排除标准:淋球菌、念球菌以及滴虫感染;精神异常;有内外科疾病合并症;哺乳期或妊娠期。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双唑泰栓,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乳酸杆菌。对照组年龄为20至45岁,平均(32.6±7.3)岁;病程为4至15d,平均(9.2±1.6)d。观察组年龄为21至42岁,平均(33.9±7.8)岁;病程为3至16d,平均(9.8±1.9)d。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单独使用双唑泰栓,为外用药,睡前叮嘱患者将双手充分清洁与洗净,将双唑泰栓在阴道深处放置,1枚/d,1次/d,疗程为7d。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双唑泰栓使用7d后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同样将双手清洁在阴道深处放置该药物,1粒/次,1次/d,晚上应用,疗程为10d。应用期间不可开展夫妻生活。

1.3 疗效判定标准[1]

完成上述治疗后7d患者均开展临床体征检查并评价临床疗效,将阴道分泌物取出检查病原学,对临床疗效予以判定。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提示清洁度为I度,白带与微生物无异常,外阴未表现出炎性反应为痊愈;临床症状大幅度改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显示阴道清洁度提升1个等级,外阴炎性反应大幅度改善为显效;外阴炎性反应及临床症状有所缓解,阴道分泌物检查提示无改变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且阴道分泌物检查提示无改变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例为过敏,3例为食欲不振,2例为腹泻,发生率为18.6%;观察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为食欲不振,1例为过敏,发生率为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X2=4.703)。

3 讨论

非特异性阴道因诱因为常规病原菌,亦被称为细菌性阴道炎。排尿疼痛、阴道疼痛以及瘙痒为主要表现,行镜检可至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主要为厌氧菌;阴道病则为阴道分泌物增加但是无炎性反应,局部不存在白细胞增加现象,据调查[2]50%患者无阴道病表现。由于非特异性阴道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一定要及时有效诊治。经研究得知双唑泰栓可对念珠菌阴道炎、滴虫阴道炎以及非特异性阴道炎等混合或单一感染进行抑制和杀灭。双唑泰栓中主要包括克霉唑、甲硝唑以及洗必泰等,各种药物成分间效果均将单剂抑制与杀灭滴虫、细菌以及霉菌活性保留。外涂于阴道局部且融化后可在粘膜表面分散,直接接触于病灶致病微生物进而将杀灭效果发挥出来[3],故而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中甲硝唑为WHO列为抗厌氧菌基本药物,效果较好。

阴道中微生物菌群存在相互作用、制约以及依赖,故而统一且对立,或拮抗或共生,在阴道微生态环境中处于平衡状态。在阴道正常菌群中兼性厌氧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其数量最多且地位最高,有最高分离率。正常妇女阴道中乳酸杆菌数量为16种,占绝对优势的为发酵乳杆菌、卷曲乳杆菌以及詹森乳杆菌,均生成过氧化氢。且经大量研究证实,在阴道中乳酸杆菌主要作用在于对外源性与内源性病原菌生长繁殖进行抵抗,作用机制具体如下:①对阴道酸性环境予以维持:乳酸杆菌可将阴道黏膜上皮储存酸性物质比如乙酸、乳酸等分解,且自身亦可将乳酸产出,对阴道酸性环予以维持并抑杀病原微生物;②占位保护:乳酸杆菌在阴道黏膜上皮可牢固有序黏附,产生空间性占位保护效应,将阴道上皮定植抗力维持,避免病原体黏附,阻断入侵;③拮抗:乳酸杆菌可直接抑制假丝酵母菌、加德纳氏菌、葡萄球菌以及滴虫球菌;④生成抑菌物质:可生成抑菌物比如乳酸菌素、过氧化氢等,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乳酸杆菌活菌胶囊为微生态制剂,乳糖与德氏乳酸杆菌活菌为其主要成分,1枚胶囊中德氏乳酸杆菌含量为0.25×106CFU[4],于阴道中放置该药物可将过氧化氢与乳酸大量释放,对阴道低pH值予以维持并对UI非嗜酸性微生物生长进行抑制,保持微生态平衡避免感染。此外还可对阴道正常菌群比例与组成予以维持和扶正,将其对外来菌侵袭抵抗能力恢复,加快自身自净。

本组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9.1%,明显低于观察组9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明显高于观察组4.7%,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吴凤英研究结果相近[5]。综上所述,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提升阴道清洁度,减轻不适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淑文.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2):2564-2565.

[2]张莉.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41-42.

[3]王艳.双唑泰栓+乳酸杆菌二联用药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5,11(5):77-77.

[4]叶青丽.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21):90-91.

[5]吴凤英.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65-65.

论文作者: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