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胡民安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 湖南安化 413522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对象均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抽取研究总数是90例,患者到院进行诊治的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2月,获得病人以及其家属的同意后,等分90例患者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都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此作为基础治疗,实验组再用疏肝降逆和胃法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同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比较,前组明显高于后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疏肝降逆和胃法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治疗,可获得确切效果,安全可靠,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高,推荐运用。

【关键词】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作为慢性胃炎,和胃溃疡、胃癌、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中医学已将其纳入到了胃脘痛、欧体以及胃痞等范畴内,近年来,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关于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所获良好效果也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2-3]。本文在2014年3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选择了90例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法不同等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都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基于此,实验组再加用疏肝降逆和胃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以探讨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的效果。

1.研究病例与方法

1.1研究病例

抽取研究总数是90例,患者到院进行诊治的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2月,病例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和《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中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3];症状表现以上腹或胸骨后痛、恶心呕吐、嗳气口苦、饱胀、恶心呕吐及烧心为主;经胃镜和x线钡剂检查证实。2)排除标准:伴恶心肿瘤患者;并肝肾功能障碍和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缺失完整临床资料患者。本研究已得到患者和其家属同意,同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等分90例患者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有45人。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龄23-67岁以内,平均年龄45.32±2.0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4.03±0.65年。实验组男29例,女16例;患者年龄22-6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5.29±2.06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4.06±0.64年。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平均病程、男女例数组成以及平均年龄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比较处理,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有非常好的对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每次使用剂量为150mg,2次/d;口服吗叮啉片,每次使用剂量为10mg,3次/d;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使用剂量20mg,1次/d。上述药物均饭前服用。以此为基础,实验组患者再加用疏肝降逆和胃法进行治疗,药方由柴胡、白芍、莱菔子、黄芩、枳实、甘草、姜半夏、茯苓、白术、吴茱萸构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加减药物,对肝胃不和者加用郁金和大黄;对于脾胃虚弱者加用太子参或者党参;对于脾胃湿热者加用竹茹和龙胆草。每天1剂,分别在早晚服用。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都治疗两个月。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组主要症状积分情况,按照轻重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3分,其中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有关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的内容制定疗效评价标准[4],详细如下:1)显效:症状总积分减少超过75%,结节隆起减少超过70%,经过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充血或者水肿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好转,同时黏膜光滑;2)有效:症状总积分减少在40-70%之间,结节隆起减少超过20%,经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水肿或者充血好转;3)无效:满足不了有效标准,或者病情发展恶化。

1.4统计处理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各组计量资料,用t比较检验;以%表示各组计数资料,用x2比较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经比较分析,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治疗后,实验组各主要症状积分都明显比对照组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注:和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讨论

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的原因为迷走神经兴奋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幽门关闭不全、胃蠕动迟缓,导致含胆汁的内容物反流至为胃,造成胃黏膜表面黏膜屏障受损,继而引起胃黏膜充血、糜烂及水肿等。在中医学中胆汁反流性胃炎被纳入到了胃脘痛、嘈杂、痞慢及反胃等范畴内,其病因有情志失调、久病气虚、脾胃素虚、湿热内郁、瘀血内阻、升降失常、肝胃不和及肝失疏泄等,对此,其治疗应以疏肝利胆与和胃降逆为主[5]。疏肝降逆和胃法基本方有姜半夏、黄连、白术、莱菔子、茯苓以及黄芩等构成,该药方可寒热并调及辛开苦降,具有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该药方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浓度,保护胃黏膜受损,对于溃疡灶有抗炎功效,有利于肉芽组织成熟和上皮细胞分裂繁殖。刘良福就疏肝利胆降逆和胃法自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表明,和仅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加用疏肝利胆降逆和胃法的治疗组,所获总有效率可达88.9%,明显要高(P<0.05)。本次研究结果也表示,加用疏肝降逆和胃法的实验组,疗效和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未使用疏肝降逆和胃法的对照组(P<0.05)。

综上可知,应用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获得确切效果,安全可靠,应用推广价值高,推荐在临床中使用。

参考文献:

[2] 李林,田秀峰,商娟娟等.疏肝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3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49-1149.

[3] 温春诚.疏肝降逆、清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120-121.

[4] 汪银莹,顾勤.和解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J].吉林中医药,2013,33(2):124-127.

[5] 胡巧莲,杜军.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6):18-18.

[6] 刘良福,王犇.疏肝利胆降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3):22-22.

论文作者:胡民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胡民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