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集团企业的发展与特点_台湾经济论文

台湾集团企业的发展与特点_台湾经济论文

台湾集团企业的发展与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特色论文,集团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集团企业作为台湾民营企业的骨干与核心,是岛内民间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它的崛起预示着台湾的经济实力向财团资本集中,开始告别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时代,逐步迈向集团企业主导的时代。

所谓“集团企业”或“关系企业”,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企业为核心,联合一定数量的独立企业建立具有集团性质的工商团体。按照台湾“中华征信所”的界定,财团资本的核心企业必须设在台湾,并有三个以上分子企业,且台资占50%以上,其资产总值和营业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一、集团企业的发展

台湾集团企业的产生可溯至战后初期,其演进与发展经历了50年代和60年代,最终形成与普遍确立则在70年代,而进一步扩张与膨胀在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尤为突出。

战后初期,在台湾经济运行体制中,由于公营资本还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民营资本,包括台籍资本、从大陆迁台的私人资本以及从土地改革中由地主资本转化过来的工业资本等各类民间企业力量,为了与公营资本企业竞争,维持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联合起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产生松散的联合型企业,这即是早期台湾集团企业的雏型。在当时成立的企业中,至少有10多家后来发展成为财团资本,如台南纺织、永丰、新光、大同、台泥、味全食品、太平洋电线电缆等集团企业中的核心企业或分子企业一半以上成立于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1〕。

从60年代起,随着台湾工业化的推进,加工出口经济勃蓬发展,私人资本日益膨胀,一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它们在横向与纵向进行广泛的联合与兼并,逐步形成一个个纵横交错、水平与垂直分工相结合的企业群,亦即所谓的关系企业。这些企业在资金、原料、生产、技术、市场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联合经营,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从而获取更大的企业盈利。至1968年,岛内营业在新台币1亿元以上的民间企业已超过100家〔2〕。70 年代以后,台湾民营企业集团化的现象日益普遍,经营也趋于多元化。在1971~1979年间,百大(排名在前一百名)集团企业的资产总值从新台币700亿元增至4,000多亿元,增长了近5倍; 营业额从 540亿元增至3,300亿元,增长了5倍多。从企业规模看,同期每家集团企业平均资产由新台币7亿元增至40亿元,营业额从5亿元增至33亿元。至1979年底,资产总值超过30亿元的集团企业有39家,其中100亿元以上的已有10 家。集团企业经营的领域除了原已涉及的纺织、食品等行业外,也向新兴的电子、化学以及钢铁等重工业发展〔3〕。

进入8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逐步转型升级,岛内的集团企业进一步扩张,不仅资产总值不断膨胀,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经营领域也从制造、营造等生产行业转向从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出现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互相融合的趋势。许多集团企业不断向官库、地方性银行、商业银行挤入股份,并竞相自设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如蔡万霖的霖园集团、辜振甫的和信集团、吴东进的新光集团、蔡万才的富邦集团、林荣三的联邦建设、黄世惠的庆丰投资以及郑周敏的亚洲世界国际集团等均系如此。

在90年代,台湾经济运行机制继续向产业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由于大规模经营可以发挥较佳的经济效益,岛内许多制造业的产品占有率有愈来愈集中于少数大厂的现象,并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充分显示原本以中小企业发迹的台湾产业,正在进行结构性的转变。市场过分集中于少数大厂手中,自然对台湾的中小企业构成不利竞争。汽车、机车、电脑资讯、化工等产业,同业间强弱的态势已相当明显,中小企业夹在大企业中间,生存空间愈来愈窄。尽管90年代初台湾经济受到不景气的冲击,但是财团资本企业仍然在持续扩张中,资产积累的速度更是惊人。1992年台湾百大集团企业总营业额高达新台币2.32万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8.3%,远高于同期经济实质增长率的6%, 其占岛内营利事业总营业额的比重也从16.4%进一步提高到17.3 %〔4〕。由于财团资本的营收增长及资产积累速度均高于岛内的平均值,其占台湾经济的比重持续稳定上升,台湾财富集中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从而逐步走向由大企业主导台湾产业发展的新集团经济时代。

台湾集团企业迅速扩张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结果。一方面,大企业在本身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不断投资设立新的关系企业,对产品有关连或者无关连的行业进行渗透;另一方面,大企业相互之间为了加强竞争实力,联合一批相关的企业,互相提供原料与服务,实行系列化作业。

其次,集团企业的发展还得力于借助台湾当局的政策扶植。集团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大多与公营资本企业进行联姻,依靠与公营企业的特殊关系以及国民党政客的政治权力,参与分享若干垄断特权。同时,台湾当局积极鼓励大企业兴办新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也有利于集团的扩张。

其三,集团企业依靠外国资本的支持。台湾许多私人资本具有特殊的国际背景,战前与日本垄断资本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战后又一直在经济上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在资金、技术、生产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等方面得到充分的照顾与支持。同时,台湾集团企业与美国私人垄断组织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利用其欲打进台湾市场之机,通过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合作得到美国资本的大力支持。

二、集团企业的特色

集团企业是台湾民营资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商团体,是岛内资本与生产的积累和集中,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是,其企业的组织形态还不是十分完善,大部分相当于资本主义中级阶段的垄断组织。因此,集团企业带有以下几种明显的特色:

(一)特权色彩

集团企业是在与公营企业互相竞争与互相渗透中发展起来的,与公营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当中有的本身就是公营资本转变过来的,因而具有公营资本的某种性质,即特权与垄断性。如和信集团企业的核心人物辜振甫是国民党的现任中常委,直接参与台湾经济的重要决策;大同集团企业的核心人物林梃生也曾任国民党中常委;华隆集团的核心人物翁大铭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这些事实说明,台湾的财团资本与公营资本、政权力量关系密切,其核心人物多为过去或现在的国民党政客。由于集团企业具有某种垄断性质,它会象公营企业一样,不可避免地落入因循守旧的俗套,从而引发缺乏企业竞争活力等弊端。

(二)家族色彩

许多集团企业是由家庭或亲朋关系组成的,其组织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兄弟型,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各自独立,处于平行地位与互助关系;二是父子型,核心企业投资并控制其它企业,形成一批子公司;三是亲朋型,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投资连锁关系,通过互相渗透达成集团关系。三者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商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家庭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反映。它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障碍。因为家族的“分家”往往会削弱企业的力量,阻碍资本的积累;家族关系的存在也不利于与其它私人资本的联合,阻碍资本的集中;家庭式的经营管理还会阻碍对科学经营管理经验的吸收。不过,从目前情形与发展趋势看,台湾集团企业中的传统家族色彩已有所淡化,现代资本色彩愈趋浓厚。随着台湾的经济现代化逐步走向成熟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岛内资本的结合正逐步取代家族的结合。

(三)地方色彩

台湾的集团企业大多为本地资本,约占80%以上。它大致由以下四种资本组成:一是日据时期的买办商人,如永丰造纸集团的何氏兄弟是日本三井物产支持发展起来的;二是土地改革中从地主转化过来的工商企业主,如光阳机车集团的何光述、和信集团的辜振甫等;三是台湾地方势力,如台南纺织集团的吴三连曾任“国大”、台北市长,华荣电缆集团的王玉云也是南部地方势力的典型代表;四是新兴的工商企业主,因经营得法而迅速发展,如台塑的王永庆、东帝士的陈由豪等。这些台湾省籍的集团企业经济实力雄厚,是台湾地方势力的经济基础,对台湾本土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依附色彩

台湾集团企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日本资本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一些集团企业,特别是台籍企业与日本大财团关系紧密,渊源较深。有的财团直接是由外资扶植起来的,如上述提到的永丰集团即系日本三井财团所支持;有的财团与外资合股经营,如台南纺织、新光、台塑、国泰等集团企业;更多的财团是与外资保持技术合作关系,利用发达国家相对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改造与发展企业。无论何种形式,集团企业与外资合作的核心技术均受制于人,原材料与关键零组件大部分由外国供应,产品也大多由外商代销。因此,一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沦为附属外资的“卫星工厂”与加工装配车间。这充分显示了台湾集团企业的软弱性与依赖性。

三、集团企业的作用

集团企业在台湾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岛内民营资本的核心力量,而且也是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重要支柱。在目前以及未来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财团资本都将扮演主导者角色。

(一)民营企业的骨干

台湾集团企业自70年代普遍确立以来,不仅资产积累持续扩张,财富集中趋势愈加明显,而且营收总额也快速增长,其在台湾经济总产出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前100家大型集团企业和营业额至1992年达新台币2.32万亿元,已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44%。 百大集团资产的积累与资本的扩充更是迅速,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0%以上,至1992年资产总额已达5.25万亿元,正好等于同年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而百大集团旗下的各关系企业总资本额也达1.86万亿元,占岛内公司登记资本额的二成。因此,总体看来,百大集团占台湾经济的比重约在30%左右〔5〕。

从前300大集团企业的营收情况看,其营业总额达新台币2.8万亿元,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其中前100大集团就占了8成,后200 家集团只占2成,而台塑、和信、霖园、新光、远东等前5大集团的营收就达6,000亿元,占了2成多,相当于后200大集团的营收总和。 就资产集中程度而言,300大集团企业的资产总额达6万亿元, 其中百大集团占了9成,后200大集团只占1成,而前5大集团的资产则达1.5万亿元,独占四分之一的比重。从获利情况看,300大集团企业共赚了1,850亿元的税前纯益,其中百大集团就占去了1,650亿元,后200家集团只赚了200 亿元,而前5大集团则赚走了510亿元。可见,越大的集团赚的钱越多,这说明大型集团企业将以更多的资源去扩张生产规模,积累经济资产〔6〕。

上述数据表明,台湾经济实力已向集团企业集中,集团企业的经济实力则向五大家族集中,五大家族集团形成了台湾经济体系的核心。在五大集团企业之中,王永庆的台塑企业在制造业称王,蔡万霖的霖园集团在金融业称帝,辜振甫的和信则以良好的政商关系广延投资触角,吴东进的新光集团作风内敛,徐有庠的远东集团则财务操作最为灵活。它们旗下总共不过200家企业, 但其营收总金额却高占台湾国民生产总值的10%强,资产总额占台湾全部企业总资产的5%,旗下员工多达14 万人〔7〕。因此,五大超级集团企业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 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比重,都居于最为重要的主导角色。此外,最大的运输集团是长荣,最大的食品集团是统一,最大的资讯集团是宏棋,电机集团则以大同最大。

(二)工业生产的支柱

台湾的集团企业由纺织、食品、塑胶等传统轻工业以及商业起家,尔后向化学、钢铁、机械、电子以及成套设备等重工业扩展,并染指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在台湾许多经济行业以及重要产品生产中都占有突出的垄断地位。例如,在专业集团方面,台塑、南亚、远纺等集团几乎独占了岛内石化中间原料及半成品的生产;山叶、三阳、光阳3 家集团占据了台湾100多万辆机车内销市场的9成;裕隆日产、中华三菱、国瑞丰田以及三阳本田等几大车系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了8成;宏棋、 大众、神达、全友等电脑生产大厂在资讯业方面一直稳坐市场的领导地位。此外,烨隆等集团在钢铁业中,统一、味全、黑松等集团在食品工业中,新光、远东、台南、华隆等在纺织、成衣行业中,大同、声宝等集团在消费性电器产品生产中,永丰、士林等在造纸行业中,台泥、力霸、东南、嘉兴、幸福等集团在水泥生产中, 都具有相当的垄断地位〔8〕。大厂不仅掌握了下游行销通路,对上游原料、零组件供应商也占尽优势。就生产层次而言,集团企业大多为中间产品的生产者,是中游工业的支柱,而上游工业大多为公营资本所垄断,下游工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导。

(四)经济升级的主力

台湾的集团企业由于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经营管理水平也较高,因而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从事研究发展,进行技术开发、人才开发以及产品创新等长期性投资,在推动岛内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台湾集团企业的数量还有限,规模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如执台湾集团企业牛耳的台塑企业与美国、日本大财团比较只能算是个中型企业,甚至还不如韩国的现代、三星、大宇等集团企业。因此,台湾工业生产的后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形成一股带动工业升级的核心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让以集团为主导的民营资本向公营资本的领域扩张,通过公营事业民营化,打破公营资本垄断的经济禁区,使台湾经济真正成为自由市场经济。这是台湾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经济体系运行机制发展的总趋势。

总之,台湾的经济现代化运行体系,是以一大群中小企业为外层结构,以数百家大型集团企业为内层结构,而百大集团则是内层结构的主要支柱,其中最核心的是前五大集团企业以及公营企业。财团、公营、侨外三大资本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外层围绕内层,并朝着核心聚集的经济体系。

注释:

〔1〕李国鼎《台湾民营工业的成长》, 引自《台湾企业发展论文集》,台湾联经出版社1976年3月。

〔2〕林景源《台湾之工业化》,引自同〔1〕。

〔3〕韩清海《战后台湾集团企业》,鹭江出版社1992年12月。

〔4〕台湾《卓越》杂志1993年第9期。

〔5〕台湾《卓越》杂志1994年第4期。

〔6〕台湾《联合报》1994年9月3日。

〔7〕台湾《中国晚报》1994年9月3日。

〔8〕台湾《经济日报》1993年4月7日。

标签:;  ;  ;  ;  ;  ;  ;  ;  

台湾集团企业的发展与特点_台湾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