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检测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于雪超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检测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于雪超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企业为了能够顺应我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抓住发展的机遇,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材料,如果 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把控不周,极容易造成施工过程存在较大的缺陷,并直接影响到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因此相关 的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有着足够的重视。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研究经验入手,深入的讨论如何提高混凝土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检测

1水利水电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水工混凝土一般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其质量要求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混凝土不同,除了强度要求外,还根据所 处部位和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渗、抗裂、抗冻、抗拉、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水工混凝土施 工,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工程量大、工期长。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用量通常都是几十万到几百万立方米,从浇注混凝土开 始到工程基本建成蓄水,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必须采用综合机 械化施工手段,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2施工季节性强。水工混凝土的施工,往往由于气温、降水、施工导流和拦洪度汛以及灌溉和生活用水等因 素的制约,不能连续均衡施工。

1.3温度控制要求严格。水工混凝土中多数大体积混凝土或大面积混凝土,通常需要采用分缝分块进行浇注。为了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表面冻害,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必须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对混凝土采取严格的温度 控制、表面保护和接缝灌浆。

1.4施工技术复杂。水工建筑物因其用途和工作条件的不同,一般体型复杂多样,常采用多种等级的混凝土。另外,混凝土浇注又常与地基开挖、处理,及一部分安装工程发生交叉作业,且由于工种工序繁多,相互干扰,矛盾很大。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一项基础性的公共建设,其的质量将直接关乎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加强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保障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的 效率好坏将直接决定了工程整体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对施工中所出 现的问题进行着重的对待与解决,积极的提出正确的解决对策与方针。

2.1材料的选择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的制作需要涉及到多种原材料,因而所选择的材料质量将直接 影响到后期混凝土的质量。目前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对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材料选择不当等问题,使得后 续所制成的混凝土质量难以达标,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混凝土的材料选择环节十分重要,如果材料 的选择无法过关,那么后续的制作过程、技术手段的引入等都将成为徒劳。混凝土的质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 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混凝土的质量失衡将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质量下降,还会造成较大的成本浪费,为后续 的施工带来更多的困扰。

2.2配合比的不合理

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为了能够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需要对每一个 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万无一失。混凝土在确保材料的选择上没有问题后,还需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配比进行 综合处理,才会得到最终成型的混凝土。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控制上,涉及到的元素有水量、含沙量、水灰百分 比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后续成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如今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配合比把控的力度不严,导致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加入量与预设 的配合比有出入,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下降。

2.3孔洞问题

孔洞是目前混凝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出现孔洞的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内部的空气没 有得到完全的排除,使得浆液的渗透对混凝土的表面造成了坑洼,并最终形成了孔洞。混凝土出现孔洞会直接影响 到其的承载能力,并继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孔洞的存在会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 坏,迫使混凝土的结构缺失,无法承受应有的压力。一旦孔洞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还会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功能完全 的丧失,为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3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有效策略与措施

3.1对混凝土的长期养护

混凝土在制作完毕后需要得到必要的养护处理,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其的质量。混凝土主要的养护方法是当其中的水泥没有完全的凝固时进行一定的水化,作用是为了能够提升混凝土的相对强 度,提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干燥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洒水,确保混凝土的表层能够处于相对潮湿的条件,避免表面出现裂缝。

对材料的审核质量进行把控。为了能够从材料源头方面提升质量,需要对材料的选取与审核加强把关。如今许多的商家为了牟取自身的暴利,不惜故意的降低了混凝土材料的审核标准,将一些廉价的质量不过关的材料 填充到了优质的材料之中,使得最终得到的混凝土质量下降。因此在选择混凝土材料阶段必须选择正规的厂家,并责令厂家出示相关的合格证明,加强对材料质量的审查力度,并对不合格材料的商家进行法律诉讼,追究其的法律责任,努力的确保材料质量。

3.2调节合适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制作材料配合比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合适的配合比才会调配出质量最佳的混凝土来。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执行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对各级的骨料中的微型颗粒含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并就含水量进行一定的调整。混凝土的制作需要遵循严格的配合比规范性,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范步骤,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尽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误操作,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安全事故。

3.3加强混凝土检测

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实时的检测,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加强对技术研发的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杜绝存在侥幸心理。积极的提升混凝土的检测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如果混凝土施工在检测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为后续的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长远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结束语: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质量,加强混凝土的检测力度,对如今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 的分析归纳,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解决。只有努力的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规范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配合比、材料与 施工标准,提高了混凝土的承载力与使用寿命,才能促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强.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居业,2015(18):164+166.

[2]小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OL].工程技术研究,2016(08):126.

[3]汤庆丰,王小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6(09):66-6

论文作者:于雪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检测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于雪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