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丸在73论文_李翠云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妇科门诊 222100)

【摘要】 目的:了解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来我院妇科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45例分作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常规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最终疗效。结果: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与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常规抗感染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组的复发率更低、患者更满意。结论:加味桂枝茯苓丸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添减药物,安全、科学,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实惠,减轻了群众费用负担。

【关键词】 加味桂枝茯苓丸;慢性盆腔炎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105-02

《妇人良方》载:“妇人月经痞塞不通。或产后余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为瘀血也。瘀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1]可见,慢性盆腔炎严重影响到女性健康。临床可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方案较多,但易复发,加味桂枝茯苓丸可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加减药物,效果显著。为进一步证明此观点,我院对145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现对整个研究、对比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46例作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50岁,平均(39.2±1.6)岁,病程0.8-8年,平均(5.3±1.1)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37.9±1.5)岁,病程0.4-6年,平均(3.4±1.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下腹胀痛或刺痛、带下量多、臭气明显、乳房胀痛、体倦乏力、食少纳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完全符合本次临床研究对比条件。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主要药物包括:赤芍12克、桂枝10克、三棱10克、单参20克、丹皮1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加水煎熬,一次一剂,2次/d,分早晚服用。此外,临床治疗该疾病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给药,腹坠痛者添加药物生黄芪30克;腰痛剧烈者添加药物杜仲10克、川断30克;带下多症状严重者添加芡实25克、海缥峭15克、车前子20克、败酱草15克;血虚气虚者,添加益气补血类药物,包括党参30克、黄蔑30克;均在月经干净3d后开始服药,8d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后到院复查。

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常规抗感染治疗。取10g氨苄青霉素与5%的葡萄糖溶液300ml均匀混合,静脉滴注,连续用药5d,并给予0.4g/次的甲硝唑口服,2次/d。所有患者月经期均停用药,连续用药2个月,2个月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到院复查。

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心率、血压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复查时对比最终疗效。

1.3 判断标准

1.3.1 中医诊疗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制定,主要症状包括:

(1)下腹胀痛或刺痛、经行加重;(2)带下量多、臭气明显、质黏稠、色黄;(3)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4)脉细弦;(5)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6)精神不振、体倦乏力、食少纳呆;

1.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者;无神经类疾病者;无肝肾不全者;愿意参与本次对比研究者;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氨苄青霉素、甲硝唑过敏者;

1.3.3 观察指标

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

1.3.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期间实际情况将其疗效划分为4级,即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带下量多、脉细弦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极佳、舌质正常;显效:带下量多、脉细弦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下腹胀痛或刺痛感明显减轻;有效:带下量多、脉细弦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下腹胀痛或刺痛感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未见好转或病情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

从下表两组数据结果可知,加味桂枝茯苓丸与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 [n(%)] n=73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给予定期电话或上门访问半年,无一例失访。随访结果得知,观察组1例因个人卫生落实不到位而复发,复发率为1.4%,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为12.85%,从结果可得出,采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后续恢复效果更佳,两组复发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65例(89.04%)、较满意4例(5.47%)、不满意3例(4.10%),总满意率为94.52%,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1例(69.86%)、较满意9例(12.32%)、不满意13例(17.8%),总满意率为(82.19%),前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较多,包括妇女不注重阴道卫生、流产后护理不佳等[4]。该疾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附带压痛、腰骶疼痛、白带异常、不孕等[5]。需注意,若临床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期。

在祖国医学内未有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记载,但依照其临床表现,可纳入到“带下病”“经行腹痛”“热入血室”“妇女症瘕”“不孕”等病中, 多为外邪入侵、伤寒所致,患者气机不畅、气运不佳,经脉受阻,情志悲伤、肝气郁结所致,治疗的关键还在于调理气血、化瘀止痛,而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治妇人素有症疾,致妊娠后胎动欠安,漏下不止之症,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赤芍、单参、三棱、莪术、川断、丹皮等,其中单参、三棱、莪术均可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养血活血、祛瘀消症止痛[7];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丹皮味辛苦,可活血散瘀、清热凉血(但胃气虚寒、月经过多者慎用)[8];川断的止血、镇痛功效极强,多种药物合用,可达到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散瘀止痛的目的[9]。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茯苓丸可降低人体血液站稠度,抑制人体血小板聚集,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机体免疫力,抗炎、镇痛[10]。本文主要将加味桂枝茯苓丸与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在该疾病治疗中展开疗效对比,结果表明,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与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常规抗感染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组的复发率更低、患者更满意。

综上所述,虽然本文中提及的加味茯苓丸、抗生素治疗,两种方案均可应用到该疾病的治疗中,且最终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治疗西医起效快,但易复发且医药费用较高,而加味桂枝茯苓丸疗效慢,治疗时间长,但可根除疾病,不易复发,经济、实惠,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更受群众欢迎。

参考文献

[1] 郭昌辉.固本调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04):220

[2] 潘炉群.中药内服加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1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05):350

[3] 项瑛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9):52-53

[4] 杨谆谆.综合疗法对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9(z2):179

[5] 暨红.四花四草四土汤灌肠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5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03):325

[6] 杜敏,郑君,许彩凤,王磊,刘迎萍.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盆腔炎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01):58-59

[7] 黄旭艳,项建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02):59

[8] 张建芬.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8(22):112-113

[9] 辛茜庭.温经活血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体会[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05):312-317

[10] 汪光霞.中药内服联合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年,24(04):2613

论文作者:李翠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加味桂枝茯苓丸在73论文_李翠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