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马王堆医院(老年心血管科) 湖南长沙 410089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单纯补钙治疗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经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腰椎1~4椎体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值,以T≤-2.5为骨质疏松症。选取200例骨质疏松患者,检测血浆总钙、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主动脉和双下肢血管钙化情况、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胸片主动脉钙化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每日给予600mg钙+400U维生素D片口服;对照组(100例),仙灵骨葆片+双磷酸盐制剂口服。2-6个月干预后再检测上述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IMT、 baPWV、AB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动脉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钙、血脂TC、TG、HLD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钙治疗对血管各指标产生显著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治疗与血管钙化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血管钙化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血管钙化均为发病率较高的老年疾病[1]。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常同时存在,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血管钙化与血管壁钙过量沉积有关,它与心肌梗死、卒中和猝死等息息相关[2]。目前研究认为血管钙化是一个成骨过程,且常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病,补钙是基础治疗。动物实验表明高钙量摄入或高钙血症会促进、加重血管钙化[3]。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有较高的血管钙化检出率。本研究选取200名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单纯补钙治疗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经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腰椎1~4椎体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值,以T≤-2.5为骨质疏松症。选取200例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组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74.5土5.3)岁,对照组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73.2土6.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资料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均经体检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史。骨质疏松标准采用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4],以T≤-2.5为骨质疏松症。
1.2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吸收法对 L1-4股骨颈进行测量骨密度(B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CX9)测血浆总钙和离子钙浓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美国 GE公司生产的 VOLUSON E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7. 5MHz,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和近侧1cm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 1cm处测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 3次取平均值。应用动脉硬化自动检测仪(欧姆龙 BP- 203RPE II,VP- 1000)检测 baPWV 和 ABI。室温下,受检者去枕仰卧姿态,双手手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休息10min,将血压袖带缚于双上臂及双下肢踝部,心音采集装置置于受检者胸左缘第四肋间,左右腕部夹好心电采集装置。ABI的值为下肢动脉收缩压与上肢动脉收缩压之比。ABI取两侧低值,baPWV 取两侧高值进行统计分析[5]。所有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 X 线片。对颈动脉的钙化结果进行辨认。同时对椎体骨折在形态学上分为Ⅰ、Ⅱ、Ⅲ级,分级标准参照 Genant 半定量法[6]。每日给予600mg钙+400U维生素D片口服;对照组(100例),仙灵骨葆片+双磷酸盐制剂口服。2-6个月干预后再检测上述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 ±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组IMT高临界值1.00mmm,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baPWV、AB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动脉钙化34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颈动脉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见表1。两组患者血钙、血脂TC、TG、HLD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结果见表1。
3 讨论
baPWV 反映大中动脉的弹性程度,有报道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 baPWV 明显增高,baPWV 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的重要指标[7]。本研究中,治疗组baPWV 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在正常值范围内,表明补钙治疗后,使患者血管功能发生变化。ABI 临床上用于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患肢缺血程度,正常人 ABI 范围为1.0 ~1.4,ABI≤0.9 则被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8],本研究中ABI均为低于0.9,表明骨质疏松患者的补钙治疗对ABI影响并不明显。IMT作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与对照组比,治疗组IMT明显增厚(P<0.05)。治疗组颈动脉钙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治疗与血管钙化相关。据相关的研究报道钙的摄入量与动脉钙化速度正相关[9]。Bolland等对正常老年女性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补钙试验发现,补钙组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10]。为此老年期骨质疏松的治疗,要与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及相关疾病的诊断进行利弊评价后,给予主、次及分期治疗。建议可不给钙剂改为中成药和/或抗破骨细胞药治疗为宜。老年骨质疏松补钙治疗对血管钙化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沈丽,殷峻,卢维晟,等.动脉粥样硬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0):1030-1033.
[2]季勇,王珺.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0):2038-2039.
[3]孟秋蓉,方宁远.老年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杂志,2009,8(6):556-558.
[4]Anderson JJ,Klemmer PJ. Risk of high dietary calcium for arterial calcifi-cation in older adults[J]. Nutrients,2013;5(10):3964- 74.
[5]Reid IR,Bolland MJ,Avenell A,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calcium supplementation[J].Osteoporos Int,2011;22(6):1649- 58.
[6]Michaelsson K,Melhus H,Lemming EW,et al. Long term calcium intake and rates of all 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community based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 BMJ,2013;346:f228.22 NIH.
[7]彭程,李万根.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与冠脉钙化积分的相关性探讨[J]. 广东医学,2010,22(6):2967-2969.
[8]陈良苗,叶成夫,卢学勉,等.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0(5):839-841.
[9]吴振嵩,王丰岩,张健,等. 钙补充剂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213-3215.
[10]侯建,,林庆明,李建卫,等.老年人骨质疏松与主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02(2):79-82.
论文作者:徐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骨质疏松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老年论文; 动脉论文; 补钙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