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启示_数字图书馆论文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启示_数字图书馆论文

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视点

1.1 数字图书馆的合理内涵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同时间、不同领域研究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上也没有一致的模式。数字图书馆概念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即英文Digital library的翻译,也有人把它译为“数字资源库”。

1.2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信息资源数字化。即各种纸质图书和杂志都被变成数字化,方便资源的储存和传播。(2)信息传递网络化。将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结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传播。(3)信息资源共享化。打破传统图书馆的限制,馆藏资源全世界共享。(4)信息组织、存取标准化。信息资源要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井然有序,要求信息组织必须统一标准格式。(5)馆员素质综合化。数字图书馆使图书馆员转变为知识导航员。(6)图书馆管理自动化。馆藏信息资源库的常规管理均可通过服务器设置自动实现。(7)馆员服务个性化、智能化。定制用户界面和服务内容,提供符合针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并能使用网络导航、跨库检索、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技术为用户服务。

1.3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价值

(1)有利于保护珍贵的文献资料。利用数字技术将珍贵的文献资料转换成数字文献,供广大的读者使用,把原件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从而有利于珍贵资料的保存。(2)解决传统图书馆库存占有空间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是软盘、光盘、硬盘等,具有易交易、高容量、可压缩等优点,使文献存储所占空间大大减少,解决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舍紧张等问题。(3)拓展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领域。网络环境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既满足了读者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化的信息需求,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化解了仅靠单个馆的文献资源无法满足全部教学、科研和生产需求的矛盾。

2 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概况

当今世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势不可挡,越来越向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其中以西方八国集团的“G8数字图书馆联盟”为突出标志。该联盟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国家图书馆组成,并准备推出“全球数字图书馆”,使参加国的文化历史精华建成一个分布式大型数据库供全人类使用,是一个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的协调由日本国会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承担。目前,又有比利时、捷克、瑞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6个新的参加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

2.1 代表最新趋势的美国

早在1992年美国在制定“高性能计算机与通信(HPCC)”国家攻关项目中,就包括发展数字图书馆。1993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宇航局(NASA)和国防部高级研究署(ARPA)联合公布了《数字图书馆倡议》(Digital Library Initiating),领导、组织和资助美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并于1994年9月约定投资2400万美元,进行第一阶段为期四年(1994-1998年)“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旨在探索相关技术,以试验为目的。1999年到2004年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第二期工程,投资翻倍,进行以实用为目的的全方位建设,涉及数字图书馆的基础研究、试验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搭建、为大学本科教育搭建试验平台和应用系统。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33614个图书馆进行联网,实现了各图书馆的联合采访、统一编目、网上互借、网上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保护委员会和14个研究图书馆与档案馆在哈佛大学签署了全国数字图书馆联合协议,计划把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可能获得的数字资料通过Internet和有线电视网传播给读者和用户,到2000年,将国会图书馆及所有公共图书馆、研究图书馆中的500万件文献全部数字化。美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在全球起步最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发展情况代表了当今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的最新趋势。

2.2 紧步其后的英国

1993年,作为世界上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国家图书馆之一的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宣布了通过数字和技术使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收藏文献,同年6月,该馆又发出了“信息利用倡议”(Initiative for Access),包括20多个子项目,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图书资料数字化以及数据存储、标引、检索和传输的标准,从而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该计划现已归入DLS(数字图书馆系统),共投入3000万英镑,现在与IBM英国公司合作开发,其目的是对其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进行研究,并建立有关信息存储、标引、检索、传输等方面的标准。

2.3 文化多样性的法国

法国开展了由国家图书馆承担的文化精品数字化项目(JOUVE 2000),政府每年投入8100万法郎,共有69个资源库。法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馆藏的数字化以及网络存取,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打下雄厚的资源基础。该馆特别重视“文化遗产”数字化,将该馆收藏的艺术精品及分散在法国各地的古书艺术插页用彩色高分辨率扫描仪录入光盘,目前数字资源已达2.4亿页、3000GB以上,书目数据830万条。Gallica 2000是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最新版,于2000年末开始在因特网上推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免费数字图书馆之一。法国政府日前宣布,法国将向欧盟所有成员国提议,加快数字化欧洲图书馆的建设。法国政府表示,加快欧洲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项艰巨任务。

2.4 过渡到虚拟信息的德国

1996年8月德国联邦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德国1996-2000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中心内容是建立全球性电子图书馆和开展电子出版业服务,目的是在于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为全球电子图书馆服务。在资金投入上,联邦科教技术部将为该计划的实施投资2.86亿马克,迄今为止政府已经为信息计划投资19亿马克。德国高技术发展战略资助重点由数字图书馆到虚拟信息。近年,联邦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图书馆联合计划的资助,资助额也将增加到1800万欧元,资助的重点将由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出版物过渡到虚拟的信息与工作环境。

2.5 讲求实用的日本

日本政府和信息产业界也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的研制,先后投入约50亿日元经费建设若干实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1990年,由日本国会图书馆启动日本国会图书馆关西馆工程,政府投资4亿美元,其目标是将日本国会图书馆关西新馆建设成为日本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和亚洲地区的电子文献信息中心,于2002年完成一期工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国会图书馆珍善本、明治时代图书、二战时期出版的图书、有代表性的日本政治经济杂志、向国会提交的研究报告、近代日本政治史文献。2002年底已完成JPEG静止影像30万幅,MPEG2下数字视频节目1000小时;另外还有11万本图书可供全文存取。日本还有许多小规模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日本以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之一。日本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多元开发,注重规模、大量资金投入,讲求实用等特征。

2.6 网络“无边界”的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提出建立一个“无边界的电子图书馆网络”,把新加坡的所有公共图书馆和500多个学术与专业数据库连接起来,其目的是要使新加坡在华文因特网上占据重要的位置。1995年,新加坡建立了数字化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的分馆Tampines地区馆,被称为新加坡的“智能岛”计划。新加坡政府针对“代沟”和“弱势群体”类型的数字鸿沟,开展教育培训,实施“数字脱盲”,布设街头联网电脑亭,实施“计算机再循环计划”,设置多种语言选择,开发残疾人专用键盘,努力提高互联网用户普及率,鼓励全国公众融入数字化图书馆。

2.7 政府主导型的韩国

1993年韩国也开展了超高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投资达570亿美元,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和多样性事业做准备。199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个全球性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记忆世界”(Memory of the world),促进韩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韩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由政府负责实施,是属于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它使国内的所有数字型大学图书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为用户统一提供海外信息,如国外的期刊论文,可以免费提供给韩国的每一个研究人员。

3 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特别启示

3.1 采用多元投资体系解决经费来源

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资金首要来源是基金会和政府,其次是大型机构、民间团体投资,最后是社会与个人的捐赠。国内则主要依赖政府投入,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是造成现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投入少、效益低的原因。为此,我们应该改革现有的资金投入机制,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公司企业等各方面的投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应建立相应的法规,保证投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政府还应出台有关政策法规,鼓励公司企业和个人对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投入,从而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多方组成的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和机制。

3.2 增强协作意识引进外国的“分合模式”

外国的数字图书馆以国会图书馆牵头,以技术力量雄厚、有资源优势的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为主体,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甚至跨越国界的合作。采取“分合模式”,即在内容上的分学科和研制技术上的分侧重点,而且各部分组合起来又可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分合模式”证明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一项综合工程,单靠某一方力量都不可取。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研究,而且与学科门类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涉及图书情报、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三大领域,可以说是一项全社会、全人类的工程。我国图书馆界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建设主力的同时,主动与教育界、信息技术界、企业界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广泛吸收资金、技术、人力,在政府支持和协调下,形成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同盟,共同开发实验,确保数字图书馆的顺利构建与发展。

3.3 吸纳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共享意识

外国在探索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技术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借鉴,可以直接引进和开发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图书馆网络运作模式。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取其精华是必要的,积极地借鉴他们在开发软件、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既节约资金,又可以缩小与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差距。同时,要提高资源共享意识。资源共享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和功能。要从全局出发、合理建设和使用文献信息资源。各图书馆不要盲目求新、求全、求高水平,不要重复建库和重复引进,避免造成浪费。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资源存取管理体制,各图书馆完全可以成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一部分,充分享受网上资源,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3.4 构筑数字图书馆规范标准体系

信息资源要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井然有序,这就要求信息组织必须统一标准格式。标准化工作与数字图书馆研究与资源建设要同步进行。在数字信息资源加工、组织与管理过程中,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并对具有本国特点信息资源的标准规范展开深入研究,为资源共享打好基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抓紧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要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标准体系,要着重考虑如下内容:数字化的信息采集标准;数字化的信息组织与存储标准;信息权限和安全标准等。

3.5 加大培训力度,建设高精尖人才团队

技术人才是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图书馆界现有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适应不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对图书馆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采集、分析、整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情报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应该加快教学改革步伐,调整课程结构,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培养一大批数字资源加工和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产权使用与保护以及图书馆管理与运营的专业人才。此外,要改进国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全面采用聘用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按劳分配的制度,建立起重实绩讲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3.6 多元拓展数字图书馆发展空间和维度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引进了许多新的观念,如网上信息提供者、用户为中心、虚拟馆藏、WWW站点、广泛可存取性等。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传统图书馆服务在数字环境中的实现,而且还可以提供包括信息库、教育环境、参考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在内的服务平台。延伸与创新多元文化服务工作是构建数字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图书馆界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充分发挥多元文化服务的作用。为此,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才能在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引向成功。

收稿日期:2008-02-26

标签:;  ;  ;  ;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启示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