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与数量不断的扩大,对土建施工质量与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土建工程施工中运用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在现代土建工程中,采用桩基础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建筑项目的稳定性,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土建施工中。基于此,文章对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研究
1桩基础含义及作用
土建施工过程中,工程现场的岩土应力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同时,且基底下部在建筑荷载的影响下会出现严重变形情况。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受力和平衡力,起到抑制深陷的效果。而且桩基础技术的适应性较强,即使在恶劣的地质环境和工程条件下,依旧可以发挥出不俗的功效。在土建施工土建施工的过程中,部分岩土层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通过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建筑物的大部分压力集中到这部分岩土层上,从而促使承载能力在建筑物地基中也得以升高,降低坍塌以及沉陷现象在建筑物中发生的概率。在实际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建筑物自身的压力逐渐转移到桩基础自身,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少地质自身的压力,还能够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所以,土建施工在实际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土建施工自身的安全性,还能够提高整体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突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当中桩基础技术
2.1到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
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应掌握现场的环境、土质等自然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当将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纳入重点勘察范围内,尤其是土壤及气候条件等,都应当精准掌控。勘察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通过积极融入勘察经验,对勘察报告进行完善,另外,还需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主导,加大分析及研究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形成对勘察现场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后,明确地基条件,为后续提高地基稳定性,或者是改善不良地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尤其针对软弱地基处理应当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2.2完善地基设计
进行地基设计时应当充分符合地基施工要求,只有打好地基基础,建筑物才能更加稳固,因此,地基应当具备较强的支撑力,为建筑物的后续使用提供基础性保障,高质量的地基不会在荷载作用下出现变形问题,但是在地基设计时却需要将收缩及冻涨等外界因素考量在内,通过削减不良因素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地基设计阶段应当以地基标准范围内的承载力为基准,将建筑物的沉降值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合理规避沉降问题。地基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地基环境的复杂指数、建筑物功能等多个与地基相关联的因素进行重点考量,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规范性及有效性,促使设计能效充分发挥。
2.3做好桩位测定及泥浆制备工作
在实施测定桩位工作时,应当结合工程实际勘测情况,及时布置标示好桩位,并依据工程实施阶段做具体调整。钻孔设备安装要求施工现场地基平整且满足相关载荷要求,以此保障施工精确度,所以需要进行定期核对监测地基情况。泥浆的制备工作,可有效提升地基稳固性,保护孔壁避免施工当中发生坍塌情况,进而影响工程进度。结合设计要求,用以水、黏土以及混凝土添加剂等材料科学配比进行均匀搅拌,使得泥浆粘稠度适当,保障施工质量。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土建桩基施工质量,企业制备泥浆中必须严格依据设计要求确保其粘稠度,同时废泥浆应运输到指定地点处理,这样有利于防止环境被污染以及产生灰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做好桩基础施工中钻孔以及清洁孔工作
桩基础工程中,就钻孔作业时其精度管理尤为重要,时做好桩基础工程主要工作。实施钻孔需要将护筒压实,实时观察钻头及钻孔,避免钻孔期间发生塌孔、位置偏离以及钻头被埋等情况;此外在钻进期间应当保持泥浆均匀灌入,恰当控制钻速。钻进过程中发生漏水情况,须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堵漏措施。钻孔深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时,对孔径做清洁处理,可运用原浆方法实施清孔作业,直至排出的泥浆中没有颗粒物,并且泥浆比例不能小于1.1,含砂率则不能超过2%;需要注意的是清孔内泥浆面须比地下水位线高2m。相关工作结束后须由技术员就孔做验收,当验收通过后方可实施下一个工序。
2.5做好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灌注工作
做好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灌注工作是保障桩基础工程的关键内容,须注意以下工作:(1)保障成孔器械平稳且中心偏移值在1%的可控范围内;(2)制作钢筋笼应注意加强箍与主筋焊接稳固性,可选取5字头焊条材料进行焊接;(3)实施钢筋笼吊装作业时,应保持其中心线与孔径中心一致,采取轻、慢方式缓缓下放,到达指定位置时应在孔口部位以吊环筋做稳固处理;(4)混凝土灌注施工时,需要保证孔底沉渣符合设计参数,如超过则使用喷射约3min的方式进行沉渣处理。将混凝土灌注导管放置离孔底约40cm处,期间实时观察灌注速度、时间及孔内;(5)未开始混凝土灌注时,施工企业还需要开展孔底内沉渣厚度测量工作。在测量中假如发现其厚度大于设计所限定标准值的话,现场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方案要求利用喷射法对孔底进行喷射,之后待其底部沉渣浮起后便吊装钢筋笼放入其中。另外,混凝土灌注中除了要使用导管以外,其下方到孔底距离也应控制好(通常距离孔底30~50cm)。同时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还必须监控好其速度、时间以及孔内状况,避免过度。
2.6做好桩头凿除作业
混凝土灌注中,由于振动使得桩顶部出现浮浆,这些将破坏桩体强度,因而这就要求企业对其进行凿除处理。桩头凿除作业中主要有以下步骤:(1)实施凿除桩头可以人工结合空压设备的办法进行,须注意的是空压机凿除时需预留约20cm,这部分采取人工凿除的方式进行,以保障凿除精度;(2)桩头凿除应当遵循:对象为桩顶浮浆和松散区域,期间不可凿伤主筋和桩顶下部混凝土。对桩头进行凿除结束时,应就承台桩身钢筋体做修复,并复查桩顶高程,保障其符合设计方案要求。
2.7做好预制桩施工工作
预制桩制作中,须事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及不同形式桩体。通过沉桩机把桩放入土层,多以静压、锤击以及振动等方式进行桩体压入,期间需要注意桩基础的稳固,对下压速率做好控制,把控桩基下压部位区域,同时应当保证桩基下段钢筋与空位对齐,把控其接触面积,如此方可确保预制桩整体质量。由于预制桩有着很好的承载能力和较高的经济性,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地基较为软的项目中,建筑行业发展需求使得预制桩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桩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重点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其施工技术的改善。施工人员要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应用要点有充足的了解和把握,并将其付诸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施工技术的改善,以确保桩基土层不受到破坏,进而充分发挥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鹏鲲.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41-142.
[2]樊庆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22.
[3]郑贤杰.复杂基岩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与评价[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281.
论文作者:彭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地基论文; 土建论文; 桩基础论文; 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桩头论文; 钻孔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