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2004)06—0012—10
一、区域国际竞争力发展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的争论中,中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全球化,并在伴随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时代降临和知识经济形成中获益。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的争论并没有停止,区域化却伴随着争论着实发展起来,区域国际竞争力发展成为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区域竞争力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国家群体形成的区域,如欧盟区域、东盟区域,其竞争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国家和地区间在合作中共赢。另一层次是国家内部群体形成的区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其竞争力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在外向联系中谋求自身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使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以两个三角洲为代表的竞争力强势区域。国家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一部分这样的地区首先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创造区域国际竞争优势,但对比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竞争力优势的水平和持续创新基础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竞争劣势。
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许多地区是目前中国的落后区域,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内的部分地区拥有计划经济留下的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如何及时更新观念,将历史留存优势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优势是这些地区发展的紧迫任务。缩小沿海各区域和国际发达地区的竞争差距,改善落后区域的竞争态势,对于区域平衡发展和整体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注:2003年IMD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新增加了2个国家和8个国家下的地区,并根据人口多寡,以2000万人口为界分成两个国际竞争力评价组,中国在人口超过两千万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2位,浙江省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4位。笔者认为,国际竞争力评价应该区分的是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国家下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评价,而非以人口决定国家竞争力强弱。同时为增加纵向可比性,本报告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排名以所有人选国家为对象,包括个别具有全球开放性的地区,共51个,比2002年新增了约旦和罗马尼亚2个国家。)
2003年IMD全球国际竞争力年鉴共含有321个指标,其中的127个硬指标和116个软指标参与计算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按照IMD的数据和评价计算方法,将51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评价体系(注:关于IMD要素评价体系的变化和中心沿用八大要素体系的说明请见《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3):5-6)。)做出系统计算,同时根据最新的指标和方法,重新计算2002年的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对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进行年度评价和分析。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三大特征:
1.中国带动东亚区域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态势令世界瞩目
IMD报告显示:2002至2003年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贫血”状态,但美国利率的下调和消费的启动对经济恢复作用明显;欧元区在与赤字斗争的同时进行着政府改革;亚洲经济开始新一轮的恢复,尽管SARS给这种恢复带来了危险和影响。IT业虽然日益巩固,但却失去了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动力。亚洲国家对IT技术和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则增加了其竞争力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适应性问题和诚信问题又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生畏”的高增长,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态势令世界瞩目。
2003年,中国、东盟带动东亚国际竞争力走向强势,东盟10+3的区域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竞争力成长区域。从世界整体来看,2003年国际竞争力发展最为强劲的区域是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与2002年相比,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比较大的提升,最高的提高了7个位次;泰国和马来西亚则实现了连续3年4至7位的快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处于比较高的世界竞争水平,且基本保持了稳定。日本国际竞争力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尽管有比较大的下降,但是比上年提升2位则表明其国际竞争力的下滑得到一定的遏制。根据我们多年来对于东盟和中日韩的区域国际竞争力分析发现,许多竞争力成长点正在成为世界竞争力提升的焦点:最强的政府管理竞争力、最大规模和最具成长性的潜在市场需求、最安全的潜在投资区域、丰富的人力资本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等。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的相同或近似,决定了东亚社会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勤劳吃苦的工作作风,这种深厚的人文传统积淀构成了东亚发展最为坚固的基石。经过冷战时期和1997年的金融危机,东南亚已在风雨中走过了近40年,时至今日它作为经济组织的意义似乎已远大于其政治集团的功能,虽然其目前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随着东南亚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转,成员国关系的改善,东盟10国必将加快发展,再加上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与之配合的10+3区域发展模式,这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舞台上必将走向强势。
2.国家经济实力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总体上看,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下降1位,但在世界竞争力格局中的位置没有变化。从八大要素来看,国家经济实力排名12位,它摆脱了1996至2000年期间的波动状态,呈现了自2000年世界排名18位以后的连续三年稳步提升;国际化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竞争力较2002年各提高2个位次。
2003年国家经济实力竞争力排名提升的支撑力主要来源于增加值和投资竞争力的提升;储蓄和适应性的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保持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状态,对国家经济实力也是有力的支持。从核心竞争力看,2003年企业管理竞争力略有提升,对于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企业管理竞争力提升动力主要来自于公司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竞争力和综合生产率的提高。综合生产率的增长从2001年的4.54%提高到2002年的6.95%,仍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生产率竞争力仍处于世界最低群体。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的必然提升过程,这将使得我国劳动成本竞争力必然呈现一个逐年下降的态势。公司文化竞争力的提高则来源于对消费者的日益重视、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的逐渐提高与被认同。
在中国经济实力提升方面,环境竞争力的提升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竞争力和国际化竞争力的提升,继续改善了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提升主要来自国债和政府参与两个子要素竞争力的提升。国债的提升动力来自于国家储备的增长和庞大总量,以及国家债务增长速度放缓,价格开放、失业法和竞争法体系的完善、消费者保护等评价指标的全面提高,促进了政府参与竞争力的提升。政府管理是竞争要素中第一个所含各项子要素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的竞争要素,这使得政府管理竞争力在51个国家和地区的群体中仍排在22位的较高水平。2003年国际化竞争力要素中,除经常项目差额竞争力略降,商品及服务进口竞争力持平外,子要素呈现全面提升状态。商品及服务出口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特别是出口增长率列世界第一位,使得此要素竞争力提升12位,并保持了2000年以来的连续提升。外国投资竞争力的提高表现在各项竞争力指标的普遍提高,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吸引国外投资总量及增长率上的全面提高。
国家经济实力走强中也有下降的竞争力要素,其中最终消费需求和生活成本竞争力下降明显。最终消费需求竞争力排名下降11位,主要在于个人最终消费需求增长和政府最终消费需求增长虽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与上年相比,已经从第一位的绝对优势滑落下来。生活成本竞争力的下降则因为主要城市的生活费指数过高。
3.基础竞争力不强,核心竞争力缺乏原动力
2003年金融体系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位次没有变化,表现为持平;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竞争力位次分别下降3位和2位。
金融体系竞争力与上年持平,各个要素变化不大。资本使用成本的提高导致了资本成本竞争力的下降;股票市场的制度完善和规范增强了股票市场的活力。银行部门效率和金融效率的竞争力仍在低水平徘徊,变化不大,但其对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全面提升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2003年基础设施竞争力下降3位是令人担忧的。一方面,我们看到以通讯、互联网等信息化建设为支持的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的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也看到健康基础设施、能源自足和环境竞争力的全面衰退。健康公共支出的增长和医疗设施的数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增长,这一矛盾在SARS期间表现得更加突出。相对于GDP的增长,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也略有增长;相对于出口的能源进口比例加大等等,对我国的能源自足竞争力提出了挑战。环境方面,二氧化碳排放、污染问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仍制约着中国的环境改善。2003年国民素质竞争力下降2位,子要素的排名则是两极分化。人口特征和就业竞争力排名第1位,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竞争力却在低水平徘徊。劳动力基数大,占人口比例高且增长快,促进了劳动力特征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登记失业率从2001年的3.6%到2002年4%的变化使得失业竞争力降低了8位。生活质量的评价和人文发展指数变化微小,但在世界的相对位置下降,导致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名下降3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竞争力下降较多的原因在于多个评价指标得分下降,主要是酗酒、吸毒与暴力对工作岗位稳定性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对竞争力的影响,妇女地位问题等。这些企业一线管理者的感受不能不引起政府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2003年科学技术竞争力与上年持平,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竞争力有所下降。R&D支出额、人均支出及其增长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提高的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竞争位次中下降也就在所难免。R&D人员在总量上已超过日本,仅位于俄罗斯之后。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竞争力的降低则表明科研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科技竞争力的乏力将严重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见表1。
表12002—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及八大要素竞争力世界评价
┌───────────┬───┬───┬─────────┬───┬───┐
│要素名称\年份 │2002年│2003年│
要素名称\年份 │2002年│2003年│
├───────────┼───┼───┼─────────┴───┴───┤
│国际竞争力总排名* │ 34 │ 36 │ — │
├───────────┼───┼───┼─────────┬───┬───┤
│国家经济实力 │ 14 │ 12 │基础设施* │ 37 │ 41 │
├───────────┼───┼───┼─────────┼───┼───┤
│增加值│ 19 │ 15 │ 基本基础设施*
│ 33 │ 35 │
├───────────┼───┼───┼─────────┼───┼───┤
│投资 │ 4
│ 1
│ 技术基础设施│ 41 │ 35 │
├───────────┼───┼───┼─────────┼───┼───┤
│储蓄 │ 4
│ 7
│ 商务基础设施** │ 43 │ 47 │
├───────────┼───┼───┼─────────┼───┼───┤
│最终消费* │ 28 │ 40 │ 健康基础设施** │ 38 │ 48 │
├───────────┼───┼───┼─────────┼───┼───┤
│生活成本* │ 31 │ 42 │ 能源自足│ 27 │ 35 │
├───────────┼───┼───┼─────────┼───┼───┤
│适应性│ 8
│ 13 │ 环境*
│ 31 │ 39 │
├───────────┼───┼───┼─────────┼───┼───┤
│国际化│ 33 │ 31 │企业管理 │ 44 │ 42 │
├───────────┼───┼───┼─────────┼───┼───┤
│经常项目差额 │ 18 │ 21 │ 生产率* │ 40 │ 42 │
├───────────┼───┼───┼─────────┼───┼───┤
│商品及服务出口│ 22 │ 10 │ 劳动成本│ 12 │ 14 │
├───────────┼───┼───┼─────────┼───┼───┤
│商品及服务进口│ 10 │ 11 │ 公司绩效*
│ 41 │ 42 │
├───────────┼───┼───┼─────────┼───┼───┤
│汇率* │ 21 │ 18 │ 管理效率*
│ 44 │ 45 │
├───────────┼───┼───┼─────────┼───┼───┤
│证券投资 │ 24 │ 21 │ 公司文化│ 40 │ 35 │
├───────────┼───┼───┼─────────┼───┼───┤
│外国直接投资 │ 23 │ 15 │科学与技术*
│ 33 │ 34 │
├───────────┼───┼───┼─────────┼───┼───┤
│国家保护* │ 38 │ 38 │ R&D支出 │ 29 │ 31 │
├───────────┼───┼───┼─────────┼───┼───┤
│开放度*
│ 35 │ 35 │ R&O人员*│ 31 │ 32 │
├───────────┼───┼───┼─────────┼───┼───┤
│政府管理* │ 23 │ 22 │ 技术管理*
│ 33 │ 36 │
├───────────┼───┼───┼─────────┼───┼───┤
│国债 │ 11 │ 4
│ 科学环境** │ 31 │ 33 │
├───────────┼───┼───┼─────────┼───┼───┤
│政府支出 │ 24 │ 24 │ 知识产权*
│ 37 │ 43 │
├───────────┼───┼───┼─────────┼───┼───┤
│财政政策* │ 8
│ 10 │国民素质 │ 37 │ 39 │
├───────────┼───┼───┼─────────┼───┼───┤
│政府效率* │ 24 │ 26 │ 人口特征│ 2
│ 1
│
├───────────┼───┼───┼─────────┼───┼───┤
│政府参与* │ 38 │ 31 │ 劳动力特征 │ 47 │ 30 │
├───────────┼───┼───┼─────────┼───┼───┤
│公平与安全*
│ 25 │ 31 │ 就业│ 1
│ 1
│
├───────────┼───┼───┼─────────┼───┼───┤
│金融体系* │ 44 │ 45 │ 失业│ 14 │ 22 │
├───────────┼───┼───┼─────────┼───┼───┤
│资本成本 │ 32 │ 36 │ 教育结构** │ 46 │ 48 │
├───────────┼───┼───┼─────────┼───┼───┤
│金融效率**│ 49 │ 50 │ 生活质量** │ 43 │ 48 │
├───────────┼───┼───┼─────────┼───┼───┤
│股票市场活力**│ 43 │ 42 │ 态度与价值观** │ 26 │ 46 │
├───────────┼───┼───┼─────────┴───┴───┤
│银行部门效率* │ 42 │ 44 │ │
└───────────┴───┴───┴─────────────────┘
数据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2—2003(IMD)。本表中的评价是笔者利用IMD原始指标数值,按照八大竞争力要素体系综合评价的结果。参与评价计算的国家和地区共51个。
注:*和**为2003年新增的2个国家中分别有1个和2个排名在中国之前,即2年可比排名应为表中“2003年”列对应数字减1和减2后进行对照。
三、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分析
2003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力位置保持稳定,但竞争力的内部结构有所变化。对比2002年,从243个参与排名的指标中提取的中国竞争力表现最好的20个优势指标和竞争力表现最差的20个劣势指标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其中,国民素质和政府管理的优势指标最多,劣势指标则集中在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上;政府管理没有劣势指标入选,而企业管理没有优势指标入选。
从优势指标的选择来看,优势指标的选取并非中国最靠前的20个指标,有些还处于中游水平,但它们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可见,IMD对竞争优势的关注在从经济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移,稳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经济的稳步提高,更应注重制度的完善和政府管理的进步,体现在基础设施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上。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进而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高。人选的优势指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个指标在各要素的分布比2002年发生明显变化,从对经济实力的注重转向对政府管理和国民素质的关注,见表2。
表2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势指标表
┌──────┬────────────────────────┬────┐
│所属要素│ 指标名称 │世界排名│
├──────┼────────────────────────┼────┤
│国家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格、购买力平价,10亿美元) │2
│
├──────┼────────────────────────┼────┤
│国家经济实力│经济的恢复(是否强劲)s │9
│
├──────┼────────────────────────┼────┤
│国际化 │货物出口增长率,以美元计的变化百分比(%)* │1
│
├──────┼────────────────────────┼────┤
│国际化 │国家海外形象(是否推动贸易发展),调查数据 │15 │
├──────┼────────────────────────┼────┤
│国际化 │国家保护主义(是否阻碍外国商品及服务的进口)s* │22 │
├──────┼────────────────────────┼────┤
│政府管理│国家总储备(黄金储备与特别提款权,SDR) │2
│
├──────┼────────────────────────┼────┤
│政府管理│未来2年中对公共财政的管理(是否会改进)s│11 │
├──────┼────────────────────────┼────┤
│政府管理│新的立法(是否鼓励企业参与竞争)s
│5
│
├──────┼────────────────────────┼────┤
│政府管理│政治体制(是否适应当前的经济挑战)s │8
│
├──────┼────────────────────────┼────┤
│金融体系│银行部门资产占GDP比重(%) * │6
│
├──────┼────────────────────────┼────┤
│基础设施│对电信的投资(年平均占GDP的百分比,%) │2
│
├──────┼────────────────────────┼────┤
│基础设施│GDP与能源消费(GDP增长率减能源消费增长率,%) │3
│
├──────┼────────────────────────┼────┤
│基础设施│环境法案(是否妨碍商业发展)s* │12 │
├──────┼────────────────────────┼────┤
│科学技术│全国研究与开发总人数(千人全日约当单位)│2
│
├──────┼────────────────────────┼────┤
│科学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人数(千人全日约当单位) │3
│
├──────┼────────────────────────┼────┤
│国民素质│人口(百万)│1
│
├──────┼────────────────────────┼────┤
│国民素质│就业及注册失业的劳动力人口(百万)* │1
│
├──────┼────────────────────────┼────┤
│国民素质│总就业人口(百万) │1
│
├──────┼────────────────────────┼────┤
│国民素质│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3
│
├──────┼────────────────────────┼────┤
│国民素质│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3
│
└──────┴────────────────────────┴────┘
数据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IMB。
注:s表示调查数据,*表示2003年较2002年发生变化的指标。
具体来说,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见表3):
表3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国际比较表
┌────────────────┬────────────────┬──────────────────┐
│ 国内生产总值 │货物出口增长率 │全国研究与开发总人数│
│(现价、购买力平价,10亿美元) │(以美元计的变化百分比,%)│(千人全日约当单位)│
├──────┬───┬─────┼──────┬───┬─────┼──────┬────┬──────┤
│ 国家、地区 │排名 │ 指标数值│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国家、地区│排名│ 指标数值 │
├──────┼───┼─────┼──────┼───┼─────┼──────┼────┼──────┤
│美国│1 │10018 │中国│1 │22.32 │俄罗斯 │1
│1008.1 │
├──────┼───┼─────┼──────┼───┼─────┼──────┼────┼──────┤
│中国│2 │5520 │约旦│2 │19.57 │中国│2
│956.5
│
├──────┼───┼─────┼──────┼───┼─────┼──────┼────┼──────┤
│日本│3 │3203 │比利时 │3 │18.63 │日本│3
│896.8
│
├──────┼───┼─────┼──────┼───┼─────┼──────┼────┼──────┤
│印度│4 │3058 │捷克│4 │15.21 │德国│4
│484.5
│
├──────┼───┼─────┼──────┼───┼─────┼──────┼────┼──────┤
│德国│5 │2091 │印度│5 │14.74 │法国│5
│327.5
│
├──────┴───┴─────┼──────┴───┴─────┼──────┴────┴──────┤
│新的立法(调查数据)│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家海外形象(调查数据)│
│是否鼓励企业参与竞争│(本地货币、不变价格,%) │是否推动贸易发展│
├──────┬───┬─────┼──────┬───┬─────┼──────┬────┬──────┤
│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国家、地区│排名│ 指标数值 │
├──────┼───┼─────┼──────┼───┼─────┼──────┼────┼──────┤
│新加坡 │1 │7.97 │中国│1 │8.0
│智利│1
│8.31│
├──────┼───┼─────┼──────┼───┼─────┼──────┼────┼──────┤
│芬兰│2 │7.10 │土耳其 │2 │7.8
│芬兰│2
│8.22│
├──────┼───┼─────┼──────┼───┼─────┼──────┼────┼──────┤
│ 马来西亚 │3 │7.10 │韩国│3 │6.3
│新加坡 │3
│8.00│
├──────┼───┼─────┼──────┼───┼─────┼──────┼────┼──────┤
│冰岛│4 │7.07 │ 爱沙尼亚 │4 │5.8
│爱尔兰 │4
│7.96│
├──────┼───┼─────┼──────┼───┼─────┼──────┼────┼──────┤
│中国│5 │6.81 │菲律宾 │5 │5.22 │中国│15 │7.23│
├──────┴───┴─────┼──────┴───┴─────┼──────┴────┴──────┤
│综合生产率增长率│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对电信的投资│
│ (每个就业者实际GDP变化,%) │(本地货币、不变价格,%) │(年平均占GDP的百分比,%) │
├──────┬───┬─────┼──────┬───┬─────┼──────┬────┬──────┤
│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国家、地区│ 排名 │ 指标数值 │
├──────┼───┼─────┼──────┼───┼─────┼──────┼────┼──────┤
│ 罗马尼亚 │ 1
│11.48 │ 爱沙尼亚 │ 1
│8.62 │ 爱沙尼亚 │1
│
1.99 │
├──────┼───┼─────┼──────┼───┼─────┼──────┼────┼──────┤
│土耳其 │ 2
│8.23 │ 罗马尼亚 │ 2
│8.29 │中国│2
│
1.92 │
├──────┼───┼─────┼──────┼───┼─────┼──────┼────┼──────┤
│中国│ 3
│6.95 │中国│ 3
│7.31 │冰岛│4
│
1.32 │
├──────┼───┼─────┼──────┼───┼─────┼──────┼────┼──────┤
│南非│ 4
│4.54 │土耳其 │ 4
│6.04 │西班牙 │5
│
1.31 │
├──────┼───┼─────┼──────┼───┼─────┼──────┼────┼──────┤
│ 斯洛伐克 │ 5
│4.39 │韩国│
5 │5.22 │ 马来西亚 │7
│
1.20 │
└──────┴───┴─────┴──────┴───┴─────┴──────┴────┴──────┘
数据来源:同表3。
(1)国家经济实力竞争力稳步提升。2003年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竞争力可比排名(注:以下“排名”,除特别说明,均指“可比排名”,解释见表1注释。)第12位,实现了连续三年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向前10名攀升。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保持了最优的竞争水平,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均水平的增长都具有很高的竞争优势。2002年我国的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超过日本42%,高居世界第2位。中国在消费、投资、储蓄以及进出口的总量上都位于世界前7位。增长方面,2002年我国实际GDP增长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综合劳动生产率增长6.95%,比上年提高2.4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长7.31%,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长达到9.9%,SARS肆虐的第二季度也达到了6.7%的水平。目前,我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存量高达3951.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位;我国的钢消费量已经占到世界消费量的1/4。
(2)国际化竞争力全面提高。2003年我国国际化竞争力提升两位,亦实现了连续三年稳步提升。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差额一直稳居世界前10位,其竞争力位次随之有波动,但在世界范围的位置没有变化。IMD选择的最能代表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势的20个指标中,国际化要素的优势指标比上年增加2个,更加全面体现了我国的开放程度和成效。国家保护主义被列入竞争优势,虽然排名不是绝对靠前,但体现了我国在加入WTO后履行了承诺,增强了公平与开放度。
(3)信息化建设成就卓著。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战略。近年来,国家在电子政务、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和城市信息化方面制定了发展规划,增加了投入,以期在信息社会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03年,在我国基础设施竞争力呈现全面衰退的情况下,以信息化为中心的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却提高了6位之多。与上年相比,我国计算机的使用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第5位的领先水平。电信投资占GDP的百分比进一步增加0.4个百分点,提升到世界第2位。对电信的投资带动了我国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通讯、网络、信息共享与保密等均有所提高。这对于新兴工业化战略的实现,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4)体制、文化和法制建设方面的竞争优势继续保持。中国在公共管理、法制建设和文化认同方面继续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政府定位逐渐明晰,有为与无为的范围在优化调整;市场立法进一步健全,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文化包容性强,对国际一体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持积极态度,这些都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从劣势指标的选择来看,制约中国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挑战主要来源于人均经济占有的低水平,企业人才的缺乏与效率不高,科技投放的产出不足,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的质量不高。它们的改善与提高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见表4。
表4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劣势指标表
┌──────┬─────────────────────────────┬──┐
│ 所属要素 │指标名称 │排名│
├──────┼─────────────────────────────┼──┤
│国家经济实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格、汇率计算,美元) *
│ 49 │
├──────┼─────────────────────────────┼──┤
│国家经济实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格、购买力平价,美元)│ 47 │
├──────┼─────────────────────────────┼──┤
│国家经济实力│生活费比较(主要城市不包括住房的货物支出指数,纽约=100)* │ 46 │
├──────┼─────────────────────────────┼──┤
│国际化 │外国投资者(是否可以自由获得国内公司控制权)s │ 51 │
├──────┼─────────────────────────────┼──┤
│金融体系│外国金融机构(是否能够进入国内市场)s │ 51 │
├──────┼─────────────────────────────┼──┤
│金融体系│本地资本市场(对外国公司是否加以限制)s
│ 51 │
├──────┼─────────────────────────────┼──┤
│企业管理│综合生产率(就业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 49 │
├──────┼─────────────────────────────┼──┤
│企业管理│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成本变化(与上年相比变化百分比,%)│ 46 │
├──────┼─────────────────────────────┼──┤
│企业管理│国际业务与管理人员 (是否拥有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s* │ 51 │
├──────┼─────────────────────────────┼──┤
│企业管理│称职的高级经理人员(是否容易从市场上得到)s
│ 50 │
├──────┼─────────────────────────────┼──┤
│基础设施│人均计算机(千人拥有计算机数量) │ 48 │
├──────┼─────────────────────────────┼──┤
│基础设施│互联网络线路(千人中联网户主数) │ 48 │
├──────┼─────────────────────────────┼──┤
│基础设施│能源强度(单位美元GDP消费的商业能源,千焦耳) │ 47 │
├──────┼─────────────────────────────┼──┤
│科学技术│人均研究与开发总人数(每千人中的研发人员,全日约当单位) │ 36 │
├──────┼─────────────────────────────┼──┤
│科学技术│合格的信息技术雇员(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容易获得)s* │ 49 │
├──────┼─────────────────────────────┼──┤
│科学技术│平均每10万国民持有的有效专利件数* │ 40 │
├──────┼─────────────────────────────┼──┤
│科学技术│获取合格工程师状况(市场上合格工程师是否充足)s
│ 51 │
├──────┼─────────────────────────────┼──┤
│国民素质│已获得高等学历的比例(%)│ 45 │
├──────┼─────────────────────────────┼──┤
│国民素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 49 │
├──────┼─────────────────────────────┼──┤
│国民素质│人文发展指数(经济、社会与教育的综合指数)│ 46 │
└──────┴─────────────────────────────┴──┘
数据来源与注解:同表3。
具体来说,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见表5):
表5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挑战的国际比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综合生产率 │公共教育支出│
│ (现行价格,购买力平价,美元) │(就业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占GDP的比重(%)
│
├──────┬───┬──────┼──────┬───┬───────┼──────┬───┬─────┤
│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 国家、地区│排名 │指标数值 │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
│卢森堡 │1 │53592
│卢森堡 │
1 │89722 │以色列 │1 │ 8.60│
├──────┼───┼──────┼──────┼───┼───────┼──────┼───┼─────┤
│美国│2 │35055
│美国│
2 │74625 │加拿大 │2 │ 8.43│
├──────┼───┼──────┼──────┼───┼───────┼──────┼───┼─────┤
│爱尔兰 │3 │33716
│爱尔兰 │ 4
│74267 │丹麦│3 │ 8.25│
├──────┼───┼──────┼──────┼───┼───────┼──────┼───┼─────┤
│日本│15│25138
│日本│ 22 │50594 │韩国│
43 │ 3.63│
├──────┼───┼──────┼──────┼───┼───────┼──────┼───┼─────┤
│韩国│29│15869
│韩国│ 30 │34824 │日本│
44 │ 3.59│
├──────┼───┼──────┼──────┼───┼───────┼──────┼───┼─────┤
│中国│47│4297│中国│ 49 │7486 │中国│
49 │ 2.15│
├──────┴───┴──────┼──────┴───┴───────┼──────┴───┴─────┤
│生活费比较(纽约=100)│ 获取合格工程师状况(调查数据)│称职高级经理人员(调查数据)│
│ 主要城市不含住房的货物支出指数 │市场上合格工程师是否充足│是否容易从市场上得到│
├──────┬───┬──────┼──────┬───┬───────┼──────┬───┬─────┤
│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 国家、地区│排名 │指标数值 │ 国家、地区│排名 │ 指标数值│
├──────┼───┼──────┼──────┼───┼───────┼──────┼───┼─────┤
│南非│1 │34.40
│芬兰│1 │8.986 │智利│1 │ 7.759
│
├──────┼───┼──────┼──────┼───┼───────┼──────┼───┼─────┤
│新西兰 │2 │47.65
│印度│2 │8.874 │ 中国香港 │2 │ 7.591
│
├──────┼───┼──────┼──────┼───┼───────┼──────┼───┼─────┤
│美国│39│77.20
│智利│3 │8.690 │瑞典│3 │ 7.458
│
├──────┼───┼──────┼──────┼───┼───────┼──────┼───┼─────┤
│中国│48│93.06
│日本│
26 │7.359 │韩国│ 40 │ 5.184
│
├──────┼───┼──────┼──────┼───┼───────┼──────┼───┼─────┤
│韩国│48│95.80
│韩国│
43 │5.796 │日本│ 42 │ 5.086
│
├──────┼───┼──────┼──────┼───┼───────┼──────┼───┼─────┤
│日本│50│110.35 │中国│
51 │3.878 │中国│ 50 │ 4.020
│
└──────┴───┴──────┴──────┴───┴───────┴──────┴───┴─────┘
数据来源:同表3。
(1)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在喜悦地看到我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要素的竞争劣势,它主要体现在人均经济占有量很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人均GDP仅是美国的12.3%,巴西的58.3%,泰国的66.2%;综合生产率则分别是上述三国的10.0%,44.8%和60.0%。由于人口基数大,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制约我国竞争力跨越提高的最主要因素。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主要城市生活费用上却居高不下。我国主要城市的生活费用指数已经接近纽约,超过美国主要城市水平,进入高费用的前5名。这一方面说明北京、上海等众多中心城市与世界级大都市的差距在缩小;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部分城市消费的畸形发展,以及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2)基础设施竞争力明显衰退。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在交通、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增长迅速,城市化建设也日新月异。但是,2003年基础设施竞争力竟下降了3位,是下降最快的要素。其子要素中,除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提高7位外,其他要素竞争力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健康、能源和环境方面下降了7至8位之多。我国交通、电力等基本基础设施虽呈发展态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不同,相对竞争位次下降。由于SARS的影响,虽然健康公共支出大幅增加,但健康设施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等评价指标却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健康基础设施竞争力明显下降。能源与环境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能源不足现象日益突出,对进口更加依赖。同时能源需求和消耗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对自然的破坏强度和环境的污染强度。因此,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大国,能源与环境问题将长期伴随我们,可持续发展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和寻求切实的实现途径。
(3)金融体系的竞争力难以适应经济实力竞争力的提高。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大国,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与经济实力竞争力极不适应。在我国,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需要在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提高的金融效率,缺乏活力的融资市场和举步维艰的金融改革。作为优势,我们可以看到银行资产占GDP比例很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这有利于资金融通和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作用;但国有银行呆坏账现象严重,则不得不令人万分担忧。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效率低,监管差,直接影响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和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金融体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金融体系竞争力能否走出徘徊不前的低谷,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4)生产率不高、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管理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要素中,除劳动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要素都在低水平徘徊。在参与排名的51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综合生产率仅高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泰国的60%,巴西的45%,马来西亚的33%。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大、技术与管理落后,我国的综合生产率虽然增长很快,但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其增长的突破口主要在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的提高。同时,较低的劳动成本虽然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却制约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核心问题。
(5)教育和人才问题直接影响综合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落后,直接制约着科技和管理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周边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和菲律宾都低。教育的低投入在警示基础教育的危机、素质教育的危机、精英教育的危机,在人口众多和城乡差距扩大的影响下,危机将更加严重。中国人才的缺乏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有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失的问题。我国称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合格的工程师都十分短缺,这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印度、智利、菲律宾的状况远好于中国。我们必须尽快建立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在允许充分交流与对比中吸引人才;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解决综合竞争力提高的根本动力问题。
四、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吸引力评价
国家吸引力相对于国家扩张力,反映一国或地区对竞争资源(如资本)的吸引能力,进而表现该国或地区由内及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能力。中国目前处于吸引资源本地化发展的阶段,国家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国家吸引力(注:理论分析详见《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3):10)。)。由图1可见,中国近年来的国家吸引力处于波动状态,制造业、R&D、服务三要素的走势相仿,2003年都出现了下降趋势,但结构稳定,其内部都可以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方面来解释,每一方面又包含了不同的要素点。
图1 近五年来中国家吸引力要素排名走势图
2003年,中国制造业的国家吸引力又回落到略强于2001年的水平,主要表现为环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的下降减弱了对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企业管理和人才支持在低水平上的提高不足以支持制造业吸引力增强。制造业的经济基础下降剧烈,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维持了其排名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产品消费能力不足和生产的重新配置使制造业未来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加入WTO后的逐渐开放市场增强了国际化交流,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显而易见,见表6。
表62002—2003年中国制造业国家吸引力要素世界排名
┌──────────┬────┬─────┐
│要素名称/年份
│ 2002年│2003年│
├──────────┼────┼─────┤
│ 制造业吸引力总排名│33 │37│
├──────────┼────┼─────┤
│核心竞争力 │48 │48│
│企业管理│46 │43│
│科技进步│48 │48│
│人才支持│46 │45│
├──────────┼────┼─────┤
│基础竞争力 │31 │34│
│经济基础│1
│10│
│基础设施│34 │37│
├──────────┼────┼─────┤
│环境竞争力 │29 │30│
│国际化 │31 │29│
│政府政策及效率 │28 │27│
│金融效率│42 │43│
└──────────┴────┴─────┘
数据来源: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的指标测算。
注:2003年排名进行了可比性调整。
R&D的国家吸引力变化与制造业相似,其核心竞争力下降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才支持十分落后且改善缓慢,间接原因则在于基础与环境方面的相对下滑。SARS的突袭考验了我国健康和保健方面的基础设施,其吸引力下降在所难免。环境方面,增强国家吸引力则需要控制生活成本,吸引研发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给予适当的税收鼓励,见表7。
表72002—2003年中国R&D国家吸引力要素世界排名
┌──────────┬────┬─────┐
│要素名称/年份
│ 2002年│2003年│
├──────────┼────┼─────┤
│R&D吸引力总排名 │34 │36│
├──────────┼────┼─────┤
│核心竞争力 │38 │40│
│研发实力│32 │32│
│人才支持│48 │48│
├──────────┼────┼─────┤
│基础竞争力 │38 │41│
│基础设施│38 │41│
├──────────┼────┼─────┤
│环境竞争力 │24 │27│
│生活成本│40 │53│
│国际化 │30 │33│
│政策环境│15 │23│
└──────────┴────┴─────┘
数据来源与注解同表7。
以服务业、管理和市场保障为代表的服务吸引力仍是三方面中表现最差的,其内部要素的竞争水平差异也很大。环境竞争力表现良好,特别是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上,已经走在了寻求国家吸引力的前沿。基础竞争力则明显没有充分获取环境方面的支持,劳动力素质、教育与培训、居民生活质量水平都不高,这些直接制约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应十分重视这些影响我国服务业提升的重要因素,见表8。
表82002—2003年中国服务业国家吸引力要素世界排名
┌──────────┬────┬─────┐
│要素名称/年份
│ 2002年│2003年│
├──────────┼────┼─────┤
│服务吸引力总排名│39 │43│
├──────────┼────┼─────┤
│核心竞争力 │41 │39│
│竞争实力│28 │26│
│企业管理│45 │39│
│金融服务│39 │42│
│科技│43 │42│
├──────────┼────┼─────┤
│基础竞争力 │48 │47│
│基础设施│37 │38│
│劳动力 │46 │42│
│教育│48 │48│
│生活质量│46 │47│
├──────────┼────┼─────┤
│环境竞争力 │29 │34│
│政府管理│27 │30│
│财政政策│10 │9 │
│金融政策│31 │33│
│市场│42 │41│
└──────────┴────┴─────┘
数据来源与注解同表7。
综合来看,为提高国家吸引力,进而为经济增长助力,我国在环境支持方面着力很多,特别是在积极面对国际化、调整相关政策方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和财富占有量小,人口素质不高等原因直接制约了教育与人才培养、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等基础竞争力的提升,核心竞争力难以在短期有明显改观。在未来发展中,应当特别注重基础竞争力,抓住核心竞争力中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等核心要素,在基础、环境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均衡发展,增强我国国家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