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已愈来愈严重,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其主要源于大气中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而这些温室气体正是人类经济、生活活动产生的结果。因此,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全球都在呼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将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人类的第三个文明历程。
大气中现存的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从1850年至2006年的156年间,全球共排放二氧化碳11 508亿吨,其中工业化国家和那些当前被归类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共排放了8 56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74%。[1]而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近几十年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增长,从1970年到2007年之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长了7倍多(见图1)。按照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2007年中国排放量达到72.2亿吨,已经超过美国的69.6亿吨,跃居世界首位。
2007年中国与能源燃烧相关的人均排放为4.58吨,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由此就认为有理由放松中国的碳排放量的想法显然是不成立的。一方面,碳排放面临激烈的国际博弈,作为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我们受到的国际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我们也不能再走高能耗、高碳排放的工业化道路,而必须走低碳经济的人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而就理论而言,本文认为人均排放量指标的代表性值得商榷,以单位国土面积排放量作为一个国家碳足迹指标实际上更为合理。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与气候变化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早在2007年6月4日就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许多重要会议与场合强调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然而,这既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工程,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提高低碳意识、全方位系统思考低碳发展路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依托科技进步,使我们的经济不断向低碳、绿色转变。
1 节能降耗,科学发展
中国能源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①中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②中国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是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表1给出了一个中国能源密集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③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④新能源所占比重较小;⑤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不断增大;⑥能源消耗强度或碳排放强度高(表2给出了一个中外能源强度的比较)。这些特点表明,节能降耗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及消费国,经济正处于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为特征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已日趋尖锐。因此,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谋求工业化快速发展显然已此路不通,只有以科学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科技创新与工艺革新,寻求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才能降低碳排放,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降耗,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二要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这里,国家要从规划入手进行战略布局,以政策进行实践引导,坚决淘汰技术陈旧的高耗产能,积极支持节能降耗企业的发展;从企业角度看,要积极承担起低碳排放的责任,通过不断科技创新提升节能降耗水平,从根本上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转变;从社会角度看,应倡导节约能源的低碳生活。
2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见表3)。而我们知道,钢铁、化工原料、建材水泥、电力、采掘、石油加工、有色冶金等高耗能工业行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以2005年数据为例,这七个行业增加值仅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7%和GDP的15.6%,但能源消费量却占总能源消费的45.6%。而这些高耗能产业恰恰就是碳排放量最主要的来源,按照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排放量排名前5位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工业排放的比重超过了75%;表4IEA的数据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可见,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大力降低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比重,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努力提高低排放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要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依法淘汰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置和技术设备,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第二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并降低排放量。
同时,要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空间海洋开发和地质勘探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有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低碳化。还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不断提高节能减排与碳汇能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3 合理利用自然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追求高度物质与精神财富驱动下,新的产业不断被催生出来,已有的产业链不断向细化与纵深方向拓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使人类具有极强的开发利用大自然资源的能力。然而,产业发达在为人类带来超强生存能力与财富享受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许多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已向人类社会提出严重挑战。我们不得不面对生态退化、生物灭绝、资源匮缺、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等等众多困境问题。
事实上,作为地球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生物,人类具有一定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并不具备完全驾驭大自然的能力。许多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不合理改造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环境破坏,往往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以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不断升高的全球温度早已是警钟长鸣。如果我们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实现和谐相处,最终导致灭顶之灾的一定是人类自身。
就自然循环而言,草地、森林、湖泊、湿地、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减少对这些生态环境侵占,努力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开发,改造沙漠、退耕还林,治理环境污染,都可大大增加大自然的碳汇能力,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4 城市发展“抑大推小”,社会消费倡导低碳风尚
发展“绿色城市”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绿色城市”是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小,城市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空气清新,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绿色城市”显然是低碳型的,相比较而言,小城市比大城市更容易建设成为“绿色城市”。我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51个5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而到2010年已增加了186个这样规模的城市。按照联合国经社事务部人口司的预计,在未来50年,中国还将增加100个左右5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可以看到,中国城镇化中,主要不是增加小城市的数量,而是已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城市病”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房价高涨、资源短缺,寸金寸地的状况使得城市绿地、湖泊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不断延伸的是水泥板、高层建筑,这样的城市怎能是绿色的,低碳生活又如何谈起?我们花了数百亿在搞南水北调工程,为何?因为曾经水资源丰富的北京、天津现在成了严重缺水的大城市!小城市不仅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还可以在城市间形成高速公路、铁路、绿色带连接,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区域行政化分割、富者愈富的机制使得许多小城镇根本发展不起来,而大城市却是商贸繁荣、人潮涌动。
2010年5月联合国经社事务部人口司发布了全球221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排名表[5],评判的标准包括犯罪率、政策稳定性、医疗服务、交通、食品和饮水、娱乐、自然灾害数量、气候以及人身自由等,结果排名第一为奥地利的维也纳,瑞士的苏黎世和日内瓦分别占据了第2和第3的位置。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慕尼黑则分别位列第6位和并列第7位;中国香港排第71,上海第98位,北京第114位。这一排名也被称为全球最宜居城市评价,我们看到位列前面的主要是欧洲国家的城市,这些城市都以环境优美而世界知名,但城市规模都只有几十万,这是否能给我们这个拼命发展大城市而又希望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有所启示呢?
理性社会消费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富者们的生活、奢侈性的消费往往都是高碳的。宝马车显然比QQ车消能耗大,也产生更多的废气排放;追求住房面积大显然不仅推动了房价上涨,也产生了更多的能源消耗;高档饭店一桌饭可以相当偏远农村一个家庭一年的消费,当然属高碳消费。现在中国东西部、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收入差距,如果我们一直寄希望于西北、贫穷地区维护生态环境,而发达地区、大城市却高碳发展,显然社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走出低碳经济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倡导社会消费低碳化,必须在高层规划、政策引导下,通过投资转移、差异征税、生态补偿、社会福利改进等有力措施,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维护全社会的公平发展权,由此促进低碳、和谐的社会构建。
5 夯实教育、科技、法制三基,市场与行政机制协调化
德国世界大战两战两败,但三次崛起在于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日本二战后基础与我国差不多,但在短短几十年内就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靠的也是重视教育与科技创新。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现在已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口大负担大,就很难谈高质量生活追求;国民教育素质低就难以吸收先进理念;技术落后就难以改进高耗、高排放局面。至于法制,我们都知道它是立国之本,但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法制还不健全,更主要是执法不到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一定要夯实教育、科技、法制三基。
低碳经济发展当然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比如生态补偿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绿色准入机制、技术交易机制等都是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直接作用的市场机制。但本文认为,市场与行政机制协调化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一定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真正做到这个“双机”共同最佳发挥作用。我国属于强势政府国家,行政功能影响很大。但实际中存在着部门不精干、机构重叠、人员臃肿等众多问题,往往出现互相扯皮、低水平的非科学化管理,导致资源被不合理地开发与运用。因此,政府部门精干化、政策科学化,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进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6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系统思考框架
发展低碳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夯实教育、科技、法制三基及其完善市场与行政机制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目前的很多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偏重于技术方面,本文更强调理念与管理的功能,故提出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五个低碳经济发展基本路径,每个基本路径下又提出了若干措施(见图2)。
图2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系统思考框架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并不断出现奇迹,有理由相信中国可以避免西方走过的一些老路,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进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标签:低碳经济论文; 碳排放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