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影响与风险分析--兼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_金融论文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影响与风险分析--兼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_金融论文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效应与风险分析——兼论我国金融业开放中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业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效应论文,风险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金融业开放的效应:从世界银行一则报告谈起

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不仅可以享受到资本流入的好处,还可以从嫁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中受益,发展中国家更是可以通过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和配置而改善经济资源禀赋的结构,从而步入经济繁荣的快车道。但90年代以来,屡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对上述理论提出了质疑,那些奉行积极的开放政策而取得“东亚奇迹”的国家又因所谓的“不当的开放政策”而饱受危机之苦。

正如金融化是经济全球化核心一样,金融业的开放是经济开放的核心。那么,一国金融业的开放究竟对该国金融业有何效应呢?1998 年6月,世界银行三位专家Stijin Claessens,Asll Demirguc—K ünt 和Harry Huizinga在其《外资机构进入是如何影响国内银行市场的?》的报告中对比进行了实证研究。报告对80个国家在1988—1995年间的外资银行(股权在51%以上)在国内市场上的经营情况(包括净利差、管理费用、税收、利润等变量)进行加权最小二乘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1)在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的利润、利差和纳税比国内银行高。 (2)在工业化国家,国内银行的利润、利差和纳税比外资银行高。

报告通过实证分析还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同时会降低国内银行的利润和管理费用,因而使得国内银行业更具竞争性,使国内银行更有效率,也就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一般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报告结论与传统的理论有明显不同。流行的教科书理论认为,金融业的开放,使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得储蓄在全球的分配更有效率,并且引导资源分配使其效用最大化。金融业的开放还通过资本流动创造全球范围的证券组合,实现全球范围的风险分散和收益共享,提高资本流出国和流入国的福利水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业开放的积极效应更显著地表现为资本的流入和对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借鉴。Stijin Claessens等人的实证分析则表明,金融业的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会产生显著的差异,并且工业化国家在金融业的开放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占主导地位的一些国际组织,近十几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鼓动发展中国家加快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其居心何在? Stijin Claessens等人的报告提供了最好的诠释;而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行的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政策也许存在某些方面的误区。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风险分析

迄今为止,关于金融业的开放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 往往是从其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的,如引拉效应(Gravitation Pull Effect)理论、东道国优势理论、 母国禁令理论、机构专有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本质上源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其背景为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但金融业毕竟不同于单纯的商品贸易,金融业中的比较优势实际上体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单边优势,或者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单边劣势。

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的单边劣势,使之在金融开放中面临着宏观与微观、经济与金融等多个层面的风险。下面从发展中国家自身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从金融机构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商业银行规模远比发达国家弱小,且往往为大量的不良资产所累,不是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

从英国《银行家》每年公布的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看,无论是按总资产还是一级资本,世界最大的银行基本上为西欧、美、日发达国家所主宰。在1998年7月《银行家》公布的1000家最大银行中,按一级资本排名的最大20家银行中没有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按总资产排名的最大25家银行中,仅中国的两家国有银行名列其中。随着近年来发达国家银行业并购风潮的日趋活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的强弱对比更为悬殊。

比银行规模弱小更让人忧虑的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普遍存在的大量不良贷款。尽管各国统计口径不一影响了资料的可信性,但发展中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亚洲国家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不良贷款率在10%以上,而阿根廷、哥伦比亚等拉美各国的不良货款率又普遍高于亚洲国家。

可以想象,发展中国家本已弱小的银行又背着沉重的不良贷款包袱,如何竞争得过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呈现典型的“金融压制”特征。“金融压制”是麦金农(1973)对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状况的概括。具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三种形式的“金融压制”:(1)价格扭曲,其主要特征是实际利率人为地被压低(实际利率甚至为负),银行体系过高的准备率和流动性比率;对国营企业或特权部门的强制性低息贷款;汇率控制和外汇管制等。(2)金融市场结构单一, 银行体系提供的储蓄和信贷是最主要的金融工具,而作为直接融资机制的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或受到严格管制。(3)市场分割, 呈现“二元”状态。表现之一是金融机构的“二元”状态,即由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组成的有限、但有组织正式金融体系与传统、落后、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当铺)等并存;表现之二是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即有组织的正式金融体系的资金按政府制定的低利率流向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而大量中小企业只能以较高利率从非正式金融组织获得所需贷款。

3.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不足,金融监管机制和法规不健全。金融业的宏观管理和微观运行表现为动态的博奕过程,一国政府对金融的宏观管理水平和能力往往受制于其微观金融业的发展状态。发展中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之前,大多实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金融业的发展普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相应地,其政府在金融管理方面显得经验不足,缺乏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在金融机构的准入、退出、金融业务的日常监管、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对利率和汇率杠杆的操作以及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监控等方面都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尤其是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开放后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的认识以及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应对能力显得幼稚。

(二)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

二战后建立的以固定汇率为主要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体系进入汇率自由浮动的无序状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无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系。

1.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货币间的汇率波动自由化,但这种汇率自由浮动的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货币凭其强大的经济势力而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而大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或者与主要国际货币挂钩,或与几种国际货币篮子挂钩,沦为事实上的“附属货币”。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因其货币被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而获得巨额的货币发行收入,因而是这种无序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受益者,理应为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协调承担主要责任。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其“资本的贪婪性”而缺乏应有的仁慈,他们倚仗其强大的经济势力和国际货币地位,通过金融、贸易等方式实施“以邻为壑”的政策,在掠夺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通过国际储备货币输出)的同时,也向发展中国家转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和危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热潮中,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受害者。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实力对比悬殊,在缺少对全球资本流动进行统一监管和协调的机制时,发展中国家脆弱的金融体系极易受到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的冲击。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游资达数万亿之巨,其中多为发达国家的各种类型的基金公司所控制,这些游资游离于各国之间,寻找有“裂缝的蛋”,目标一旦确定,便倾巢而出,对目标国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冲击。对于多数外汇储备不过数百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也不超过数千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纵使其国内金融体系再健全,也绝非动辄数万亿的国际游资的对手。时至今日,各国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缺少就国际资本流动的进行协调和监管的机制,发展中国家脆弱的金融体系易成为国际游资的牺牲品。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对在飞速转动的市场运输中塞沙子”(托宾,1997),对国际资本流动实施“外汇管制”(克鲁格曼,1998)。

3.发展中国家在无序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面临“蒙代尔三角”难题。Marcus J.Fleming(1962)T Robert Mundell(1963)分别在其论文中论证,在完全的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固定汇率三项目标中,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施其中两项,这一结论被后人称为“蒙代尔三角”。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可以自由浮动,因而可以在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国内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进行协调;但发展中国家货币往往是盯住某一种或数种发达国家的货币。在这种“盯住”汇率制度下,发展中国家面临资本的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的两难选择:如果选择了资本的自由流动,那就意味着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若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对资本的流动进行管制。比如,一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美元提高利率后,为防止套利资本冲击本国货币,该国被迫同时提高利率从而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若该国为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外国套利资本又可能流入国内以套取利差,扩大了国内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我国金融业开放中的战略选择

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7年12月达成了开放金融市场的协议,标志着金融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对正在积极寻求加入WTO的我国而言,开放金融市场只是迟早的问题,也是我国“入世”谈判中最关键的部分。

从1982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行开始,我国正式拉开了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的序幕。到今年2月底,在华外资营业性机构191家,总资产360亿美元,占我国全部金融资产的2.6%,其中外汇资本占比达16.4%。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是“渐进式”的,这表现在我国金融业的开放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开放“三资”企业外汇业务为主,而在本币业务的开放、证券市场的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等敏感问题上较为慎重。这种“渐进式”战略既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得以避免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

从目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看,我国金融业开放有加速度的趋势。金融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保持国内金融业的稳健和金融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1.对金融业的开放效应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金融业开放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效应是不对等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业开放也有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问题。人们津津乐道的金融开放中的“鲢鱼效应”,既可能会促进发展中国家金融组织的现代化,也可能导致民族金融业的全军覆没。

2.在“入世”上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发展中国家金融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几乎都存在,如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金融压制现象、金融监管不健全等,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过早、过快地开放国内金融业无异于投羔羊于狼群。此外,我国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上,还存在对外资机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如税收优惠、业务全能化等。在扩大金融开放的进程中,应同时消除这些超国民待遇,为内、外资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开放创造条件。为此,应尽快解决银行不良债权问题,壮大银行实力;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等。

4.在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具体进程中,继续坚持“渐进”原则,以缓和国内金融业的冲击。在金融业务的品种上,先外币、后本币,先批发、后零售;在金融业务的对象上,先外资、后内资,先机构、后个人;在金融市场方面,先银行业、保险业,后证券投资业。

标签:;  ;  ;  ;  ;  ;  ;  ;  ;  ;  ;  ;  ;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影响与风险分析--兼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