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炜1 张慧丽2
(1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江苏 盐城 224000)
(2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影像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科保乳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不同设野方式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对5例首次放疗乳腺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方式,每位患者按照不同布野原则设计2个计划,分别为方案A:7野照射,方案B:2野切线照射(机架角120/310°或240/60°),分别比较两个调强治疗计划中的治疗区和危及的正常组织的剂量曲线分布、DVH以及治疗区适形度等。结果:两种治疗方案,7野IMRT比2野IMRT适形度指数(CI)高,P<0.05,两种方案的差别拥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匀性指数(HI)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2野调强对正常组织损伤相对较小。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必须与临床有机结合,针对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7野调强可优先考虑;2野调强放疗可以作为心肺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优先考虑。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24-03
前言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途径,术后放疗能够有效地消灭亚临床病灶提高生存率。目前标准治疗方法[1] 通常采取内、外切线对穿治疗方法。加楔形板可改进靶区剂量均匀性[2],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开展能更好地在减小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同时提高剂量均匀性。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射野数目,方向对靶区及在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3、4]。本文就两种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在靶区HI、CI以及危机器官受照射剂量和体积进行对比,以供治疗方案选择时进行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本院5位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左乳2例,右乳3例,年龄为30~60岁,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针对全乳腺照射。
1.2 放疗方法
乳腺托架固定患者体位,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双侧上肢上举固定。在GE公司螺旋CT上进行定位,上至颅顶,下包整个肺部。扫描得到患者图象导入Eclipse系统。由医生对治疗区进行勾画。
1.3 计划设计
通过Eclips10.0系统,针对每个病例完成两套不同放疗方案,采用2野IMRT(设野时偏开10~20度角避免对穿)和7野IMRT(分别在距切线野10~20度左右设野)如图1。两组均采用6MV X线,分次量2Gy,共25次,总治疗量为50Gy,每周5次。优化完成后设定使95%的PTV达到50Gy的剂量。
1.4 计划比较
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区剂量分布HI、CI,Lung V5、V20和平均剂量,Heart的平均剂量,健侧乳腺的平均剂量。CI的计算
2.1 剂量分布和DVH图
图2、3分别为某例患者在2野IMRT和7野IMRT调强中某一层面的剂量曲线情况及DVH。
由DVH图可看出,两种方法的剂量存在一定差异,7F-IMRT的适形度略好于2F-IMRT,但肺,心脏及脊髓的受量略高。
2.2 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的均匀度
2.3危及器官的受照射情况
表2为两种治疗方案下累及的受量对比,7野调强方案的全肺V20、心脏平均照射量,脊髓最大照射量及健侧乳腺受照射量均大于2野治疗方案,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在允许范围内。
3.讨论
研究表明,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仅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且能改善远期生存质量[7-9]。传统乳腺癌术后放疗以切线照射为主,经临床证实其切实有效,但心、肺受量较高,增加了心脏疾病及肺损伤风险。而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这一风险。物理师在针对情况各异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时,射野角度的选择应有差别。就本研究来看,7F-IMRT较2F-IMRT有较好的剂量适形度,但在危及器官受量上2F-IMRT较低,结合临床实践考虑,在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心肺功能较好的情况下,可选择7F-IMRT获得更好的靶区适形度。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1080-1081.
[2] 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213- 215.
[3] 杨瑞杰,戴建荣,胡逸民.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优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 11(2):13-16.
[4] 汪俊,吴章文,侯氢.调强放射治疗中角度优化必要性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9(4) :697-703.
[5][6]Weiss E, Siebers JV, Keall PJ. An analysis of 6-MV versus 18-MVphoton energy plans for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of lung cancer[J]. RadiotherOncol, 2007, 82:55-62.
[7] Overgaard M, Jensen MB, Overgaard J, et al.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high-risk postmenopausal breast-cancer patients given adjuvant tamoxifen: Danish Breast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 DBCG 82c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1999, 353: 1641~1648.
[8]Clarke M, Collins R, Darby S, et al.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nd of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of surger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on local recurrence and 15-year survival: an overview of the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2005, 366: 2087~2106.
[9]Overgaard M, Nielsen HM, Overgaard J. Is the benefit of postmastectomy irradiation limited to patients with four or more positive nodes, as recommended i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s? 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DBCG 82 b&c randomized trials. Radiother Oncol,2007, 82: 247~253.
论文作者:徐卫炜1,张慧丽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剂量论文; 乳腺癌论文; 患者论文; 两种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方案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