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264500
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包括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化学学科价值与社会责任以及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等基本要素。而目前初中化学课堂依然更多地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科学探究,但对此更多的也仅限于知其然而忽略了知其所以然, 对于其他三个核心素养要素的关注度更低,这对于学生化学知识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很是不利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始终追求教学中以生为本,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做到体现化学学科的教学价值,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形成了“问题引领,实验探究,凸显化学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风格。
一、“问题引领,实验探究”,让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如何启迪学生思维?如何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会学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引领,实验探究”是高效化学课堂的重要教法,更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通过提出具有典型性、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地思维。
例如,在学习“海水制镁”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Mg2+,能不能像制取粗盐一样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取MgCl2。
2.如何实现Mg2+的富集?
3.从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为什么?
4.如何由贝壳制取氢氧化钙?
5.用什么样的方法验证所用海水中Mg2+被全部富集?
6.如何由氢氧化镁制得无水MgCl2实现Mg的转化。
7.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由无水MgCl2到Mg的转化?
8.你能设计完整的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吗?
学生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问题链的引导下,会沿着问题所提供的线索自主探究,或展开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并在讨论中获取知识,进而达到学生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靠拢,最后达到将“未知区”转化为“已知区”的目的。在这样的学习中,以生为本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也才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化学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脱离实验教学的化学老师就不能被为“化学教师”。也不能教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制定好框框让学生照本宣科地做实验,局限了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学生只能从看到现象中享受乐趣,而失去了创新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时间一长,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我力争以问题、猜想和实验引导开展学生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动脑去思考,不仅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同时又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转变,让他们真正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者,并从中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喜悦、成功或失败收获的经验等,使学生真正喜欢并爱上化学这门课程。
例如: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课上,学生通过实验Fe+CuSO4=FeSO4+Cu,归纳出“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结论,从而猜想:Na排在金属的前面,应也能把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实验中应该出现红色的固体。由此设置“Na与CuSO4溶液是否会发生置换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从而认识金属和盐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让学生领略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化学知识的严谨性。
二、凸显化学学科教学特色,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时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和方法,也就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思维方式、化学学科价值与社会责任等。课堂教学中,我既做到了关注具体事实性的知识传授,更注重挖掘这些具体知识背后的基本化学思想。
例如:学习《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内容时,我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取丰富的化学物质——淡水、食盐、金属镁、纯碱等,从中升华获取化学物质的两种途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突出物质变化思想、元素守恒观念、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等,并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在学习中和反应时,不仅仅停留在学生会判断哪些是中和反应,更注重凸显中和反应的应用,在医药方面、工农业方面、生活需要方面所做的贡献,并从本质上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在凸显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透过微观本质认识世界宏观现象,归纳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化学思想和观念。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会运用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相结合,以形成从微观本质认识世界宏观现象的能力。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以问题驱动为引领,课堂上教师慢下来细耕,学生动起来深做,才能真正让以生为本落地开花,真正体现化学学科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论文作者:宫青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科论文; 素养论文; 知识论文; 核心论文; 探索者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