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和尚:真八戒不是二师兄
文 高山
只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一部《西游记》,猪八戒便作为西天取经团队中的二师兄为世人所周知。
如今在许多城市中,人们甚至用猪八戒和二师兄的名头开起了酒店或小吃店,比如“八戒杀猪菜”“烤二师兄的蹄儿”等等。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叫八戒的人,他姓朱(与“猪”谐音),虽然也曾去西天取经,不过因和唐玄奘不是一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和玄奘一起同行。他去西天取经,比唐僧早了300多年。
他倒是与唐僧和猪八戒有两个相同或相近之处:一、他也是和尚,并且是中国第一个和尚;二、他们都曾去西天取经,并且都是走丝绸之路去的西天。
上周(11月12日-11月 16日),市场供应偏紧,钾肥价格稳中有升。11月19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2317.00点,环比上涨11.74点,涨幅为0.51%;同比上涨412.75点,涨幅为21.68%;比基期下跌973.59点,跌幅为29.59%。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朱士行于甘露五年从洛阳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到敦煌,经西域南道,横渡流沙,直抵于阗国(今新疆于田)。于阗是天山南路南道的东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就是由此传入我国内地的。
他的俗名叫朱士行(203—282),河南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高僧,法号八戒。公元203年,一个男婴在河南颍川的一个朱姓贫穷家庭出生了,父母给他取名叫士行,就是希望他做什么事都能心想事成。少年时的朱士行家境贫寒,为了能够有饭吃、有衣穿,他十几岁时就出家为僧,不过曹魏初期中国还没有受戒的僧人,所以朱士行尚未受戒。
可见,语法隐喻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语义并非所谓的“同样的所指”。它们源自同一情景或经验内容,最多可以说是语义相似;由于反映的是不同的识解和编码方式,因此具体语义存在差异。
嘉平二年(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甘露五年(260年)的一天,发生了一件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了,朱士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
这个史上名叫八戒的和尚,也真的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
早在东汉末年,有支谶和竺佛朔译出《道行般若经》,朱士行在甘露五年出家之前,已在洛阳研究和讲解该经,随着解读日渐深入,他发现这部佛经存在问题,里面有些词句意思模棱两可,很让人费解又不连贯。当他听说西域有保存完整的梵文版《大品般若经》时,就决定矢志捐身,前往西域为广大东方信徒求取《大品般若经》的梵文原本。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三《朱士行传》说他为人“志业清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沮不能移焉”。他少年即怀远志,摆脱俗尘。出家之后,专务经典,以弘法为己任,常讲《道行般若》于洛阳。唯此经是汉代末年由竺佛朔所译,文句简略,义理不全,前后文理,无法贯通。朱士行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因此他立志孤身远游,寻求大本。
高效科学的机制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整体健康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国家金融安全的提升也非常有利。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实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受到资源分配不平等影响,存在发展受限的问题。
不断刷新自身时尚形象的青岛啤酒,每切入一个细分市场,都紧扣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于是青啤与年轻人站到了一起。
朱士行在于阗抄录《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共有90章,总计60万言,他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10人将该经送回洛阳。于阗国的小乘信徒却横加阻挠,将《大品般若经》诬蔑为外道经典,向国王禀告说:“汉地沙门将以婆罗门书(即梵书,梵王所说之书)惑乱正典,大王如果准许他们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因此国王不许弗如檀出国。这件事令朱士行愤慨不已,所以主张以烧经为证,誓言道:“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说完就将《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却丝毫未损。弟子弗如檀终于在晋太康三年(282年)将该经送回洛阳,前后达20余年。元康元年(291年),转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水南寺,由比丘无罗叉、居士竺叔兰等人合力译成汉本,取名为《放光般若经》,共20卷。朱士行遣徒送经至汉地之后,他自己继续留在于阗,80岁圆寂,葬身他乡。
朱八戒是中国佛教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后世著名的佛教学者如汤用彤和吕澂,都对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壮举给予极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从汉僧西行求法的历史来看,朱士行可说是开创风气的先锋。当时通往西域的道路十分艰险,又乏人引导,朱士行只凭一片真诚,竟然达到了目的。他送回的大本《大品般若经》译出之后,颇受佛学界的重视,晋道安曾称赞说:“善出无生,论空持巧,传译如是,难为继矣。”他求法的经典虽然只限于《大品般若经》一种,译出也不够完全,但对于当时的义学影响却很大,所以翻译佛典的风气随即风行于京华一带,凡是有心讲习者都奉为圭臬。中山国(前身为北方狄族鲜虞部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的支和上(名字不详)使人到仓垣断绢誊写,取回中山之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40里去迎接,可谓盛况空前。当时的文学高僧如帛法祚、支孝龙、竺法蕴、康僧渊、竺法汰、于法开等,或加以注疏,或从事讲说,都借着《放光般若经》来弘扬般若学说,形成了两晋时代研究般若学的高潮。
朱士行画像
朱士行西行求得《大品般若经》,从而在我国开启了义学的先河;同时将西域佛教传入我国,也促进了中外政治、文化的交流。在他的感召下,100多年后,东晋高僧法显开始了西上印度的艰苦历程;又过了200年,唐朝玄奘从长安踏上了印度之行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