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要求、新任务以及新挑战。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并没有对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给予过多的关注,导致相关控制手段比较匮乏,管理水平低下,值得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找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整治项目;招投标;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1 工程招标的特点及造价管理方法
1.1 工程招标特点
依据相关法定程序,通过公开或邀请招标的方式,使得潜在投标人依照相关招标文件流程参与投标,评定后择优选取中标人的经济活动就是工程招标。一般来说工程招标具有这几个特点:(1)经济性:项目招标究其根本是一种经济活动,对于招标人来讲其目的是在限定投资额范围内讲某项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完成,经济性是其基本特点;(2)选择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往往是多家投标竞争一项目工程,然而中标人只有一家,招标人需要从众多投标人中选取最为符合的投标人;(3)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于工程项目自身变化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导致工程造价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得项目招标阶段与之后施工阶段可能存在一些偏差,这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
1.2 工程招标造价管理方法
工程造价涵盖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工程投入运营后评估的全过程,作为其中的一个阶段,工程招标的各个环节也都涉及到造价管理,按照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进行造价管理,从招标阶段招标文件的编制到招标书发布,到评标、询标和定标都需要进行造价控制。在招标过程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优中选优,招标过程中无此项内容,严格控制,对于施工合同和施工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招标形式,制定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合同条款。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某区的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多层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是房屋修缮方面的工程。该多层综合整治工程内容主要是对32幢4~6层住宅楼的屋面、外立面以及小区附属设施等方面进行修缮。本综合整治项目工程施工面积达到87461.19m2,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为1048万元。
3 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3.1 招标文件的编制
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是以招标文件为依据编制的,而后其他相关文件编制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因而招标文件是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甚至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和关键。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需将材料细化写入各项规定,严格审核文件条款,保证有效把控工程造价:(1)对招标文件各项内容进行详细审核,尤其是确认招标文件是否有定义含糊不清晰,条款前后矛盾,或者遗漏和还不明确的内容,通过这些方面的严格核查尽可能避免由于招标文件不严谨造成后续项目实施出现问题,如从招标文件上减少或避免投标人可以利用的索赔空子;(2)严格审核招标文件是否包含偏向投标人的内容,确保招标文件内容严谨,尽量减少招标文件中的漏洞和缺陷,从招标文件条款内容上尽量杜绝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的机会。
3.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采用工程量清单,首先应结合施工图纸对清单内容进行对比,确认其是否一致,图纸是否存在不明确的地方,是否需要现场核实,从而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同时,工程量清单还应避免文件中出现重项、缺项或者多项,充分发挥工程量清单的价值和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控。在工程量清单编制时,对清单各项子目进行详细审查,确认其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明确,尤其是正确计量方面的内容必须明确,以免投标人在实施过程中随意增加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有这几个方面:(1)计量方式:门窗洞口的尺寸是按照樘进行计量还是面积进行计量,必须描述清楚明确;(2)材料等级: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在清单中明确,其强度等级是C20还是C30清晰标注出来;(3)材质方面:如管材的材质应明确是碳钢管、不锈钢管还是塑钢管,油漆品种则应对调和油器还是清漆进行明确规定。总之,工程量清单中应对工程项目所需材料材质、规格、型号以及计量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准确清晰描述。如果没有明确,则会使投标单位以低价投标,中标后将价格调整高,使得工程费用增加。
3.3 招标控制价的确定
在清单计价方式下,招标控制价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以及合理施工情况下制定的工程造价的最高限价,是同类工程造价社会平均水平的体现,一般来说招标控制价是大于投标价格的。如果招标控制价过低,则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使得投标人没有利润空间,无法择优选取投标人;如果招标控制价过高,会将投标价格水平提高,容易导致围标、串标现象出现,给招标人管控招标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合理制定招标控制价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应在同类工程社会平均水平和当前市场价格水平的范围内。涉及到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也要明确等级是C20还是C30,因为价格不同,必须描述。涉及到材质的,如油漆品种:是调和漆还是清漆,涉及管材的材质的,是碳钢管还是塑钢管,不锈钢管等等,对材质,规格,型号都要进行描述。若没有明确,投标单位可以根据低价先投标,等中标后调整价格导致工程费用增加。审核清单内的工作量与施工图纸是否相符,图纸不明确的地方是否进行实地踏勘,做到工程量编制的准确性。
3.4 合同形式的选取
合同形式主要涉及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种形式。施工中标合同价控制在批复概算造价之内,为最终竣工结算造价控制在批复概算内打好基础。开标时严格审查投标文件及递交的书面资料,在开标后的回标分析阶段,严格审查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对于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评标办法要求的单位提请评标委员会给予否决投标处理,将不具竞争力的投标单位筛选出来,避免给建设方造成损失,最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合同。
3.5 投标情况
根据现有招标法律法规,投标人的范围较大,难免降低准入门槛,使得一些实力相对较弱且资质、业绩不强的投标人参与到招标中,为此,针对招标常规内容策划,结合本综合整治项目实际情况,从两方面着手筛选投标人,一方面在综合考量本整治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招标代理执行小组,对其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另一方面,将评标方法明确,开标时对投标文件以及递交的书面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在之后的回标分析阶段,将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评标方法不相符的单位按照相关流程提请否决投标,筛除不具备竞争力的投标单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 结果分析
对该综合整治项目分析,常见的工程项目问题主要体现在招标文件一些条款描述含糊或者存在漏洞,工作量清单子目描述不明确,计量方式没有进行限定,招标控制价受不明确的工程清单影响存在偏差这几个方面,要实现对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结合实际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编制条目清晰内容全面、没有漏洞和缺陷的招标文件以及工作量清单,在此基础上制定招标控制价、选取单价合同方式,及时将不具备竞争能力的投标人筛选出,从而实现工程造价控制。
4 结论
本文通过结合某综合整治项目实例对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工程造价贯穿项目招标阶段的全过程,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确定和合同方式的选择都会给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影响;(2)招标文件是招标阶段的基础性和根本性文件,工程量清单则是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核心影响因素,编制时应对计量方式、材料特点等内容都进行明确;(3)工程项目合同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助于风险分担,从而有效管控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苗世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探讨[J].中国招标,2018,1369(25):37-38.
论文作者:黄志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招标文件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投标人论文; 内容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