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论文

共同体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论文

共同体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刘玥彤

【摘要】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无法通过个体学习或是传统封闭式的培训来获得,通过对共同体促使教师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总结出只有通过行政单位、学校、教师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共同体的有效运作。

【关键词】 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接收新知识,增长能力,获得自我提高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模式,可以克服旧模式中存在的很多弊端。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又具备什么特点,怎样保障其运作呢?

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内涵阐释

1887年斐迪南·滕尼斯发布了《共同体与社会》一书,自此“共同体”这个词进入了学科领域。[1]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是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这个“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自此,“共同体”的概念开始进入大众认知,并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我国一些学者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给出了界定,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属于实践共同体,群体中的成员拥有若干个共同的关注点,并且一同解决一组问题,或共同投身、参与解决一个问题。[3]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认为:(1)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一个“教师为主体”的学习团体。每一个教师个体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风格特点,在知识结构、认知风格、学习心理、思维方式等不同的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应当承认差异,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准自身定位,取长补短。每个个体理解到的只是事物的某方面,不能每次都全面而正确地了解事物。共同体这种方式有助于群体智慧的激发,有助于教师群体在共同体环境中同时获得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事物有更全面的理解。(2)在团体中获得发展需要所有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一起克服障碍,建立彼此共同的核心价值,成为互相合作、分享、共荣的团队。共同体中的共同愿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驱动力,通过共同愿景的感召,一群教育工作者因为共同志向聚集起来,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团队内部成员关系可能以师徒、伙伴等形式呈现,展现出一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交互关系。(3)共同体需要一个专业引领者来指明前进方向、指导良好运作,在学科、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使共同体成员更好地发展。引领者引导着团队发展的大方向,主导制订团队的发展规划,大部分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均有“三年发展规划”“三年读书计划”“定期研讨汇报计划”等目标,使活动的开展更有科学性,使成果更有条理性,以任务驱动促进学员成长。(4)“任何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制度化的安排”。[4]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活动也需要从制度方面予以保障,才能真正有效开展并且发挥作用。[5]规章制度规范了教师在共同体中的行为,在共同愿景和制度保障下,引导着全体成员的前进方向,是共同体活动的向心力。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组织,不仅行政力量约束小,在制度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缺少系统化的规定,缺乏指导性文件的操作指示。因此,要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让教师的对话、交流和讨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共同体的运作效率。[6]为保证共同体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共同体成员的特长,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海南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主要形式——“工作室”成立之初,都会制定工作室的“三年规划”“培养方案”“成员考核方案”等,并且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也要求每位成员联系实际,结合自身水平和工作室的要求,明确自身目标,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通过网络、会议、讲座等各种方式获得成长。为激励学员快速成长,海南省名师工作室将学员成长分为九段,制定学员晋级考核方案。总而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建立起有效的共同体,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主动性,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教师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

1.共同体有益于教师合作共赢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教师互相合作、共同进步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有益于教师的合作共赢。共同体的建立,建构出一个充满自觉主动性且具有深厚文化的氛围,教师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的协作互助进行教学反思、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这也要求教师紧跟社会变动趋势,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展和更新状况有更深入的理解。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与学科知识,不断主动寻求进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紧跟时代脚步,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共同体这个平台给教师观摩省内外的精彩公开课、全国名师的风采提供了机会,能够使一线教师学习到很多优秀同行设计课堂、驾驭课堂的经验。除此之外,“送课下乡”活动也能够使教师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参与评课,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教学能力。这里的每一次课例展示,每一场读书汇报,都是一次思想交锋。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运用在共同体中所学理论和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共同体是在带头人引领及各位老师的配合下,共同体成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得以提升的平台。在实践示范、理念廓清等引领下,教师能够丰盈内心、开阔视野、扩展格局,进而获得专业发展。

这些问题的设计,一环紧扣一环,可以层层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体积和所拼图形的长、宽、高的关系。

2008年平安夜的晚上,他邀请几个朋友去群光广场玩,其中也包括我。晚饭其间,他不停地给我夹菜,呵护备至。我明白,他只是想让他的朋友们明白他对我的深情,从而接纳我——他们其实都不怎么喜欢我。也是,我从来不化妆,穿衣服也不讲牌子,因为我讲究不起。我的大学学费都是贷款的,而生活费则是自己勤工俭学赚来的。

例如海南省某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共16人,成员分布在全省6个市县,城乡教师均有。由于地域跨度大、人员流动大而出现的人员出勤问题,集中研修可能很难完成。此名师工作室商定每月进行一次的专题研讨也很难全员到齐;制度不够完善可能会导致经费、场地不足的问题;教师工作时间本来就长,另外占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提高等,都有可能导致教师意愿不高。因此工作室在成立之初,为确保后续工作有序开展,进行过多次非正式的成员意愿调查。在协调行政单位、学校建立制度和形成完善体制的同时,更需要教师有积极向上的意愿,这是共同体成型的根基。

共同体的实践方式是多样的,海南省要求各工作室进行送教下乡、定期集体研讨等活动,结合微信论坛、主题沙龙形式,在地点、时间、形式方面都是灵活多样的。每一学期中,开放一次公开观课的机会,让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学校的教师来观摩比较学习,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出大家的意见与建议,使教师群体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在共同体中,教师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都能在沟通交流中传播,成员间优势互补,促进教师成员的知识创新,积累新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同时,由于跳出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再局限于地区、学校、学科,而是立足于更开放的视角,海南各工作室均有出省交流、名校观摩等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用更灵活的方式获得知识,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问题。

1.教师的意愿是共同体成型的根基

共同体成员的配备需要从学校层面上予以保障,学校从制度方面保障人员和场所的稳定性,落实备课、观课与议课的措施,科学合理规划教师进修课程,使教师队伍从单打独斗及个人英雄式的教学中,转型成为一个互惠互利、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的团体。学校推行共同备课,能够让教师感染同侪共同研究的学习风气,使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惯,达成专业发展的目的。合理适量安排教师活动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团体凝聚力,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教学水平。

3.共同体有助于引领者发挥带头作用

共同体需要一个专业引领者来指明前进方向、调节内部氛围,在学科、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使共同体成员更好地发展。引领者可以是校长、专家、骨干教师等,他指引着共同体发展的方向。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体现着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海南省某工作室主持人的工作职责有如下几项:制定卓越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室工作;确定工作室整体目标和个体培养目标,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成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和生成优质课程资源,将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在网络发布,与同行共享并及时更新;建立成员的网络档案,记录成员培养过程,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季度或是年度考核。

2.共同体有利于开拓教师视野

结合教育学理论与学科理论,在实践中获得进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课堂经历,这样积累的经验比较单一,而且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也只能自己尝试摸索,还有可能走不少弯路。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分享与合作生成出许多新的观点、想法与理解,将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渐形成共同体的知识,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如何成立与保障共同体的运行

从图6(a)可见,与纯膨润土压实试样相比,孔径大于0.1μm的混合试样孔隙累计曲线,均处于纯膨润土试样的下方,说明添加纳米氧化物后起到了充填大孔隙的作用。当孔径小于0.1μm时,单掺入4%纳米氧化钙或6%纳米氧化硅后的试样孔隙累计曲线,依然处于纯膨润土试样的下方;但同时掺入两者的试样累计曲线却处于上方,说明孔径小于0.1μm的孔隙体积增多。具体表现为图6(b)中孔径大于0.1μm的孔隙分布曲线峰值向左平移,而孔径小于0.1μm的分布曲线峰值向右平移。

教师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和主动性,才是促进共同体茁壮成长的不竭动力。在共同体的环境中,教师一般具有“教”和“学”的双重身份,参加共同体的目的也不只是漫无边际地积累知识,而应该是主动带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学习和交流,并将学习到的技能及时用于教学中。在共同体中,教师持续充实专业成长,建构个人教学资料库。面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政策、教育问题,要学会利用丰富的知识储备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身心投入、主动参与,避免流于形式。教师只有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来,并运用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获得自我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教师探索新知识提供了灵活的时间与空间,为研讨和钻研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开拓教师的视野。[8]共同体具有灵活、创新的特点,在时间与空间上给予教师发展创新性。进修学校、评核计划、考试等以往的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存在弊端,发现问题不能够及时交流和解决,而且分离了工作地点和学习地点,或是在工作场所外利用非工作时间完成,教师的专业学习转移到了假期等时间段内,将理论与及时性的实践分离开来。所以有的学者从教师专业团体方面提出,教师不脱离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在这之内获得个人发展,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不忘作为教师的育人使命,这样能够良好地化解教师的专业追求与教学追求之间的矛盾。共同体能够为教师群体提供很多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参加全国、全省大大小小的论坛和会议时,通过学习和聆听各种专家和名师的讲座和报告,接触和学习很多教学的前沿理论,极大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

2.学校为共同体的建立提供舞台

如果说“宗经”是运行《文心雕龙》的第一条枢轴,属于显性的,那么该书还有第二条枢轴存在,它隐默地支撑着全书的结构。线索来源于刘勰自述全书体系的末尾句,即“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该句比照《易传·系辞》“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说,王弼注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曰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注]孔颖达:《周易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年,第152页。

在财务管理上,以2017年12月31日为财务分开基准日,对全场资产、债务进行分割。在财务核算上,将原有的财务核算体系调整为农场、有限公司、社会事务部三套核算体系。账套设置虚拟级次,其中一级为农场;二级为农场、有限公司、社会事务部;三级为具体财务核算账套。财务账套由原有5个,调整为23个,其中:农场1个,有限公司5个,社会事务部17个。

学校还可结合其他资源,如家长、社区资源,共同协助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上有较佳表现,达到学校追求的目标,且塑造全新的教师形象。通过这些方式,邀请教师们打开心房,通过共同体进行省察,建立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关系。

目前,围绕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如何在盐碱地上实现农业的高效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分布特征、对植被的影响、改良措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反映了土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现阶段,有关滨海地区盐碱地的改良与治理技术通常可以根据改良措施的不同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综合改良方法等几个方面[4]。不同的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同地区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性质等的不同,其具体适合的改良措施也不尽相同。然而,在盐碱地的治理与改良上由于存在盲目借鉴的问题,收效甚微,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盐碱地及其环境特点,研究适合当地的盐碱地治理与改良方法非常必要。

3.行政单位的扶持是共同体成长的后盾

共同体的成长同样需要行政单位从制度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为了解决共同体空间地域跨度大、灵活性强导致的集体活动常有教师缺席的问题,行政领导以“研学假期”形式给予扶持,在假期时长方面,结合年龄、教龄以及教师实际需求等制订详细的“研学假期”规则,是保证共同体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利支撑;制订对共同体内部制度执行力的科学考核方式,是保证教师走出形式化,切实获得成长的基础;共同体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时,采取物质、精神多种激励手段,确保优秀成果可以引导同伴共同成长;鼓励学校间、地区间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利用学校本身的教师资源,给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研发、编写教案或是共同制作有效的教材、教具。

因此行政单位的扶持不可或缺,它从根本上保障了共同体的运行,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长的坚强后盾,也让学校成为一个共学共享的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德]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胡洪宝,姜振华.从“社区”词语的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J].学术论坛,2002(154).

[3][美]W·理查德·斯格特·黄洋,等译.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8.

[4]赵树贤.教师学习的学校管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

[5]牛利华.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

[6]罗琼.教育类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践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  

共同体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