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信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322000
【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起着巩固、反馈、检测、提升等作用,不容忽视。针对现阶段课堂练习中的存在的积弊,我们呼吁并实践“层次•趣味•迁移•开放”的课堂练习设计理念,成效显著。
【关键词】层次 趣味 迁移 开放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90-01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师生智慧生长和生命发展的场所。基于这一理念的支撑,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撷取练习设计这一节点,并以此为视角走进同事们的数学课堂,关注老师们的练习设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老师们在练习设计这一环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改善。
问题一:没有梯度,缺乏层次性
有些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不关注习题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一股脑儿地把习题呈现给学生完成。殊不知作业设计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更深的思考。如我校X老师在上三年级的《比赛场次》时,到了练习环节,教师先出示:四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学生探究发现规律后,教师接着出示了一道情境相似难度却有所降低的习题:三个人每两人击一次掌一共要击几次掌?随后再出示的练习也都停留在同一水平。孩子们因为内容的重复和难度上没有挑战而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觉得有些厌烦,听课的老师也觉得索然无味。显然,这样安排的练习缺乏梯度,没有挑战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问题二:作业过多,缺乏思考性
目前,在一部分教师观念中还存在“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怎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偏重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在练习中经过多次反复归类训练,掌握某一类题型的固定解法,逐渐形成对某一类题型的解答定势。如Z教师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进行了总结归纳:已知单位“1”的量,求另一个量用乘法;已知另一个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在解决问题时就用此“口诀”去套。学生做此类数学题成为一种机械运动,不用动脑子。试问,这样的学习数学味在哪里?数学思维又在哪里?
问题三: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新课程的练习与老教材相比,在叙述方式、题材选择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减少了练习量,留给老师更大的设计空间。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按照课本中的练习安排,做一些简单划分,或者找一些课外习题分成几个层次。不少老师只注重书面练习,缺乏其它形式的练习。
问题四:思路局限,缺乏开放性
课堂练习基本以书本为准,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局限、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标准化答案,模式化解题策略,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一、有层次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老师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
二、讲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把作业设计成游戏的色彩,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得以充分发掘。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三、善迁移
学习贵在运用,贵在迁移,所谓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一课中,C老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类似的关系的量还有吗?请你写一写。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跳出这一课,由此想开去,乘数×乘数=积、单价×数量=总价、每份数×份数=总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通过这样的迁移训练,唤起了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学的知识纳入到已知的体系中去,知道了各个知识点之间是融会贯通、密不可分的,从而成为一个系统。这样的学习是完整的深刻的。
四、重开放
设计巧妙、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解决问题具有发散性的开放性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因此,设计作业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开放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1、所求问题开放。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主提问,并探求其结果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习题拓展引申,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练习,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认知结构。
2、题目答案开放。一题多解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单一,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解题策略开放。由于思考分析的角度不同,致使同一道题目具有多种解答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多解的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
总之,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巩固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负担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练习,使其最大发挥作用,让课堂练习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洋溢生命的气息,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论文作者:朱建信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三星论文; 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思维论文; 课堂论文; 习题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