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作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年限。所以,施工部门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做好施工安排,对每一环节都做好统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项规定的落实,充分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理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在工程建设时,尽量下降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建筑施工成本,在建筑进程中运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即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依靠其流动性和密实性,确保存在的细密性混凝土能够彻底填充模板。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使其具有很好的密实性,不再需求增加任何附加轰动的混凝土。因为混凝土在施工进程中的拌制物有必定的可塑性,使混凝土与钢筋愈加充分地结合,终究构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壮的耐性、具有抗震等功能,经济实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日益成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施工材料配比
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原材料自身的性能直接对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确保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强化原材料管理,比如某土木工程的管理人员要求相关人员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同样的价格比质量,优先选用质量过关的材料,同时还要求人员提高对材料运输过程的重视,有效保证在最短时间里把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从而防止因为运输时间过长而造成材料损坏,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材料进行科学配比,采用中砂,同时要求其必须符合二区级配,粒子级厚度为8-35毫米,含砂率为百分之三十,并采用自来水与其进行搅拌。在混凝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该对材料质量,种类,数量,规格等进行认真的核对,并认真检查有无材料数量不对的情况,如果在此次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些材料质量不符合土木工程施工规定、达不到质量标准,一定要将其情况及时上报给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更换,同时要将质量不过关材料的更换情况详细、认真的记录下来,并对其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
2.2混凝土浇筑
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的尺寸、高度、刚度等进行检查和计算,确保模板达到实际使用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对零件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确定,在预埋件上面设置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需要与预埋件厚度保持正比关系,检查完毕后,以上数据需要及时记录到施工记录表中。之后,进行杂质清理,将模板上的油污处理干净,填堵模板上面出现的孔洞等,并设置相关排水措施,提高排放效率,减小堵塞概率。首先,需要在模板底部进行水泥注浆,注浆成分应当和混凝土的内砂浆的组成成分保持一直。在灌注过程中一旦发生离析现象应当立刻停止,并及时进行搅拌。如果建筑物的高度高于3m,那么还需要实行相关措施防止混凝土下落,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支架、模板、钢筋等都是需要时刻保持关注的部门。新浇筑的混凝土和已存在的混凝土之间需要保持平滑光洁的结合,避免出现坑洼或空孔隙。模型拆除后,需要保证应该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处没有裂痕。如果有,则需要进行间歇,并且及时完成浇筑作业。
2.3混凝土振捣
为使混凝土中凝聚构成的结构原件在外形等方面愈加契合施工的功能指标以及接受力度,并由负责人把水泥入模凝结后,再进行密实的振捣作业。在混凝土入模之后,应有专业操作人员按照混凝土的具体条件使用振捣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制造模型时能够使根底气泡在空间中均匀分布;保证混凝土中的拌和物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均匀性、密实性。振捣作业中的人工振捣、机械振捣两种方法,不光能够使混凝土在振捣进程中有良好强度,还能够增强施工的作业效率,进而节省人力资源。人工振捣作业就是经过插钎、捣滚等施工用具进行夯实等作业过程,使混凝土最终成型。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范围较小或是设备不完善的工程施工中,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机械振捣的施工应用比较普遍。
2.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应呈持续性、及时性的特点,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自身责任感,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途不能停顿,要在不少于28d的养护时间内,确保被养护的建筑持续保持表面温润的状态,分别对低塑性和塑性的混凝土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对于低塑性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应马上进行喷雾并及时洒水,而对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后的6~8h之间洒水即可。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做好施工控制
(1)控制浇筑温度。因为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浇筑温度带来必定影响,浇筑温度的提高关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带来极严峻的影响,所以说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必需要防止在酷热夏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如果说一旦防止不了的将施工时刻安排在了正午,必需要辅以材料的降温办法,经过冷却操控浇筑温度。
(2)操控水泥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中,呈现水泥水化现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经过削减水泥用量来予以操控;一起,削减了水泥量,也就必需要经过增加其他材料的含量,以此来到达彼此平衡的作用,契合施工的强度规范。比如说能够经过增加减水剂或许是混合材料替代水泥;或许采纳拌和技术来加以操控,不只能够促进混凝土内部热含量的散发,并且还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搅拌效果。
3.2做好施工缝处理
因为人力有限,环境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因此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技术方面的缺陷,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可能出现暂停现象,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能进行连续施工工作,而且暂停时间过长,超出混凝土凝结成形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断层处留下施工缝,施工缝位置的确定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按照浇筑的技术方案及建筑要求,并结合当地地理实况确定的。由于在留缝处的混凝土结构比较薄弱,因此施工缝在确定位置的时候,需要选择剪力较小并且易于操作的位置。
3.3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艺水平
施工技术人员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部分,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技艺水平的提高首先应从施工人员素质入手,企业应该注重对施工人员技艺水平的提升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关键的施工部分,企业要注重选用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公司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要有明确的标准,要注重引进人才;另外,对于企业内的员工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艺水平并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还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在设计阶段充分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到各个部分的受力要求,做好各种参数的计算,以便为后期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综上所述,随着混凝土施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想要确保其施工质量就必须要严格依据施工方案,做好周密安排;同时,由于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技术的水平高低,因而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处理,对整个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
[2]张伟.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门窗,2017(05):108.
[3]冉阿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09):15-16.
论文作者:隋道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论文; 密实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