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用电量也逐步增大,因此,加强对电力基建的安全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对于电力的投资建设也逐年增高。建设者不能只注重于投资规模,在政府投资增加的条件下,应该更多的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建设者在施工时要着重加强对于安全的监督,采取和使用较为有效的监控手段,减轻使用者对于用电安全的担忧,确保更多人的用电安全。本文将从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特点、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对于电力基建工程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
1 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在什么时候,建设者都应该把电力基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电力基建不仅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关,更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用电安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有一点疏忽或是其他原因,在后来的用电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意味着极大的伤害,有时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后代的生活。如果引发了死伤事故,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会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会引起社会惶恐。政府一直号召安全生产,一直把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视为民生大事,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特点
2.1投资大,危险性大
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为了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性与质量问题,国家对于电力基建的投资也不断加大,同时也不断使用投入新的改造技术。但是现在的用电情况仍然很紧张,虽然政府的投资大,也不够用于生产;再加上电力基建需要新建和改造的地区很多,施工人员不得不压缩工期,但是却又没有学会新的施工技术,这样只会加大工程的安全风险。
2.2监理的安全风险管理
虽然很多电力施工单位雇用了监理人员,但是这些监理人员并没有具备相应的安全素质,,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也缺少相应的控制手段,电力企业没有制定完备的监理安全要求,因此,监理人员在工作中也只是做检查汇报和书面记录,并没有更加直接有效的监控措施。还有一些电力单位在出现问题时只是一味的推卸责任,只要发生了安全事故,就把责任推到监理身上,无限扩大监理的责任,而在施工前期,这些单位也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导致监理也无法好好完成其工作任务。电力单位应该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着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
2.3 安全法规对于监理的责任不明确
国家的相关法律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各方对于安全的责任,监理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违法行为也要负相应的责任。电力单位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对于监理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给监理人员一定的职权,要求监理人员对于该有的审查、检测毫不含糊,遇到了施工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电力单位报告,对于该停工检查的部分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检查。很多电力单位往往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安置设施、畅通安全网络方面,都是较容易在施工时被忽视的。因此,在追究事故责任的时候,要从预防和改正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的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管理。
3 电力基建不安全因素分析
现在以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输、变电将会朝着超高压甚至是特高压、大容量这个方向发展,一大批新装备和工艺在建设过程当中都会使用到。但电力建设施工现场中物体打击、交叉作业、触电伤害、高窄坠落、机械伤害、灼伤、坍塌等还会是事故隐患。电力基建具备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多层次、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其临时设备比较多,作业面变化范围比较大,这些都决定了电力基建现场必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就从事施工安全的特殊工种而言就有很多工种,比如焊工、架子工、起重工、操作工、电工等。这些位置可以说都是容易出现事故的作业场所,可以说是一个风险比较高的行业。
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还存在检查、监督工作不严格的问题,并且也无法切实贯彻安全施工的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基建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落实有关安全的计划措施,导致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潜在安全隐患,另外在基建安全方面的经费投入也是非常少,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另外,电力基建工程很多施工单位存在安全目标、安全责任书以及保障措施雷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的安全措施严重缺乏针对性,很容易导致责任制度形式化,安全保障措施以及责任制度无法落实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经常存在文明生产混换无序甚至违规操作的现象。在安全工具、安全标示等管理方面同样有严重安全隐患。与此同时,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考核不严格、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现在电力企业采取了比较新的用工形式,毫无疑问将会给外包团队以及外来施工人员提出更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农民工、临时工可以说是目前外包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施工人员普遍存在一些特点,比如:安全意识淡薄、受教育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技术性不强等问题。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对于外包团队以及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很难做到切实贯彻落实。此外,很多外包单位有着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同时安全保障设施和设备投入力度小。
4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4.1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如果在方案制定就出现问题,那么后续的施工管理工作肯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图纸绘制时,相关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实际的地质条件,对地下水深度,附近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天气等进行了解,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不利因素都考虑进去,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利的实施。结合不利因素,编制好施工现场预案,能够有效预防在施工操作中出现一些意外问题,如果发生事故后,可以迅速做好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一般情况下,制定的预案主要涉及到火灾事故处置,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处理,机械设备应急预案,射线事故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应急预案,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
4.2做好大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大型机械的管理工作。例如在进行设备安装拆卸时,都要严格根据出厂说明书操作,不能只凭个人经验操作,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在后期的维护使用过程中,也要遵循设备的基本维护保养方法和流程,定期进行设备润滑,添加相关的机油,对设备进行清洗,避免其生锈,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检修,更好配件,时刻保证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避免耽误施工进程。对各个环节进行保养时都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使机械受到损坏,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和现象。根据机械设备管理好的电力施工企业经验,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点,为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定期对机械检查、保养和修理。第二点,要求械安全保护设施齐全,设备接地一定要满足安全规程要求,保证使用的安全性[3]。第三点,加强对机械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第四点,加强单机安全技术档案,对日常检查、维修等情况仔细记录,并入档案中,有利于以后的查找和维修,搞做好状态识别,定期检验鉴定做好相关记录。第五点,对于相关的机械保养要及时补充和完善,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故障检修, 确保机械设备良好。
4.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发现,对于电力施工人员而言,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安全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安全生产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企业在以后展中,应该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技能,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其现场管理的综合素质。例如对新老员工进行区别培训,对于新入职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岗位责任,岗位安全意识,以及个人的操作管理技术能力,让其在最短时间内胜任岗位,及时发挥其作用。对于老员工而言,进行基础的技术培训后,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行案例培训,可以引用其他企业的安全事故案例,或者使用该企业的实际案例,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对事故发生后的预案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将问题剖析透彻之后,要求相关人员针对企业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再结合企业具体要求,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加以更正,优化其预案处理,优化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 朱建中.浅析电力基建现场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J].大科技,2014.
[2] 魏本威. 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分析[J]. 现代制造,2014,第18期:176-177.
[3] 程虎.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C]// 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
论文作者:温财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电力论文; 基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建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机械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