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峰会:危机中寻觅转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峰会论文,转机论文,欧盟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盟当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动力不足、机制不灵和前景不明”三个方面。
根据轮值主席国英国的建议,10月27日在伦敦郊外汉普顿皇宫召开的欧盟非正式首脑峰会的议题是“欧洲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参加了这次为期1天的会议。在《欧盟宪法条约》奄奄一息,中期预算悬而未决,多哈回合谈判欧盟成为众矢之的,禽流感逼近欧洲的这个非常时刻,欧盟首脑们为什么要讨论一个相对空泛的话题?
欧盟危机重重
当今世界,各国根据不同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二战结束后,欧洲痛定思痛,决心通过区域一体化以谋自强。五十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区域整合、共同治理”的管理模式。它以和平、稳定、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在多元一体、主权共享原则下实行双向互动的区域共治。这一彻底改变了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的模式,一度得到广泛推崇。
然而,到了今年五六月,《欧盟宪法条约》相继遭到欧盟两个创始成员国——法国和荷兰的否决,欧盟从此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粗略归纳起来,欧盟当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动力不足、机制不灵和前景不明”三个方面。
动力不足。反宪法的全民公决表明,精英与民众已明显分离。西方的民主理论认为,人民是主权的来源,但作为主权来源的欧盟各国人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欧盟这个法律和机构的迷宫。欧盟早已成了一个政治精英和技术官僚的活动场所,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实已经证明,没有坚实民众基础的一体化就没有真正的前进动力,但赢得民众的支持将是个曲折的过程。
机制不灵。欧洲试图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太多太细的任务。欧盟的雏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设计师莫内总是说,“要避免官僚主义。要引导,而不要命令。尽量少定规则”。然而事实上欧盟一直在走向一个相反的方向,它制定的数百万份法规文件侵入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结果令人沮丧:布鲁塞尔庞大的官僚机构,每个部门在各成员国的政府里都能找到翻版。另一方面,尽管搞了50年的一体化,欧洲没有建立起涵盖整个欧洲的民主政体,目前欧盟的三大机构,即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及欧洲议会中,只有权力相对较小的欧洲议会实现了民主选举。这一缺陷导致欧洲难以产生真正的领导者:大多数欧洲政治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本国的选举。当欧盟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冲突时,前者往往会成为牺牲品。
前景不明。由于《欧盟宪法条约》前途未卜,使欧洲一体化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欧盟宪法最可能的前景是寻求变通,如把整个文本拆分为几个部分,以不同的法律形式(条例、指令)分别加以通过。但这种拆整为零的做法将使欧盟宪法的作用大打折扣。在这段被称为“反思期”的过渡时间内,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方向等都有待重新定位。
社会模式之争
欧洲目前正经历着自工业化革命以来步伐最快的全球化和社会变化过程,严峻地考验着欧盟的应变能力。当遭受危机的欧盟开始反思发展道路的时候,有关社会模式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主张市场自由竞争、国家不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的英美模式与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实行高税收、高福利的法德和北欧的模式,孰优孰劣?
早在今年7月接任欧盟轮值主席之初,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在欧洲议会表示,造成“2000万失业人口、生产率下降、科技水平下降”的“欧洲社会模式”非改不可。在布莱尔看来,欧盟之所以危机四起,主要症结是欧洲社会模式难以顺应全球化的潮流。
的确,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帮助美国向世界推销“经济自由主义”的欧盟突然发现,受福利和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欧盟的国际竞争力明显逊于美国。“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不仅造就了“懒汉现象”,也保护了一批本该淘汰的企业,且高福利制度使法、德两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欧洲一体化的深化,社会福利国家要继续保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必然面临巨大挑战。这些国家要么放弃提高竞争力,要么只好对社会福利开刀。近年来,为使欧盟成为“最具有竞争力,最具活力的知识型经济”,一些欧洲国家作了许多积极的努力。但削减福利和失业救济等政策触及每个公民的利益,因此困难重重,收效甚微。
所有的政治家们都明白,拒绝改变等于慢性自杀,如果不能成功地自我调整,欧盟就会被全球化的洪流淹没。然而改革的阻力巨大,从法国、荷兰拒绝欧盟宪法到最近的德国大选,都清楚地表明多数欧洲民众要求维持现有福利制度的愿望。在这一矛盾之中,欧盟的政治家们变得谨小慎微,欧洲一次次错失改革良机。
变“开药”为“号脉”
就在法、德等福利制度国家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政局变化扑朔迷离之际,推崇自由经济的英国和中东欧诸国经济如日中天。英国经济连续13年增长,失业率处于30年来的最低点。
底气十足的布莱尔本想把此次欧盟非正式峰会变成自由经济模式的“推广会”。他要告诉人们,面对“福利国家”的危机,可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英国的福利社会也曾遭遇危机,但它果断地采取了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的自由经济模式而获得成功。这一模式强调市场竞争,实行减少国家干预、低税收低福利、鼓励竞争的经济政策。
很显然,英国模式就是布莱尔为当前欧洲危机开出的一服“良药”。然而,他的想法遭到了不少成员国的反对,因为各国领导人心里十分清楚,没有多少人会接受这剂“猛药”。在这些成员国看来,为了维护扩大后欧盟的声誉和保障其工作效率,当务之急是就2007~2013年中期预算达成协议。在今年6月17日的欧盟峰会上,英国扬言将动用否决权维护自己在欧盟预算中的返款特权,导致有关中期预算谈判无果而终。
欧盟委员会则认为,繁荣经济的办法有很多,无休止地争论哪种经济和社会模式的优劣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捆住手脚。经过磋商,英国放弃“开药”的初衷,愿意与其他成员国一起为重病缠身的欧盟“号脉”。
为此,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旨在促进欧盟现代化的折衷方案。一方面,欧盟委员会建议使社会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又开出了结构转型的安慰剂:设立“全球化基金”,对在国际竞争中受冲击的地区和行业提供资金扶持。
在欧盟委员会看来,全球化的一个后果就是就业岗位流失到低成本的欧盟之外的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全球化基金”将为受全球化冲击的欧盟内的地区提供经济支持,如为“下岗”工人提供知识与技能转型的培训等。
形成“统一阵线”
布莱尔希望各国首脑在为期1天的会议上畅所欲言。布莱尔表示, 要“在一些关系到欧盟未来的战略性问题上”听取各国领导人的意见。第一步要明确现代化的方向,而后确定现代化的内涵。
为了给本次非正式峰会定下基调,布莱尔特地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赶往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总部发表演讲。布莱尔在演讲中称,英国已经确定了欧盟必须应对的6个优先领域供领导人进行讨论。这些领域包括科研、能源政策、大学竞争力、经济移民、人口老龄化及建立一个全球化基金重新培训工人等。
布莱尔强调,如果欧盟领导人在此次峰会上能就欧盟新的经济政策、欧盟工作重点等问题达成一致,欧盟各国就更有可能在中长期财政预算问题上获得妥协。他承诺,英国将发挥主席国的职能,力争在今年12月份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就2007~2013年的欧盟共同财政预算方案达成协议。
一天的讨论似乎取得“圆满成功”。布莱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均表示,本次峰会不仅在能源政策、移民、人口老龄化、环境保护及反恐等具体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更在欧洲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形成了统一阵线”。法国总统希拉克甚至提议每年召开一次这种形式轻松的峰会,共同探讨“欧洲的未来”。
不过,这种“面和心不和”的良好气氛能维持多久还是个问号。巴罗佐在峰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欧盟将于28日就多哈回合谈判提出新建议。他并没有说明新建议的具体内容,但立即引来一直与之唱反调的法国的强烈反应。希拉克称,欧盟今后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所作的任何让步,“都不得损害到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以及2003年的改革方案。否则,法国将不惜动用否决权”。
看来,脆弱的“统一阵线”随时可能迎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