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造工艺论文_冯军伟

试论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造工艺论文_冯军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在所有的建筑结构形式中,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工艺技术,具有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建造成本、简化施工环节等优势,但是这种建筑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在工程建设实践中进行不断的优化。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工艺

引言

现代化的科技生产条件下,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应用条件,也得到了科技性的升级建设。装配式建筑形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此类建筑形态中,通过不同建造工艺的应用,形成了系统性的建筑技术系统。为了更好地落实此项建筑设计工作,需从基础的工艺角度作为出发点,对其建设中的工艺形式进行分析,以此更具针对性地引出后续的建筑流程与施工处理方案。

1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概述

装配式构件,顾名思义是非浇筑性构件,其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要求,以及一定的标准,合理选择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商,生产商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出的合格构件,即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式构件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之中,其具有很多应用优势,且施工技术要点较多。装配式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类似,可分为装配式素混凝土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构件等。其在应用过程中,按照应用部位的不同,亦可按照构件的作用形式与特点进行分类。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工艺

2.1基础结构类型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通过各种连接方式,将预先备制好的混凝土构件按照设计图纸的组合形式拼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我国建筑领域中,住宅建筑结构,大多采用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在圆孔板、大型屋面板、槽形板等结构的使用中,完成建筑结构组合施工。而在工业厂房类的建筑空间中,就很少使用装配式建筑形式,以传统钢结构为主体完成施工。

1.2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

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梯、预制墙板、预制楼板等结构,都是装配建筑结构中,极为常见的建筑组成构件,在形成框架结构的同时,于传力效果、装配效率、现浇作业比例低等条件下,展示出自身的技术应用优势。而在梁柱的连接形式上,又可将其分为节点状态下的柔性连接与刚性连接。在技术内容中,节点柔性连接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但在技术应用效果上也相对较好。而作为常见的类型代表,其建筑结构又可具体地分为一字型、二维预制、三维这三种构建类型。(1)在梁柱的一字型构件中,利用梁柱节点位置完成构件结构的拼接,可以在技术操作中,表现出明显的技术便捷性与整体性。然而在此项技术的应用中,也会在建筑关键结构的位置上,出现明显的接缝结构,并在较大的建筑截面结构中,出现钢筋交错的现象,影响整体建筑结构的美观条件。(2)二维预制构件结构中,采用十字型、T型等结构完成建筑构件的安装与施工,如图1所示。此项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接头结构位置的受力条件相对较小,并带有明显的节能性特征。但在实际项目操作中,由于建筑构件在运输、摆放等工作流程上,受到构件形态的影响,大大的增加了施工组织规划的难度,为其技术条件的应用状态造成了负面危害。(3)作为二维预制构件的延伸,三维建筑构件结构的使用,在十字型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双十字形态,并在T型结构的前提下,构筑起了三维双T结构。由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施工井现场中的布筋工作,并在减少钢筋接头数量的同时,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总数。同样,在此项技术中,虽然形成了优于“一字型”、“二维结构”的构件形态,但其在运输与摆放中存在的应用问题也更为严重,增加了施工组织规划的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图1二维构建框架节点

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技术要点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水文地质、周围条件等数据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确定风险最小且能够保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可操行的地点。设计单位应当做好勘查设计工作,设计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出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并在提交项目前进行校核工作。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一定要仔细研究施工图纸,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设计单位协商,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明确特殊工艺、材料和构件的施工方法,并且对材料存放位置和存放防护措施有明确规定。施工人员进场前,应当做好“三通一平”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测量放线人员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对各功能区进行放样定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进场前,应当附带生产商的质检报告,现场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需要进行抽检工作,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3.2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构件吊装的方式,根据构件实际长度、力学性质、安装形式等,合理采用吊装绑扎形式,避免破坏构件,保证施工质量。构件吊装时,应当注意其角度,构件连接时,应当留有10mm左右的空隙,用于调整构件,现场放线测量人员应当做好放样和复测工作,控制施工误差,避免连续误差的出现。对于安装完成的构件,应当做好必要的防护支撑工作,避免其在后续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

3.3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模板安装过程中,要求在新旧混凝土接合面上进行凿毛且植筋,将斜模板安置在模板顶端,符合高度标准后放入斜模板,剩下的浮浆便会慢慢流到模板顶端,便可确保新混凝土顶端可以与原结构翼缘板相融合。当自密实混凝土溢出时,代表混凝土已浇满。浇筑环节应合理运用机械设备,选择合适的浇筑法,结合施工现状选择混凝土种类、输送管径和机械设备数量等。要特别注意的是,浇筑前期,需详细检查所用工具,没有问题后方可施工。浇筑混凝土时要将钢筋、埋设物及模板内容填满,避免浇筑不均匀和冒泡现象,随后进行确认。另外,混凝土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是要将锚固段附着式振动器打开随后实施振捣,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s。振捣方法要结合工程标准来选择,例如点振法,完成插倒操作,确保混凝土整体性,清除内部气泡。任何构件混凝土浇筑要一次性完成,确保混凝土充满PVC管内,静压5min后将闸门关闭。(2)PC板安装。PC板安装技术要点。安装PC板时,第一要做的就是固定好临时支撑架,PC板进场后,把它安置在堆放架内,在吊装环节量绑好上方的预留吊环,随后完成吊装任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安装PC板过程中,PC板与预制板中间不能出现裂缝,需要整体进行拼接。拼接完以后,方可完成PC板校正工作,校正结束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结语

由于装配式建筑物的建筑成本较高,结构设计经验缺乏,导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因此,要加大力度实现企业的内部建筑标准化管理,通过健全各模数标准、部件产品标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形成统一而专业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而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的统一协调,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并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总整体上讲,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空间较大,且材料损耗小,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结构的优化设计上,进而有效控制建筑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劲松,刘运林,谢轩,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流程及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27(01):1-5.

[2]肖启艳,李国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21-24.

[3]李卫军,苏衍江,张磊,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与思考[J].结构工程师,2018,34(02):173-179.

论文作者:冯军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试论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造工艺论文_冯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