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论文_周燕华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4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针对性的小儿腹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予以优质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化护理干预融入腹泻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患儿康复的进程,促进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优质化护理;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分析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及多因素所致以腹泻为主的疾病,其中大便次数增多以及性状改变是该病主要特点,常伴腹痛、发热、呕吐、酸碱失衡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因小儿腹泻可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威胁,对小儿腹泻应积极防治,早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优质化护理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4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腹泻的诊断标准;急性腹泻病程在72 h 以内;临床资齐全。排除标准: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引起的腹泻;重度脱水者即脱水量超过了体重的10%;合并严重原发性心血管疾病、肝脏、肾脏、血液系统及肺脏等重疾病者。所有入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45个月,平均(30.4±2.4)个月;病程12-35h,平均(25.6±5.4)h。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7-50个月,平均(31.2±2.4)岁;病程13-39h,平均(26.5±6.2)h。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临床传统的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传统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儿实施补液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再酌情予以相应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优质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状况、面色变化,同时认真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于临床症状有高热现象出现的患儿,必须立即实施物理降温,若无效则再使用药物降温。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患儿每天大便的次数、大便性状等情况。认真观察患儿的尿量、皮肤情况等,若发现异常,则立即向医生汇报,协同医生进行处理。(2)对于母乳喂养的患儿,需要求母亲尽可能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在患儿进行哺乳前半小时,需饮一定量的温开水,有效稀释母乳。对于人工喂养的患儿,应使用专用的奶粉,降低奶粉对胃肠道刺激。对于食物喂养的患儿,饮食以高纤维、高蛋白为主。在对患儿进行喂养时,仔细观察患儿有无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出现;若有,则需即刻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治疗。(3)对患儿实施保暖措施。如果患儿体温偏低,有时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做好腹泻患儿的保暖工作是相当重要的。(4)心理护理干预。患儿由于腹泻,身体会有各种不适,因此会出现哭闹,食欲不良等现象,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人员需用亲切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和情绪安抚,降低患儿对医生、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的恐惧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种。治愈:患儿通过治疗,身体体征和临床症状完全正常,腹泻已停止,排便已成形。有效:患儿通过治疗,身体体征和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腹部不适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排便次数有所减少。无效:患儿通过治疗,身体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无任何改变,腹泻的次数和排便的性状均无改善,腹部不适无任何缓解甚至进一步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 总例数×100%。(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主要包括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3)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儿科疾病的特点是病情变化快,如何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是当前关注的重点。就儿童腹泻而言,多与病原菌感染有关,临床上使用对应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而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临床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相关报道指出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在小儿腹泻中的疗效,

本文中观察组患儿经优质护理干预后腹泻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有助于缩短腹泻症状缓解的时间。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已有的报道相符。发热、呕吐、腹泻是该病的主要表现,抗感染药物作用于病原菌,起效时间则因人而异,在这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对疗效的改善不言而喻。优质护理重在体现人性化理念,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这对提高疗效非常关键。保证患儿舒适的环境,由于患儿抵抗力低下,应严格进行消毒隔离措施,尽可能避免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是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指标,该结果说明优质护理符合患者的期望。

综上所述,对腹泻患儿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提升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戴萍华,刘玲红.优质护理对小儿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342-343.

[2]余杰.小儿腹泻采用优质化护理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5,5(21):293-294.

论文作者:周燕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论文_周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