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发展中,电力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必然会给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分析,做好变电一次设备检修工作非常重要。针对传统定期检修存在的弊端,开展状态检修工作,能够提升检修的效率,降低检修成本,实现对于故障的有效预防,因此受到了电力工作人员的青睐。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
一、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概述
状态检修与传统的定期检修不同,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技术、诊断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与正常信息的对比,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对设备故障会进行预制,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检修计划的安排。通过状态检修,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事故,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变电一次设备的检修工作中,状态检修需要采集的信息不仅包括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还应该包括历史维修记录,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整理,生成相应的检修计划。具体来讲,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步骤包括:第一步,明确模型参数。就目前而言,在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中,采用的都是非齐次泊松模型,可以实现对于各类可靠性约束的综合,分析效率较高,不过需要技术人员结合采集到的设备状态信息和历史维修记录,经运算后,对模型参数进行明确;第二步,利用传感器设备,针对变电一次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包括了设备特征值、运行参数、历史检修记录以及预防性试验的相关数据等;第三步,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做好分析预测工作,通过与正常数据的对比,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如果不存在故障,则转入到第二步操作,如果存在故障,则需要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第四步,将通过分析和预测得到了设备故障信息、历史信息以及故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输入到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模型中,进行相应的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如果设备的最优检修停止时间为零,则表明不需要进行检修,转入第一步操作,如果设备的最优检修停止时间大于零,则转入第三步操作;第五步,针对需要检修的一次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结合上一步得到的最优检修停止时间,对一次设备的具体检修时间进行明确。
二、变电一次检修的基本原理
一个变电检修时间进行检查和修理工作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其主要目的是在电力系统分析和评价的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以是否有故障或相应的安全风险获得变电设备,以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坚实基础,奠定。与传统的维修技术相比,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对变电设备的维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故障和电力设备运行安全检测,从而保持及时提醒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操作,使它更好。另一方面,一次维修技术的应用,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对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更好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原理与步骤
(一)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原理
所谓的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指的是针对变电一次设备所进行的检修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参数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根据评估结果与标准值的对比,得出变电一次设备中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故障,如发现出现故障,那么则需要及时的通知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维修。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手段来说,状态检修工作更加具有先进性,利用这一检测方式进行检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设备中存在的故障以及设备即将出现的故障,从而对相关人员进行预警工作,保证其能够及时的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防范与检测。除此之外,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状态检修还具有耗费低的特点,能够做好利用最少的成本最大程度的检测出故障。
(二)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步骤
在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的过程中,要根据标准的步骤进行,否则一旦出现步骤的混乱,那么整个检测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同时检修结果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具体而言,在变电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要对模型参数进行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模型参数的确定要根据变电一次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确定,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检测以及确定,能够从基础上保证整个检测过程的顺利完成,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检修效率,使检修工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极大程度的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量。其次,要对状态数据进行收集。对状态数据的数据工作要在确定了模型参数之后进行,需要收集的状态数据包括特征值以及实时运行参数等很多种,在对这些参数进行收集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十分认真仔细,同时还应尽可能的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相关人员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变电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四、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策略
(一)状态检测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测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在线检测,这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主要是利用相应的信息收集系统(以各类传感器为主),对变电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进行在线采集,然后经信息管理系统的整理分析,结合数字化调节器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对于信息的在线检测,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二是离线检测,一般是利用振动检测仪、红外测温仪、油质分析仪以及超声波检漏仪等设备,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测,查看设备内部的元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三是定期解体检测,这种状态检测方式并不常用,一般是针对停运期间或者维修期间的变电一次设备进行检测,结合设备本身的而出厂信息、作业标准以及相应的检修工艺,对设备内部元件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存在损坏或者裂化的可能。
(二)状态预测
在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测中,状态预测需要结合相应的预测模型展开,通常来讲,预测模型有两种,一是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检测,二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事实上,变电一次设备状态预测主要是针对设备的状态特征向量进行预测,依照预先设定的警报阈值,在线预测变电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灰色理论的状态预测效果更加理想,尤其是在短期预测中,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将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分为基于灰色理论的动态预测模型,以及基于信息状态预测的残差分辨模型。
(三)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是状态检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对故障的类型、危害等进行判断,为后续的故障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变电一次设备而言,故障诊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噪声诊断、振动诊断、射线诊断、污染诊断以及专家系统诊断等,而在实际操作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一是振动诊断,主要是结合相应的仪器,对变电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息(包括位移、速度、相位、频谱、幅值等)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判断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对其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进行诊断。
五、结论
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进行状态检修对这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还可以有效提高技术的利用率,以及落实实际的检修效果。变电站工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变电站的一次设备运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变电站工作的效率。为了确保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的质量水平,必须对变电站进行相关的状态检修,同时也必须相关规范进行检修。
参考文献
[1]明永占,宋俊国,陈冬.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27.
[2]陈小波.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249.
[3]蒋春敏.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16,23:124.
[4]张磊.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研究[J].电子测试,2016,20:114+110.
作者简介
作者:魏辉(1986-),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变电检修,高压试验等。
论文作者:魏辉,高丹萍,葛洪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