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我们称之为创新思维。简言之,凡是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都可以称为创新思维。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创新思维。
一、数学教学要注重环境宽松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才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思维和想象。为此就要做到:1.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在“心理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和想象。2.发扬教学民主,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培养求异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二、数学教学要注重循序渐进
毋庸置疑,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逐渐发展、螺旋上升的。每教学一部分新知识,数学教师都要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没有找到生长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基础;没有基础,学生的学习就不会牢固。没有找到发展点,学生的学习就不会进步,将停滞不前,我们的教学将失去意义。计算法则是逐渐发展的。第一册的数学计算首先是以数数为基础来进行计算的。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数群关系,从而用数的分解和合成来进行计算,这就是20以内数的计算教学。第二册开始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就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的计算法则,然后将此法则推广到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小数的加减计算法则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加(减)起”。表内乘法是在学生理解相同的数的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多位数的乘、除法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都是在完成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最初入学的非常简单的运用概念,到三、四年级进行判断,到五、六年级有条理地思考,其逻辑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的统计知识是不断发展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从最开始的表格应用题认识统计表,至简单的统计表,到复式统计表,到单式统计图,到六年级学习复式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要注重课堂创新
课堂教学的一个长处是设障布疑,鼓励学生去探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填括号:56-7×3=7×( )。学生首先会想到要使两边算式相等,必须先将左边算式56 -7×3的得数35计算出来,然后再想右边算式“7×( )”的得数也是35。因为7×5=35,所以括号里填5。当教师问:“谁能不用计算两边算式的得数,就能想出括号该填几”时,学生们的思维开始启动,他们会找到左边算式是8个7减3个7得5个7,5个7等于7×(5),所以右边括号里应该填5。于是可以不用算出左边算式得数,就能填出右边算式的括号里应填几。此时,他们会为掌握一种简捷的方法而高兴。教师对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信任、尊重,要善于把数学大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自觉要求。教师设计的情境必须把科学内容与艺术的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长知识、长智慧,受到科学美的陶冶。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教学要注重说的训练
数学语言说得是否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不同课型中对学生说的培养的侧重点。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课型对学生语言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概念教学要重视说出本质。在概念教学中,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因此,概念教学必须重视说出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的关键词句,并尽量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准确表述数学概念。应用题教学要重视说出思路。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序地分析、推理,通过口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积极鼓励学生能说出不同的解法,对提出不同解法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思维的主动性。几何形图形的教学要重视说出其特征。几何图形的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其特征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抓住契机,发展说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要根据自身特点,注重训练学生说、写、算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尤其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空间。
论文作者:邓奇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算式论文; 除法论文; 数学论文; 得数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