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110000
摘要:心脏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了医疗领域的新宠儿,其巨大的优势已经大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因此,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本文分析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常规护理、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最后用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证明了该护理方法有效。
关键词:介入治疗;心脏病;护理
1.引言
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以其创伤小、诊疗效果好等优势迅速占领了临床医疗领域。这项新型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能完美结合放射影像学与导管操作技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对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分析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
2.资料和方法
选择了2014-2015年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平均年龄为71.2±6.8岁,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75.1±7.9岁。术前均诊断为冠心病,且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排除合并痛风、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及肝肾功能或凝血功能存在严重异常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麻醉方式及介入治疗方法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护理方法
3.1常规护理
①术前护理:详细掌握患者各项术前检查资料,做到对患者病情心中有数。认真对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帮助其了解手术机制。告知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素,同时令其理解术前、术中及术后需要配合的部分。做好备皮与碘过敏实验准备,教会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对于高度紧张患者适度适时给予镇静药物。②术中护理:术中对患者行动态心电监护,同时严密检测血压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给予吸氧、吸痰、心室除颤、心脏起搏、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③术后护理: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指导患者摄入流质食物,以补充手术损耗,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辅助患者选取日常饮食,尽量让其选择清淡低糖、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及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密切记录术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其不良反应,对其术后康复做出合理指导。
3.2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
1:急性心脏压
为防止埃急性心脏压,护理人员在手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是否有心悸、胸闷、血压下降和急性心脏压塞情况的发生,如果发现应该立刻告诉医生,医生一旦确认马上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心包穿刺引流是常用的有效方法。护理人员要帮患者在超声下采取半卧位快速抽血来使压迫的症状得到缓解,并留置心包引流管,若引流量大且持续引流出血性液体,要尽快做好外科开胸和输血准备。
2:气胸
气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脉速度加快。护理人员在手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情况,留意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和胸痛等情况的,若发生气胸的情况要立刻配合医生采取胸腔穿刺抽气,如必要将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本组气胸发生2例,在患者确认为气胸后,症状在治疗后明显改善,顺利完成手术。
3:心室颤动
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中,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心室颤动,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术中受到介入导管的刺激,于冠状动脉中滞留造影剂,在进行起搏器植入术前冠状动脉的损伤程度以及异丙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心室颤动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包括呼吸停顿、抽搐、意识丧失、脉搏触不到、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亦无法测到,严重时导致死亡。本文中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共有1例,该患者在精心的治疗后,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顺利完成手术。
4:反射性低血压
反射性低血压主要是因为迷走神经反射遭受过度的刺激所致。临床症状主要为术后患者会出现心率迅速减慢、胸闷,呕吐、恶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低血压症状。为了预防反射性低血压的出现,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说明解释拔管的方法,尽全力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具有抢救的意识。在本组中放射性低血压出现1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血压均已恢复正常。
3.3心理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紧张恐惧还会进一步加重出血,对病情控制非常不利。在进行护理抢救时多采取鼓励和安慰性语言,体贴关心患者,帮助擦汗,抚摸让患者相信我们有办法解除不适,消除患者恐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最后要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及时通告介入治疗中出现的病情变化。抢救中护士冷静、沉着,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给患者以信心支持,告知注意事项及良好的转归,使其感觉安全、可信赖而积极配合治疗,稳定患者的情绪。
4.结果与讨论
我们对两组共40例患者在腰部酸痛、伤口血肿、睡眠质量、血压下降、尿潴留、拔管综合征等来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表明患者的心里状态趋于平稳。
结语
本文通过4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实践研究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给出了常规护理、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要点,最后通过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奕.手到病自除:“圣手医师”杨奕的不生病真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3-24.
[2]沈 芸.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及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4):324.
[3]韦彩群.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现状[J].中外医疗,2012,31(10):181-183.
论文作者:刘红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脏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气胸论文; 心室论文; 低血压论文; 术后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