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污染;社会发展;发展策略
前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拥有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初步建立起了环境监测体系结构,构建起了环境分析框架,各地区环境监测部门都具备了很多污染因素监测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要晚一些,监测设备和技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地方监测站设备比较落后,监测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研究
1.1 为未来制定环境质量评定标准等提供资料支持
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范围交广,不仅要通过长时间的环境监测来采集各种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并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特征与规律,最终制定各项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样还可以对某一地区进行长时间的环境监测,采集不同时间的环境变化及其发展情况,通过预见性的方法,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识别。这些信息成为未来制定环境质量评定的关键资料。
1.2 可以为环境质量评定提供必要参考
环境质量评定是评价环境保护效果的关键,实现环境质量评定与环境监测的结合,可以让环境质量评定人员更全面的掌握目前各地区的生态要素,包括环境污染现状、生态污染发展态势等,并从监测计划制定、数据采集、样本分析等多个环节提供的关键资料,深入了解环境污染信息,最终制定科学、可行的环境质量评定结果,可以更好的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开展。
1.3 对环境保护具有监督作用
通过开展环境监测,可以对目标地区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总结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而在下一次的环境监测中,若发现一些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自然可以认为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中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这样可以对环境保护形成监督机制,促使环保部门可以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工作中,避免环境监测发现相同问题。
2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大大降低,难以对环保部门及相关部门、机构的决策提供可靠参考。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环境监测公众参与度、社会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2.2 环境监测技术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作保障之外,还要由素质过硬的监测人员负责,方可保证监测质量。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不能充分了解与时俱进的技术,这样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会应用技术、不会操作设备的问题,无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监测人员缺乏有效的可参考资料与数据,同样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部门不重视技术培训,就会使得监测人员的素质无法真正提升。
2.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总方面来看,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大部分监测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了计量认证、实验室资质等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践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不完善,也缺乏力度,监测质量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业务层面。
2.4 环境监测设施不完善
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工作始终是环境监测管理的薄弱点,相关的监测设备、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之各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也造成了地区间环境监测水平的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监测仪器、技术手段、监测方法也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2.5 部分地区不重视环境监测
虽然环境保护事业受到了广泛重视和大力推进,但仍然有部分地区忽视环保工作,对环境监测管理没有落实到位。有的甚至认为环境监测会影响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此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无法顺利开展。
3 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是保证技术得以顺利进行、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其具备专业的监测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经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做好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使监测人员可以有效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应用监测技术完成任务。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对现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突破技术难点,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明确责任,使广大监督人员可以积极面对工作,提高对工作的责任感。
3.2 不断更新监测技术
随着监测行业的发展,环境监测仪器、技术都不断更新。当前,环境监测涉及的各种技术都已得到了进步,如 3S 技术、PCR 技术、微生物技术等生物技术,动态压膜技术 、DOAS 技术等理化科技,无线传感器技术、PLC 技术等信息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航空油污监测技术等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这些先进技术都有效提升了环境监测质量水平,更需要大力推广应用。
3.3 重视制度建设,优化环境监测工作机制
考虑到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可以全面推动环境监测的开展,就应该认真分析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的规章制度,优化环境监测的工作机制,最终为全面推动环境监测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认为,未来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1)在环境监测中应该重点关注执法监测的内容,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企业与个人,遵照法律的标准予以惩处;对于拒不执行、屡教不改者,可以联合其他部门统一处理。(2)注意改良环境监管的实施条例,在新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遵照环境监测的要求,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全方面敦促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并对环境监测工作中数据准确性的相关内容予以明确,最终全面提高工作质量。
3.4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
经过长期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已经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战略之一。有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引导,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的认识,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理念成为监测人员的自觉意识,使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加强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使质量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5加强立法,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提高环境监测的立法层次。我们应该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监测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法律上统一、严格地要求环境监测行为,让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们也应该尽快研究制定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办法和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监测的性质和定位方面,除了定位为提供技术支持和提供环境监测结果之外,还应明确关于环境监测执法的规定。
结 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只有认真做好环境监测才能切实有效的保证环境结果的可靠性。才能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好。环境监控始终贯穿环境评价的每个环节,运用科学的手段得到科学的结果。国家政府也必须予以大力的支持。对各个项目进行衡量,监控,判断其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二者不能分离,相辅相成,一直共同促进各自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创新模式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48+150.
[2]毛海亮.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57+159.
论文作者:黄佳关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论文; 我国论文; 环境质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