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于海英

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于海英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治疗,比较2 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瘙痒、皮损、渗液等都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湿疹;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64-01

慢性湿疹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常因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所致。慢性湿疹好发于特定部位,例如双小腿、耳廓、手背等,患者的症状为剧烈瘙痒,且难以忍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本院选取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进行临床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23例;年龄 22-55 岁,平均(38.00±2.58)岁;急性湿疹 21 例,亚急性湿疹14例,慢性湿疹 10 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23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0±3.87)岁;急性湿疹23例,亚急性湿疹13例,慢性湿疹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忌饮酒,并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嗜睡、乏力及口干、恶心、呕吐、便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现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则为痊愈;若临床症状改善或部分消失,且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正常,则为有效;若临床症状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瘙痒、皮损、渗液等都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湿疹的症状及危害

慢性湿疹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疾病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认为与免疫功能下降、遗传因素、皮肤屏障损伤等因素相关,常发的部位包括面部、头部、四肢、臀部及会阴。患者瘙痒症状易反复发作,对其生活、工作均产生了很大影响。湿疹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湿疹常呈对称分布,剧烈瘙痒,由于瘙痒难忍而搔抓皮肤造成严重皮损,皮肤糜烂;亚急性湿疹症状减轻,但仍有瘙痒,搔抓后仍有皮损但都较急性湿疹时减轻;慢性湿疹症状轻微,有水泡状皮肤改变[1],破损后有液体渗出。慢性湿疹患者平日仅有轻微自觉症状,不过在精神紧张,就寝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瘙痒症状,难以忍受。通过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疾病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3.2湿疹的治疗

对于湿疹的传统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找出发病诱因,避免接触致敏原,局部治疗即涂擦止痒膏剂等,还有系统的抗组胺治疗。以往,临床上多提倡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虽可获取一定疗效,但较泛发性皮炎湿疹者而言,大面积、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皮肤屏障功能障碍[2],显现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湿疹多提倡联合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复方甘草酸苷片、氯雷他定片等。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局部过敏坏死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可将湿疹炎症反应问题解决,不良反应率低,用药安全性高,且非常方便,具备免疫调节、抗过敏、抗炎功能,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复方甘草酸苷片可调节 T细胞活化,能促进干扰素形成,降低皮炎、湿疹的复发率。氯雷他定为三环类抗组织胺药,具有长效性,口服应用吸收迅速,此外,氯雷他定基本无蓄积情况,不通过肝脏代谢,目前已成为治疗慢性湿疹的常用药物,研究结果表明,氯雷他定片对改善皮炎湿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难治性玫瑰糠疹、慢性荨麻疹可增强药效[3],有良好的药物协同作用。西药主要以外用涂抹的膏剂为主,能有效地止痒,减少渗液的流出,而不能从内调节机体,有很大的复发可能,而当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时两者的优点基于一身,中药从内调节机体状况,西药从外加以辅助从而达到根治湿疹的目的。本院通过对90例皮炎湿疹患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表明慢性湿疹患者应用氯雷他定片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较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好,能大大改善湿疹瘙痒难耐、皮肤损伤及渗液症状,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向国.慢性湿疹患者经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心身疾病杂志[J],2015,21:299-300.

[2]马卉.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工程[J],2016,24:115-116.

[3]姜艳.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2015,15:1457-1458.

论文作者:于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于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