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要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安全与便利,是城市安全平稳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做好监督与改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讨论了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改进。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质量监督;改进措施
1、前言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监督是一项与民生有关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2.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图的监督缺乏落实
市政工程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涉及的施工内容多,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由于相关人才比较匮乏,一些施工图检查单位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人员,施工图纸的审查不够专业。部分审查过程完善,但是实施阶段缺乏追踪,施工图的改进意见是否落实难以得知。甚至在部分工程中,施工前没有完善的施工图准备,施工期间才进行规划图设计,流程十分不合理。
2.2施工行为监督不深入
建筑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导致质量出现不合格现象。在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借用其它企业的资质进行项目的接手,项目经理也是长期不在岗位上,管理层的管理相对薄弱[1]。在质量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体系,部分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的不合格施工被隐瞒。
2.3监理单位配备不够专业
市政工程涉及许多专业,但是 许多具有市政监督资格的单位存在着不合理的专业匹配, 项目负责人不工作或任意改变,监理部门人员配备不专业。设计人员对图纸有透彻的了解,但缺乏现场施工组织和管理经验,对施工质量控制点不熟悉,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往往无法了解图纸。目前的监管团队流动性很强,大多是临时工作,有些同志不稳定,偶尔会在工作中寻找其他职位和机会,时机成熟时,市政监督企业的部分工作人员就会更换工作[2]。缺乏监督措施和手段是市政监管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监管质量也很差。
2.4检查单位不标准化
有许多市政工程试点项目。为了迎合施工单位甚至违反原则,个别测试单位发布虚假报告,测试单位人员不了解测试项目。
3.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质量监督改进策略
3.1跟踪检查施工图纸,加强对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在项目进行实际施工前,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该与设计单位进行对接,对施工图进行审核确认。设计单位作为图纸的设计者,在图纸设计前,需要做好现场的考察,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坚持按照国家对于市政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对应的设计资质,不能接收不是其资质能力范围内的设计工作。设计单位需要对自己单位的相关设计能力进行核查,确保设计器材的准确性、人员的专业性与责任心[3]。设计的方案必须遵守合同规定,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方案的评估,其对应的负责人需要对方案负责,责任明确到人,加强相关参与者的责任意识。
设计单位作为施工图的设计者,需要在全过程进行图纸施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对施工图的施工情况进行相关指导,对于不合理的施工行为进行指正。在项目建设完成后,设计单位需要派遣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工程质量的验收,根据图纸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符合验收标准的,验收记录需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整改,验收记录要明确不合格的理由以及相关证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后续运行使用过程中,若是市政基础工程项目设施出现了因设计问题导致相关事故,需要做深入调查,追究相关设计单位的责任,没收其相关的所得收入并进行一定的罚款惩戒,对与情节严重的,需要进行该单位的停业整改措施,并且降低其相关的资质等级,相关资格证书予以撤回,根据实际造成的影响进行赔偿。
3.2监督和抽查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
对于承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与管控。在进行施工企业的筛选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质量标准进行筛选,淘汰不具备相对应施工资质的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完整的资格证明,包括资质等级、资格证书等。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取得合同后,不得非法转包或分包,不得与其他市政类施工企业或者施工人员签订不合规合同,必须是本单位符合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避免过程中出现其他不合规行为引起的质量问题[4]。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遵守市政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施工技术、施工方式、施工流程必须科学合理。施工单位需要按照与建筑单位的合同进行施工内容进行建设,履行施工责任,也不做合同之外无关的事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图纸进行施工,与图纸设计单位做好对接,确认图纸施工细节,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切忌自作主张,自行变更施工方案,自行改变工程设计,不按图纸进行施工,对材料进行随意的更换[5]。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可以向设计单位、监理部门进行反馈,各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的责任进行落实和细化,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施工责任,由项目经理负总责,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担任具体技术和施工责任。对于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好管控,必须进行相关培训,未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也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的材料进行选择,也要从正规合法的渠道进行获取,以保证材料的合格性,相关施工设备及零部件的选用也是同样的规定。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关键施工阶段和关键施工步骤的控制。对于这些关键施工项目,需要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监管,出具质量检验记录与报告,做好关键工序的审查,避免重大的工程事故。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施工工期、施工材料等各种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监督,各监督单位需要出具监督报告,负责人签字负责,监督不力的,后续需要追责。
市政工程项目在项目完成后,需要做好验收与总结,验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的规定为准,对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审核,对部分施工项目进行抽查,对监督审核情况出具完整清晰的完工报告,相关单位和相关负责人确认审核[6]。施工单位需要发布施工竣工报告,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对施工工艺、施工步骤、施工工期、施工人员等进行完善的记录,确保项目有记录可查、有负责人可问。监理单位、建筑单位也要就项目情况进行核验,出具相关的核验记录,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要及时提出,监督改正。市政工程项目的政府质量管理负责部门需要进行验收,结合各方面的报告与自身验收人员的验收情况,做出验收决定,对于存在问题的项目,不得移交和验收,必须督促施工单位进行维修或重建,保证项目设施符合标准才能验收接管。在市政设施运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合同规定进行相关设施的定期检修保障,在合同期内严格尽到本单位的责任。
4、结束语
市政工程基础设施项目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相关质量控制部门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监督意识、优化监督手段,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参考文献:
[1] 李宗耀,罗贤彦,许贞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及改进措施[J].工程质量,2016(S1):71-73.
[2] 俞亦农.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及改进策略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7):65-66.
[3] 景洪兰.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7:130.
[4] 姜伟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J].城镇供水,2017(02):20-21.
[5] 丁小晴.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对策[J].南京市政,2018(1):5-8.
[6] 郭金龙.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No.540(31):208.
论文作者:王海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市政论文; 单位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图纸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