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_周生旺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_周生旺

汇鑫美颐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现代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求环保性、节能性,各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技术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历史较短,我国相关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对于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发展造成了影响。本文正是就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和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装配式建筑结构可实现建筑施工作业中的节能减排,有利于经济化施工的有效开展。随着国外施工技术的不断引进,提升了我国建筑施工效率,相关学者针对装配式构件的抗震性及钢筋连接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并应用了新式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场浇筑是常用施工措施,在浇筑过程中采用高效机械设备,但是并未体现出工业化,因此选用装配式构件能解决混凝土现场浇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符合建筑施工节能环保要求,在我国针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概述

所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就是利用工业化的生产,将建筑工程所需的一些材料或者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加工,而在实际建筑施工阶段,相关施工人员只需要按照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组装就可以了。该种建筑施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施工便捷:相比较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很多建筑构件已经提前生产完毕,施工工人只需要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完成组装即可,节省了很多施工工序,施工效率更高,施工周期更短。2)灵活性强: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每一块预制装配式构件都可以结合工程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换,灵活性更强,适应范围更广。3)维修方便:对于已经施工完毕的工程,如果发现某处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只需要对该处的预制构件进行更换即可,维修十分方便。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一)预制内构件

为保证相关工程内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施工质量,从而提升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要明确预制的相关装配式构件间的连接关系,保证连接牢固性紧靠。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构件施工的下层底板要预留相应的钢筋,以保证在安装的环节中预制的螺栓孔能借助相应的螺栓固定连接。应注意在预制构件施工中,构件也需设置在整体结构的中心位置,在与螺栓连接后能使构件结构可靠性、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二)预制叠合板安装

在现有的装配式预制安装施工技术中,应用相应的预制叠合板整体性分析安装技术,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作业层距离进行有效控制,在叠合板施工方向的确定上,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来确定,而在安装叠合板的过程中也需要调节相应的方向,以确保施工的精确度。在预制吊装的过程中,为实现整个叠合板的有效性,且能利用相应的施工技术选择有效的模块化吊装方式。叠合板的底部应该设置相应的临时支架,支架的大小应与叠合板底部的空间大小相一致,这样能保证节约整个空间,保持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施工结束后,需将支架拆除,以确保后续施工进行。对于需要进行双层结构安装的部位,应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首层的叠合板结构安装完毕后,应在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定期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标。

(三)预制窗体施工技术分析

装配式住宅中,窗体构件的安全应用也十分关键,因此在预制窗体施工过程中,应充分的熟悉安装现场相应结构部位的对应尺寸,可选择使用螺栓连接,也可以选择使用预留螺母的方式进行连接,不管使用何种方式连接,其窗体的整体方位应与整个螺栓孔及相应的连接孔的位置一致,从而实现整个预制施工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施工技术现状

(一)成本堆积

所谓堆积成本,便是指为了某一项目所提供的配套设备和工具,以及预生产某一产品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在本文中则主要是指为了大规模生产预制装配式结构所产生的配套设备与工具的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于堆积成本的控制中,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减低堆积成本,甚至可能会产生成本竞争优势下降的尴尬局面,这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竞争而言,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预制装配式工厂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的控制也是一大难点。

(二)培训人员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生产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浇筑过程,而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生产活动而言,工厂需要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与费用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些培训活动主要应用于专业浇筑、标准化预制、机械化应用、以及相关配套安装等方面,这些工作内容的培训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是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生产质量的保证。但在培训方面产生的人才需求与培训费用的控制,也成为了工厂管理人员需要能够仔细思考的问题。

(三)运输成本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而言,影响其竞争的成本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运输成本的大小,运输成本高和风险大一直是困扰预制装配式结构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问题,如果无法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运输成本与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势必决定了其市场辐射范围的限制。如果辐射范围较广,必然会导致相关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进而导致竞争优势中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甚至会导致得不偿失的情况,同时风险的激增同样会导致相关工程选购的慎重思考。

(四)新技术的运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运用及普及方面远远不及现浇建筑。而怎么去推广、普及预制装配式建筑也是现代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个难点。

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一)预制装配式的特殊性

在具体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施工问题之前,需要能够对具有一定本质上的认知。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施工结构不同,往往都是事先制作构件,所以它更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但为了更好地适配建筑结构的施工,需要前期先对建筑物各个节点进行分类、规划并布置,并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规格、配比进行生产,工厂需严格把控品质关、质量关,确保装配式配件符合要求。在装配前还需对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在吊运、装配的整个过程中还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专业技术人员指挥,才能确保预制装配式结构能够真正地落实。

(二)现场施工钢筋的利用

在目前的浇筑连梁施工中,为了保证连梁抽筋的平直,以及相关间距和保护厚度的标准,需要在吊装叠合板之前抽出连梁上皮两个纵筋,否则会导致连梁上皮的纵筋冲突,进而导致叠合板的无法安装,而重点在于如何在完成对于叠合板的安装后将抽出的钢筋再插回去。往往在现场施工中,都会由于连梁纵筋的原因,导致施工人员在抽出钢筋后便无法插回,同时对于连梁纵筋的多次绑扎同样会导致浪费时间与人力物力的状况。

(三)设计应用无法达到预期

例如在设计过程和要求中,叠合板需要能够搁置在剪力墙顶面2cm左右的位置,搁置部位的剪力墙顶面平整度更是需要达到2mm。但在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木条脱落等原因导致整体平整度或者标高无法达到要求等问题,进而导致浪费人工和延误工期等问题。

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较为绿色环保且高效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能够对当前建筑结构施工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促进了当前施工方式的巨大转变。但由于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历史较短,我国相关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想要更好地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便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改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0)

[2]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

[3]李世海.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7)

论文作者:周生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_周生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