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指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规[2021]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6月25日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周子渭[2](2021)在《环境规制约束下新疆棉农生产环境保护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的面源污染和环境问题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环境规制在农业方面的约束并不多,法律条文更加注重的是第二产业的环境规制。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最大的基地,棉花种植面积于2019年已达2.54×106hm2。随着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地膜残留、农药滥用以及化肥过量施用等行为,导致新疆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2015年2月17日,农业和农村管理部门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行动方案》。2016年3月,新疆也颁布实施了《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2017年颁布了《农用地土壤的环境治理管理办法》(试行)。这些环境规制对农户生产环境保护意愿影响如何?是否对农户的生产环境保护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环境规制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效果是否显着?这些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选择实地调研法、实证分析法,在对新疆重点植棉县的棉花种植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将环境规制归类为命令控制型、宣传教育型、经济激励型三种类型,利用有序Probit模型以及多变量Pr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农户环保意愿以及行为的影响,并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对农户生产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之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环境规制是否对棉农起到规范作用、是否有意愿并付诸行动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环境规制对新疆棉农生产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及二者之间差异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规制的完善提供参考建议。结果表明:第一,在环境规制对意愿的影响模型中,宣传教育型环境规制对棉农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命令控制型规制在意愿模型中却不显着,经济激励型规制对棉农环境保护意愿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另外一方面,棉农的生产环境保护意愿也受到棉农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棉农种植规模、环境素养、环境技能的影响。第二,环境规制对不同类型的棉农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不同。在行为模型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废旧地膜的处理行为约束效果最明显;棉农性别、对农业投入品的污染认知、环保法律认知对废旧地膜的处理行为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棉农受教育水平、种植收入、环保义务认知对肥料施用行为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棉农种植规模对土壤管理技术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第三,在探究意愿与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模型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宣传教育型环境规制、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棉农年龄、受教育水平、种植规模,对农业投入品的污染认知和环境技能是影响农户生产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在强化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规范棉农的生产环保行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宣传教育型环境规制和环保技术培训在塑造棉农环保行为自觉性上的积极作用。
崔叶辰[3](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梁锐[4](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赵胜[5](2021)在《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三农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阶段,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全面改善,但农村的环境也逐步恶化,其主要因素则是农村垃圾数量爆发性的增长,显然,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和相关研究已然迫在眉睫,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农村垃圾的治理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助力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曾重点讲到,我们要大力推动促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国绿色发展,加强保护生态系统,并建立综合的环境治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实现社会各个阶层一同参与,从而打造美丽中国。农村垃圾污染防治问题无论从国家战略来讲还是从农村环境来讲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概述进行解读,针对农村垃圾在农村环境中具有分散性、农村垃圾可再生性质以及农村垃圾的潜藏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包括农村垃圾污染防治之必要性与相关法律规范内容。其次,对我国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检视作出深层次的探讨,从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实然性层面开始,进一步对农村垃圾污染防治进行法理分析与法律实施问题分析,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多维度进行分析探讨。再次,通过分析外国对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方法,对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治理模式进行了借鉴,得出要利用科技提高垃圾循环利用率并进一步细化法律法规促进公众参与的启示意义。最后,本文针对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存在的具体法律问题,从完善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提高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执法能力、促进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以及强化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法律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工作之进步。
马宇菲[6](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中央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视为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与制度保障,同时它也是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也被认为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黄河干流甘肃段仍处于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因此,文章从政府视角出发,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既加强了对流域生态补偿等相关概念的了解,也对生态文明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进行了学习。并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进行了阐述,不仅包括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和模式等基本构成要素,还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这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依据。同时,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经验进行了梳理,并从黄河干流甘肃段的生态补偿探索工作、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保护所面临的压力等方面客观地分析了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文章还阐述了黄河干流甘肃段生态补偿探索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这能够针对性的提出相适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文章从政府视角出发,通过借鉴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首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从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和模式等五个方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继而从法律法规、补偿资金渠道、宣传教育和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等方面提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的政策建议。
曹文杰[7](2021)在《县域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与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娜布其[8](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专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主题,研究分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维度进行划分,即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等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微观分析,得出每一章节中关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与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通过研究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得到相关案例设计启示,并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现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提炼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三大策略:一,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三,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并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启示与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等四节教学设计。
陈苑[9](2021)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乡村环境污染的加剧,粮食安全、水质安全等问题频发,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我国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农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我国乡村环境问题却并未得到有效治理,污染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因此,加强对于乡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治研究,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法律体系,保障农民环境利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全新的治理角度与措施。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治理体系,需要每一个从中受益或是污染破坏的主体都参与进来,因此,首先要明确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中哪些群体和个人是利益相关者,再对其进行分类,构建一个多维度、多主体共同参与乡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模型。并以贵州省Y村为例,着重研究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他们的角色定位、利益诉求,再研究他们彼此之间的利益共通点和冲突点,以此建立法治协调机制。并对我国乡村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乡村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问题进行总结,为后续解决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工作难点提供切入点。通过研究整理发达国家乡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发现这些国家在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中着重法律体系构建、加大执法力度、专业人才培养、政府财政补贴、技术手段支持、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的治理,从中汲取能够为我国所用的治理手段。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从完善乡村法律体系、公众参与治理路径完善、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几个角度,提出乡村环境污染法治的治理措施,以期能够为乡村环境的污染防治贡献一点力量,为建设美好乡村、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林育瑾[10](2021)在《新时代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山东省粮食种植户的选择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是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稳定粮食生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的稳定、农作物高产和农民增收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世界农药的发展,由于粮食种植户不合理的施药行为,尤其是农药的过量施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球粮食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各省市相继开展了多项农药减量行动,制定了多项农药减量举措,并取得相应成效。农药减量是一项长期任务,评估各项政策效果,制定符合农户采纳意愿的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至关重要。论文从农户视角入手,通过对粮食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偏好意愿的研究,评估激励政策效果,为政府制定高效的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提供合理性建议。本文在综合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各地市粮食种植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实验(设置技术支持、环境保护宣传、农业保险和生物农药补贴为激励政策属性,设置农药使用量变化率为政策结果属性),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农户农药施用情况。基于随机效用理论构建混合Logit模型,探究农户对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的偏好,通过交互效应分析其可能来源;运用潜类别模型,探究农户偏好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1)农户普遍具备一定程度的风险感知,能够认识到农药对环境以及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他们缺少获取农药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2)农户普遍愿意采纳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愿意做出改变以获取更高的效用水平。(3)农药保险政策与生物农药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宣传政策存在互补关系;技术支持政策与环境保护宣传政策呈现替代关系。(4)依据农户对相关政策的偏好异质性,可将农户分为:“政策敏感型”(占36.5%)、“补贴偏好型”(占38.5%)、“安于现状型”(占25%)。(5)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中四项政策属性对于减少农户农药使用量都具有显着效果,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农业保险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生物农药补贴政策和环境保护宣传政策。农户意愿决定了激励政策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制定应符合农户偏好,注重政策组合的协同与侧重,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开展农业培训,开辟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供合理的生物农药补贴,加大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宣传,以提高农药减量施用相关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尝试性地采用选择实验法评估多项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通过农户行为选择,从农户偏好视角综合考察多项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丰富了政策效果评估的方法体系。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环境规制约束下新疆棉农生产环境保护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1 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
3.2 新疆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
3.3 环境规制情况 |
3.4 样本调查与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农户生产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 |
4.1 变量设置 |
4.2 模型选择 |
4.3 模型估计 |
4.4 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农户生产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 |
5.1 变量设置 |
5.2 模型选择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环境规制对农户生产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差异的影响 |
6.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6.2 模型设置 |
6.3 估计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对策建议 |
7.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2.1.1 效率 |
2.1.2 生态效率 |
2.1.3 农业生态效率 |
2.1.4 农业生态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经济收敛理论 |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
4.2.1 新疆农业投入 |
4.2.2 新疆农业产出 |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
6.1.1 σ收敛 |
6.1.2 绝对β收敛 |
6.1.3 条件β收敛 |
6.1.4 俱乐部收敛 |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2 空间管控体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5.5 研究综述总结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管理 |
2.1.2 空间规划体系 |
2.1.3 空间管控体系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维度概况 |
3.1.2 人文维度概况 |
3.1.3 .感知维度概况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
3.2.1 景观格局 |
3.2.2 景观过程 |
3.2.3 景观功能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
4.1.1 空间类型划分 |
4.1.2 城镇空间 |
4.1.3 农业空间 |
4.1.4 自然生态空间 |
4.1.5 过渡空间 |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
4.2.1 多方博弈分析 |
4.2.2 管控事权协调 |
4.2.3 空间治理提升 |
4.2.4 自然资源管理 |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4.3.1 整体思路 |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4.3.4 管控尺度 |
4.3.5 管控体系要素 |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1.1 相关政策文件 |
5.1.2 相关规划情况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
5.2.2 管控主体 |
5.2.3 管控对象 |
5.2.4 管控工具 |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5)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概述 |
2.1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概述 |
2.2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特征 |
2.2.1 农村垃圾在农村环境中具有分散性 |
2.2.2 农村垃圾可再生性质 |
2.2.3 农村垃圾的潜伏性 |
2.3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
2.3.1 农村垃圾污染的危害性 |
2.3.2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
2.4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规范问题 |
2.4.1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问题 |
2.4.2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行政法规条文分析 |
2.4.3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地方法规条文分析 |
2.4.4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部门规章条文分析 |
2.5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法理分析 |
2.5.1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与环境公平理论 |
2.5.2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与公共参与理论 |
2.5.3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与环境外部性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检视 |
3.1 我国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实然性问题的厘清 |
3.1.1 农村垃圾处理投放及收集问题 |
3.1.2 农村垃圾处理“三化”原则实效问题分析 |
3.2 我国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实施问题分析 |
3.2.1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立法问题分析 |
3.2.2 农村垃圾法律规范的执行问题 |
3.2.3 公众参与问题 |
3.2.4 法律监督问题 |
第四章 国外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概况 |
4.1.1 德国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概况 |
4.1.2 日本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概况 |
4.2 各国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4.2.1 利用科技提高垃圾循环利用率 |
4.2.2 细化法律法规促进公众参与 |
第五章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应对建议 |
5.1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治理体系的完善 |
5.1.1 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律 |
5.1.2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议 |
5.1.3 提升农村垃圾处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
5.2 农村垃圾污染防治行政执法建议 |
5.2.1 合理分配环保执法权限 |
5.2.2 完善农村环境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
5.2.3 重视行政指导的作用 |
5.3 促进农村垃圾污染防治公众参与 |
5.3.1 拓展农村垃圾污染防治中公众参与途径 |
5.3.2 培育农村居民垃圾污染防治意识 |
5.4 强化农村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国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规范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 |
1.4 主要内容与数据来源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 |
2.1.2 流域生态补偿 |
2.1.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文明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共行政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 |
3.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
3.1.1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界定 |
3.1.2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确定 |
3.1.3 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与方式 |
3.2 确保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
3.2.1 法律保障 |
3.2.2 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 |
3.2.3 补偿资金的筹措渠道 |
3.2.4 生态补偿的监管手段 |
3.2.5 环保宣传教育 |
第四章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经验借鉴 |
4.1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1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2 闽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3 黑河与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4 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5 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1 美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2 法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3 德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3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5.1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5.1.1 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5.1.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压力 |
5.2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5.2.1 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5.2.2 生态补偿探索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
第六章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6.1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中取得的主要成效——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6.1.1 在政府主导下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探索工作 |
6.1.2 资金主要源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 |
6.1.3 以资金补偿方式为主 |
6.1.4 现行法律规范与监管手段 |
6.1.5 黄河干流甘肃段采取的相关保障措施 |
6.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6.2.1 以政府补偿为主,缺乏其他补偿主体的参与 |
6.2.2 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 |
6.2.3 缺乏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
6.2.4 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 |
6.2.5 相关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
6.2.6 流域内政府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 |
第七章 政府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7.1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遵循的基本原则 |
7.1.1 政府主导原则 |
7.1.2 责任原则 |
7.1.3 公平原则 |
7.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的构建 |
7.2.1 明确界定流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 |
7.2.2 政府需进一步统一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 |
7.2.3 采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
7.2.4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补偿模式 |
7.3 保障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政策建议 |
7.3.1 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7.3.2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 |
7.3.3 加强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
7.3.4 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渠道 |
7.3.5 采取流域生态补偿监管手段 |
7.3.6 采取多样化的环保宣传教育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
1.人地协调观国际研究背景 |
2.人地协调观国内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人地协调观研究 |
2.国内人地协调观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人地协调观 |
2.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人地协调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4.系统科学理论 |
二、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地协调观内容分析 |
(一)课程标准与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对应分析 |
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分析 |
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分析 |
3.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 |
4.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分析 |
(二)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
(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逐章内容分析 |
1.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
2.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
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现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目标突出人地协调观,兼顾其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2.选择最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
3.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表达要准确 |
4.依据课标设计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水平 |
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组成 |
1.课标分析 |
2.教材分析 |
3.学情分析 |
4.教学目标 |
5.教学方法与策略 |
6.教学过程 |
7.教学反思 |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呈示 |
1.教学案例选择依据 |
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
3.《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 |
2.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
3.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 |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总结阶段 |
(二)教学案列实施反思与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汇总表 |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环境污染防治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与适用范围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核心利益相关者实证研究——以贵州省Y村为例 |
第一节 Y村基本概况及其环境污染问题 |
第二节 Y村乡村环境污染防治利益相关者模型构建 |
第三节 Y村环境污染防治核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第四节 Y村环境污染防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
第三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不足之处 |
第一节 公众参与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意识淡薄,参与呈现被动性 |
第二节 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盲目性,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
第三节 乡村建设缺少规划环评联动机制及环保监管机制 |
第四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国外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韩国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日本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美国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化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结合利益相关者诉求,加大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完善救济制度并加强公众参与 |
第三节 构建乡村环境污染生态补偿制度,保障各相关者环境利益 |
第四节 加大乡村环境保护规划执行力度,推动环评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Y村环境污染防治村民参与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政府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企业主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新时代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山东省粮食种植户的选择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选择实验法 |
1.4.4 计量分析法 |
1.5 研究结构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主要局限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 |
2.1.2 农户偏好与偏好异质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效用价值理论与随机效用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实现农户农药减施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查方案设计和描述性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 调查地区的选取 |
3.3 粮食种植户对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偏好专题调查 |
3.3.1 调查方法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选择实验设计 |
3.4 描述性分析 |
3.4.1 个体特征描述 |
3.4.2 农户病虫害防治与农药施用情况 |
3.4.3 农户风险感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模型及变量赋值 |
4.1 模型构建 |
4.1.1 混合Logit模型构建 |
4.1.2 潜类别模型构建 |
4.1.3 农户对农药减量施用的接受意愿 |
4.2 变量赋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对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偏好的计量分析 |
5.1 农户对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属性的效用研究 |
5.2 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属性与农户特征属性间的交互分析 |
5.2.1 替代特定常数项(ASC)与农户特征属性交互分析 |
5.2.2 激励政策属性间的交互分析 |
5.2.3 农户特征属性与激励政策属性的交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对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偏好异质性分析 |
6.1 农户偏好异质性及可能来源分析 |
6.2 不同激励政策下农户对农药减量施用的接受意愿 |
6.2.1 不同激励政策属性下农药使用量变化 |
6.2.2 特定类型农户在不同激励政策属性下农药使用变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东省粮食种植户农药施用情况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S2)
- [2]环境规制约束下新疆棉农生产环境保护行为研究[D]. 周子渭. 塔里木大学, 2021(11)
- [3]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4]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 赵胜. 河北大学, 2021(02)
- [6]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D]. 马宇菲.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7]县域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与规制研究[D]. 曹文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8]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D]. 娜布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 陈苑.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10]新时代农药减量施用激励政策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山东省粮食种植户的选择实验[D]. 林育瑾.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