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镇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发展方向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锨镇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是指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未来发展中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领域。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急剧转移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应该选择涉农产业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投资领域,而改变过去的那种局限于一般加工工业的态势。实施这一转变,无论对乡镇企业自身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还是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乡镇企业的产业选择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重组相适应
理论分析和经验事实都表明: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经济总量增长的经济结构转换相互协调的推进过程。一方面,经济增长依赖于结构转换。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根本上取决于资源的动员水平及其配置效率。而结构状态既决定了资源动员能力的强弱,又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在可供利用的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包含着不同产业结构的经济社会,由于各产业之间边际生产率的差别,便出现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从而导致不同的增长速度和总量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结构转换。经济增长使居民收入得到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同时人均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所面临的供给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大幅上升等,也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从长期动态角度看,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在总量不断增长基础上的持续的结构转换过程。乡镇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子系统,也必须协调好总量增长与结构转换的关系,否则便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重要的是,用结构转换的观点来把握社会经济的过程,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高增长率与结构的高转换率同时并进的时期。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加剧了调整经济结构的紧迫性。第一,我国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很多重要资源如耕地、森林、草原、铜矿、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的资源耗型经济增长,使得以这些资源为基础的原材料价格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新阶段经济的高效增长带来了成本过快上升的巨大压力。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结构的雷同,加剧了资源和原材料供给的紧张状况。调整产业结构,抑制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已势在必行。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个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就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优化资源配置格局,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第二,长期速度型扩张所导致的经济不协调增长,使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农业、基础工业的基础设施依然相当薄弱,这种状况对新阶段经济的高速和高效增长必然形成很大制约。第三,在目前高效增长中,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较快,社会消费需求的质量和层次结构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特别是加工工业品市场,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已由供给制约转为需求制约。近几年不少产品滞销积压,多为质量和结构问题所致。这也给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严重掣肘。同时结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中的通货膨胀程度,使经济高速增长受到严重通货膨胀的威胁。因此,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包括与之相联系的资源配置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的转换,已经是实现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目标的紧迫要求。
总的看,从现在起到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将处于一个急剧的结构重组和技术水平升级换代的时期。这种重组在大的方面,包括“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重组相适应,并在结构重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此方能有望实现自己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二、乡镇企业目前的产业结构存在突出的问题,急需转向
目前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乡镇工业和城市工业结构高度雷同;二是与农业之间的产业连带关系严重脱节;三是内部部门结构畸形,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低于第二产业。
乡镇企业过去因受资金短缺的掣肘,主要是根据短期效益来选择投资领域,从而未能与城市工业实现合理的分工。城乡产业之间前后项连带不紧、互补关系不足。农村的非农产业结构与整个国民经济的非农产业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改革前期,由于宏观调控不力和国有企业活力不足,乡镇企业抓住有利的市场机遇而高速增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同一市场空间的平等竞争,必将使资金技术上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给企业的市场进入和技术升级增加了难度。这很容易导致乡镇企业结构性的动态萎缩。同时,城乡工业结构的雷同,还加剧了整个国民经济原有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如何通过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有效的城乡分工体系,不仅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
与城市工业结构的雷同,还反映了乡镇企业的产业选择与农业之间缺乏紧密的产业关联,表现在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特别是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据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全部乡企产值的比重一直没有提高,始终是15%左右。单就第三产业本身来说,交通运输、百货商业、饮食业的比重又占85%以上,而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1994年乡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只有13%,二、三产业职工比例为4∶1,这低于全国1.1∶1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1∶3的水平。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农业关系不紧,使乡企无从发挥对农业的连带效应,也失去了带动农业增长并利用其资源优势的可能性。东部乡镇企业过早地走上了以资本替代劳动的轨道就是例证。过去乡镇企业对农业单纯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资金援助形式,只能是以牺牲效率,特别是牺牲专业化和比较优势为代价。这不利于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和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而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结构转换和经济起飞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在这方面,乡镇企业负有直接的责任和有利的条件。一者,乡镇企业立足于农村,农业是其母体产业。农业和农村能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各种要素,特别是丰富的低廉的劳动力。脱离了农业和农村,乡企无优势可言。二者,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也是乡镇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调整乡企的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与农业的产业连带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和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是未来乡企产业结构演变的重点。也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能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重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综上所述,我认为,乡镇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改变过去局限于一般加工工业领域的态热,把涉农产业作为自己主要的发展方向,逐步与农业融为一体。中西部后发的乡镇企业,更应如此。
这里说的涉农产业,除一部分第一产业即直接经营农林牧副渔业以外,主要是与农业紧密关系的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直接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产业。
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有乡镇企业的介入
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非农化、城市化过程的推进,必须以农业的稳定发展为依托。但目前我国农业由于下列问题的存在,对支撑非农化、城市化进程已显得气喘嘘嘘,力不从心。一是农业经营体制问题,主要是家庭经营规模狭小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矛盾问题。稳定和完善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但现在很多地方集体统一经营名存实亡。而农户家庭经营由于土地分割零碎,经营规模过于狭小,无法容纳农业现代化所必须的技术手段,且造成生产要素的严重浪费。总的看,我国农业仍处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经营的小生产方式阶段,属于农民维持自身生计的传统农业。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向非农产业所能提供的贡献极为有限。二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问题,主要是分散的小农户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合商业对农村市场的垄断问题。由于农民自己的市场中介组织十分短缺,农户与大工业和国合商业之间形成刚性对偶,各自付出的交易成本都极为昂贵。市场中介组织的匮乏,其严重后果更在于流通领域存在垄断,市场信息传导发生梗阻,价格信号失真,从而不能正确引导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不能有效组织农民从事与大市场相适应的、带有社会化意义的大生产。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问题,有人把我国农业现有的经营体制和产业组织形式,概括为“由亿万农户作为第一车间与政府各部门利润分割的后续车间连接而成”。由于产业链条被流通领域的某些垄断经营所隔断,无法形成整个规模效益并进行生产环节的利益补偿,以致农业生产第一线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难以改观,增加农业投入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机制难以形成。因此,说农业是弱质产业,很大程度弱在体制上。
如何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很多人开出的方子是加快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即通过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来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但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种办法在局部地区可以,在全国未必行得通。理论计算和实际调查表明,当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份额达到55—65%,非农产业产值份额达到65—75%时,农业中才能具备规模经营的条件。因此,假使到下世纪20年代城市人口达到60%,但因总人口增长,农业总劳动力不会比现在减少多少,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仍是有限的。
根据我国国情,改变农业弱质状况比较可行的思路是扩大农业户经营的外部规模,即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谋取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而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一体化组织的龙头或骨干企业,只能是农民自己合资合作组织的乡镇企业。对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做几点解释。
第一,改造传统农业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选择合理有效的农业技术结构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事实证明,家庭经营是农业最佳的基础组织形式。但现代农业是与市场、社区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等密切相联的。农户在与这些外部服务的联系中客观上存在着规模经济。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虽未便扩大,但却可谋取外部规模经济。但目前的家庭经营很难利用此类外部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化服务网络很不健全,服务行业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十分匮乏。现有的乡镇企业,因经营范围的局限,未能担当此任。
第二,这个思路的核心,是引导农民建造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中介,以便在流通等服务领域突破农村改革的难点,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目前农民虽然获得了土地经营权,但因规模狭小,实力虚弱,很难在市场大潮中确立其作为独立经营者的地位。这就需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和中介,而且这个中介组织还必须是农民自己建造的。这样才能与农民休戚与共,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很好地联结起来,减少市场风险。这种中介组织的核心实体必须是农民的乡镇企业。
第三,这个思路同现代大农业的要求是相吻合的。现代大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按社会化分工组织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的农业体系。因为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等部门已难以各自为战,独立发展。它们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害关系,这就要求它们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逐步走向一体化。
总之,改变农业弱质状况,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民自己组织的乡镇企业的介入并发挥龙头骨干作用,是不可能的。
四、乡镇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对二者的发展都是极为必要的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的许多地方,建立了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等乡镇企业为龙头,“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集团和“公司+农户”型的贸工农综合体,这是现代农业比较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事实证明,乡镇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对农业和乡镇企业二者的持续稳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极为必要的。
其一,有助于缓解城乡工业结构雷同的矛盾,优化乡镇企业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结构,并从结构优化中取得效益。乡镇企业立足农村、进军农业、服务农业,还可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节约成本。同时,目前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放开,部门垄断正逐步打破,在其它领域形成过度竞争的形势下,农产品开发却存在不少的市场空白,有着较大的投资发展空间。这便于乡镇企业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
其二,发展一体化经营,有助于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农业,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有助于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农户的外部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并谋取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其三,实行一体化经营,有助于把市场规则引入农业,在流通领域突破农村改革的难点,打破农业生产“第一车间千家万户,后续车间部门垄断”的现行体制。也有利于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减小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推进农业市场化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其四,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发展一体化经营,有助于改变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变过去“以工补农”的不情愿的被动行为,为投资农业、振兴农业的主动举措,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五,有助于重塑农业法人主体,重组农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农业运行新体制。
最后,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社会化的农业综合配套服务,其实质内容就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由于其范围广泛,具有多层次吸收劳动就业的能力,且投资少、风险小,这就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标签:农业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