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经济学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生产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气候变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行为经济学以人类行为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研究,由于将心理学的“行为决策”理论引入到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来考察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不理性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2],因此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增加了经济学对现实中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目前,行为经济学仍属新兴学科,理论构建尚不完善,应用范围也相对狭窄,在国外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和投资等方面,在国内则更显零星。
农业种植行为是一种个人与家庭的经济行为,按照传统经济原则,农业实践者必须是理性的,他们要对各种影响农业生产的信息做出无偏估计,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的农业生产决策,从而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3-10],但这些调整通常要经历几年的时滞过程[11],时滞的产生除受客观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由于农民在“判断”和“选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并由此产生非理性行为,导致响应与变化不相协调,从而延迟了适应的时间。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的11个调查点为例,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适应行为决策过程中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以期拓展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并为当地粮食种植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2 资料与方法
2.1 被访者
2006年7月-8月我们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选择11个调查点的554户家中种植粮食作物的农业实践者。其中,年龄范围30~80岁,男性300人,女性254人;从文化程度来看,有57%的被访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能够很好地理解问卷所要表达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回答;此外,超过1/4的被访者有过外出打工、当兵或求学的经历,丰富的社会经历特别是求学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不理性决策行为;从家庭经济来源看,近90%的被访者主要依靠种植粮食作物谋生,其次还会养殖一些牲畜以提高生活水平。
2.2 测量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气候变化后农业实践者的农业调整行为决策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即作物种类的选择、不同品种的权衡、农药的用量、出售时间的确定,以及来年种植计划的制定等。题型设计以选择题为主,其次是主观表述,所需数据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获取。经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后,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启发式偏差理论和预期理论来解释农业实践者在农业种植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偏差及产生原因。
3 结果与分析
3.1 启发式偏差理论与农业种植中的非理性行为
由于农业实践者在生产中所依据的参考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同时在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条件下并不具备运用经济学或概率知识,全面分析所有信息做出权衡判断的能力,因此,只能依赖一些思维定式、捷径和原则做出直观判断[12],而这些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通常会系统地偏离理性假定,最典型的三种启发式偏向是代表性偏向、可得性偏向和锚定效应[1]。
3.1.1 代表性偏向与作物种类调整 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由于过分强调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潜在信息,因此在新信息的干扰下,无法区分信息的重要程度,从而导致判断出现偏差(表1)。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位于52°N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温暖气候,增温幅度最大可达1~2℃/a,短暂的增温,及水稻较之其他作物收益高的客观现实[14],促使当地许多农民做出“旱改水”的决策,但最终由于投入大、产量低,以及无法抗拒霜冻和低温冷害等原因而被迫停止,又改回了原有的作物类型。目前,仅有极少数位于沿河“涝洼”地的无法种植旱田的田地仍有少量水稻的种植。在这一现象中,该区原有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就是所谓的先验概率,而连续几年的高温年份则属于直观现象,是新信息。在高温、高收益的刺激下,农业实践者对已有的重要信息产生了不敏感现象,同时又受到个别农户种植水稻成功的刺激,促使人们进一步夸大了小样本的代表性,最终导致非理性决策行为的产生。
3.1.2 可得性偏向与种植计划的制定 可得性偏向是指人们习惯将记忆中最先搜寻到的信息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而信息的优先性则取决于事件发生频率高低、个体对事件的熟悉程度、事件的不寻常性,以及发生日期远近等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灾害情况、作物生长期长短和产量是制定种植计划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价格销路问题、气候条件和农业气象部分提供的天气预报数据(图1)。从参考的年份来看,由于最近1~2年的种植信息对被访者而言仍记忆犹新,因此常常被拿来加以比较。
图1 制定种植计划的主要参考依据
Fig.1 Main references in planting plans determination
这种以预期情景为依据估算适宜程度的方法,只有在参照年份和实施年份各项指标均相近的情况下才能够成立[15]。而事实上,灾害和气候本身的不确定性使这种假设往往难以成立。因此,在农业实践者无法脱离预期情景的束缚、而当地温度年际变化又缺少一致性的情况下,每一年的种植计划总是同上一年或几年的气候条件有较好的一致性,却很少能够实现同当年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愿望,所以人们不得不努力的“追赶气候变化”,不断地将非理性行为循环往复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调查中没有一户被访者可以保证年年丰收,但是却有人家存在年年歉收情况的根源。
3.1.3 锚定效应与出售时间的确定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落于某一区域中,此时如果“锚”的方向是错误的,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产生偏差。农业实践者对粮食出售时间的估计就是基于“锚定效应”中的“不充分调整”原则产生的,即在有限时间内,农业实践者只能跳过许多计算步骤,减少考虑的内容,先简单推算出一个值,然后加以适当的调整,但由于通常情况下调整都是不充分的,因此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图2 粮食收购价格的估计(a)及出售时间(b)对比
Fig.2 Estimation of the price and its practice time relevant to the sell-time
调查发现,60%的被访者会在粮食收购价格出台前进行一个简单的估算(图2)。估算标准,即所谓的参考对象通常是上一年该作物的市场价格。人们认为在邻近的两年间相同作物的价格波动一般不会太大,于是他们就将这个价格的“锚”放在了与上一年基本相当的区域内。而从出售时间来看,则主要集中于收购中期阶段。这是因为收购初期价格通常偏低,即使与估算相差无几,也希望通过“适当的调整”来重新定位“锚”的高低,以期获得最大收益;到收购中期价格波动一般比较小,且此时的价格已是经过多次“适当调整”的成果,基本符合被访者的期望值,因此超过40%的人会选择在此时进行交易;尽管多数人认为后期价格会继续走高,但是可能性有多高并不确定,此外在多次“适当调整”的过程中大家已接受了现在的价格,因此收购中期是粮食集中出售阶段。进一步总结农民给出的原因,发现大部分选择在收购初期即出售粮食的农民更多的是受到来自外界压力的影响,通常这些农民都有贷款在身,只有按期把贷款还上才能保证顺利地获得下一年度贷款。
3.2 预期理论与作物品种的选择
Kahneman和Tverskey在1979年提出的“预期理论”指出,人在面临“获得”时会采取“风险规避”的态度,在面临“损失”时则会趋于“追求风险”,而所谓的“获得”和“损失”则是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点而言的。一般来说,这个参照点就是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期望值。
在对被访者进行品种决策的调查时,借用预期理论的实验设计出两种不同作物品种,品种一在面临灾害时有50%的可能绝收,50%的可能获得稳产;品种二则100%的会损失一半的产量。调查发现近60%的被访者倾向于选择“品种二”(图3),表面上来看做出这样回答同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大相径庭,但在进行人群分异对比后发现,被访者的选择基于自身的背景,特别是经济条件,不同经济状况导致同一地区的被访者做出相反的选择。
图3 预期理论与作物品种的选择
Fig.3 Prospect theory and choice of crop varieties
对大部分选择品种一的被访者而言,种地不是其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们或者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村干部、工人和教师等),或者属于个体从业者有自己的小型商店,另外一些人还会定期收到外出打工亲戚的汇款等,粮食生产收入已经不是解决温饱的唯一或主要途径,而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方式,此时他们的选择是基于一定收入水平的,因此参照点相对较高,自然会将某一年收成的好坏看作是一种“损失”,受到非理性地影响他们会在很大程度上选择“追求风险”,这完全符合行为经济学的原理。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农民来说,受其特定生存环境和客观现实等因素的影响,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来说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经济决策,而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其生计问题,每一年的农业收入都决定着下一年能否顺利度过,通常一次错误的选择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生存危机,基于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参照点就会相对较低,故所有的选择都可以被认定为一种“获得”,因此他们的行为必然会趋于保守。调查中一个有力的佐证就是,大多数选择品种二的被访者指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保障生活能够继续”的考虑。因此,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他们本能地进行了“问题内容的反转”,即不把其当作“损失”来对待,而是看作“获得”。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题目应转化为在“品种一是50%获得稳产,50%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品种二是100%赢得一半的产量”的两种情况中做出选择。
4 结论
利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经济决策进行尝试性研究,发现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实践者的粮食作物种植行为符合行为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同时受到认知偏差和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决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非理性行为,从而无法很好地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利因素,导致适应行为与变化之间存在时滞现象。具体结论如下:
(1)受启发式认知偏向的影响,农业实践者在作物种类选择、种植计划制定和粮食出售时向确定等方面均表现为非理性的特点。其中,代表性偏向导致农业实践者对已有的重要信息产生不敏感的现象,同时在夸大了小样本的代表性后,选择种植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作物种类;可得性偏向则促使农民以上一年或几年的气候条件为预期情景,估计当年的天气情况,造成其种植行为“追赶天气变化”情况的出现;而锚定效应又使其总是无法在粮食收购价格最高的时候出售自家的产品。
(2)受中国具体国情和农业生产固有特点的影响,出于“保障生活能够继续”的考虑,农业实践者判断“获得”和“损失”的参照点通常很低,对作物品种选择的行为更倾向于保守,其行为符合“预期理论”的表述。
基于上述结论,加强人群气候变化感知、认知特征研究和行为形成过程研究,增加农业生产指导,提高人群文化知识水平等,对于增强人类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对行为经济学在适应研究领域的一个初探,希望通过今后开展的相关研究进一步验证和丰富其理论和方法。
收稿日期:2008-12-03;修订日期:200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