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说”求“真”、“活”--谈英语口语教学_英语论文

用“说”求“真”、“活”--谈英语口语教学_英语论文

以“说”求得“真”和“活”——英语口语教学漫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口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改变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哑巴”英语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口语教学必须从小抓起。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词汇量少,尤其是刚接触英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能力差,除了背课文及做替换练习外,不可能用英语说个“没完没了”。但我们都知道,“背”出来的只是僵化的“句子”,只有“说”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活的“语言”!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词汇,“说”出“无限”的、活的“语言”?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教学实践表明:运用教学游戏、创设真实情景、鼓励发散思维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运用教学游戏培养口语能力

(一)教学游戏对培养口语能力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仍保留学龄前儿童具有的对游戏的兴趣,甚至企盼游戏活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十五分钟左右,但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情绪高涨,兴趣就能持续很久。通过教学游戏,孩子们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当然要开口说话。即使是最贪玩、最不爱开口的孩子,在欢快、活跃、情绪高涨的“玩”的氛围中,也会被感染,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一些单独看来难读难记的词汇和句子,通过老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反复地、不知不觉地从孩子的口中“说出”,这对促进口语能力的发展大有益处。

(二)运用教学游戏培养口语能力的一些实例

教学游戏种类繁多,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师有颗童心,奉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再枯躁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会。下面仅介绍两个笔者在教学中用得最多,并认为较易操作的游戏。

1.猜一猜游戏。猜测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猜测游戏让孩子们张嘴说话。例如:(1)将一些物品如玩具车辆、动物等,放在盒子、袋子里,让孩子们猜里面是什么,有多少。还可以让孩子们先摸(TOUCH),然后猜(GUESS),最后发现(FIND)。(2)将一叠图片放在背后,随意抽一张,让孩子们猜老师手上拿着的是哪张。

2.记忆游戏。通过记忆,可让孩子们将所学的单词或句子自然地,饶有兴趣地说出。(1)先将一组物品或图片一一出示给孩子们看,然后取走一样(张)或几样(张),再出示剩下的物品或图片给孩子们看,问孩子们缺了什么。(2)先确定一个语言范围,如食物、活动,或天气等。让第一个孩子说一个词或句子,第二个孩子必须重复这个词或句子,并再增加一个词或句子,如此进行下去,能重复出最多的词或句子的孩子为赢者。

二、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口语能力

(一)真实情景创设在培养口语能力中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只要求学生单纯、机械地重复书本语言是远不够的。根据语言教学的原则和要求,要尽量让学生使用语言来说或表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大量的实际运用。只有在真实情景中学以致用,才能将书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效际功能的语言。真实情景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使用语言,是进行口语教学的重要一环。把学生置于真实情景中,需要在教室内外的各种场合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运用语言,在学中用,用中学,体验语言的实际功能及带来的美感和满足感,使课堂教学由“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交流”。由于说的是“派得上用场”的语言,学生乐意开口,敢于开口,并说得自然,说得真实。这样,才能使口语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二)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口语能力的一些实例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创设真实情景要侧重一个“趣”字,力求避免背书式的情景表演。以下是笔者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较新颖活泼的一些实例。

1.实物法

(1)利用图片。教师可发给每个孩子各一张粗略的图片,如一座大桥或一张简单的儿童乐园图。让孩子们在图上任意填图:天上、地下、水中……自由发挥。通过孩子们大脑的思考、探究、创意等活动,将抽象的语言靠自己的手,直观、生动、形象地在图上展现,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当孩子到台上来,或个人或小组,边指着自己所画的东西边用英语介绍时,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以自己创作的图画来创设出一种以形象色彩为主体的场景和氛围,可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学习,并且能在随意、宽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拿着自己的“杰作”,“说”(绝不是“背”)个没完没了。

(2)利用玩具。教师让孩子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带到课堂上来,让他们边出示玩具边用英语描述。由于各人喜欢的玩具各不相同,形式多样,孩子们便处在新鲜、好奇的状态,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说”开了。由于说的是自己最喜欢的、最真实的东西,孩子们都感到亲切自在。在赏心悦目的情景中,孩子的多种感官受到感染,孩子变得愿意说,乐意说,而且说得真,说得活。

2.调查法

(1)同学之间调查法。在学了动物这一单元后,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调查表,表上将所学的动物一一画上,让孩子们课后分别调查本组同学。调查提问须用英语,如:你喜欢猴吗?若对方回答喜欢,在表上相应的地方画张笑脸,反之画上哭脸。下节课上,孩子们可根据调查表用英语汇报本组同学中有多少同学喜欢猴、兔、象等。

(2)家庭成员之间调查法。上述方法还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运用。让孩子们回家用英语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喜欢什么样的动物、食物、交通工具等。下节课上,孩子们可根据调查表用英语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家庭成员的喜好。

三、鼓励发散思维培养口语能力

(一)鼓励发散思维培养口语能力的作用

1.发散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起,向多方面寻求恩维结果的活动。这种思维往往不受传统的束缚,强调思维主体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以求得与众不同的结果。它的形式与内容都具有“活”的性质。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正好满足小学生好奇和喜欢形式多样化的心理需要。若学生心理得到满足,就会转化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最佳情感条件下,也就是主动积极地参与下,思维“快”了,思路“活”了,语言也随之“活”了。

2.发散思维给新旧知识的迁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发散思维要求学生的思维快速地、大量地围绕着发散点发散,因而使学生努力利用新旧知识语言,寻求突破。在大量的迁移实践中,它不知不觉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使所学过的“有限”语言经过发散变得“无限”。

(二)鼓励发散思维培养口语能力的一些实例

值得一提的是,发散思维培养口语能力,往往用在比赛、辩论等竞争场合。可鼓励孩子围绕一张画、一个单词、一个情景等展开“说话”比赛,不拘一格,任思维自由发散。下面仅举两个课堂实例。

1.引导学生由“一词多用”展开思维

教师要求学生用"apple"造句,前面的学生用过的句子,后面的学生不能再用,看大家能造出多少个既正确又不同的好句子来。学生很快就将书上现成的句子“苹果是红的”“苹果是甜的”等用完了,望着老师鼓励的眼神,学生们又造出“画一只苹果”“将苹果涂成红色”等句子。思维有了扩展,老师马上予以表扬。后又有学生造出“用你的双手碰碰苹果”,老师再次表扬。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思维更加活跃,句子越造越多。由于不能重复,迫使学生想方设法开阔思路。这时候,有学生造出“我的名字叫苹果”,将“苹果”由实物名词变为抽象名词。由于“苹果”成了人名,也就是拟人化了,学生的思维找到了新的发散点。一下子,又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苹果是老师”“苹果很胖”“苹果跑得快”……就"apple"这么简单、普通的一个单词,可以引发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说得热火朝天,靠的就是发散思维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与造句的词语相关联的事物,从而利用有限的语言,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句子来。

2.引导学生由“一句多型”展开思维

在学了"My father can drive a car.My mother can ride a bike."这两句句子后,老师拿出一个"father"娃娃,一个"mother"娃娃。问:爸爸本领大,还是妈妈本领大?这时,班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帮爸爸”的学生选一个代表,举着"father"娃娃;“帮妈妈”的学生选一个代表,举着"mother"娃娃。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参与比赛“我的爸爸会唱歌”“我的妈妈会跳舞”“我的爸爸会读书”“我的妈妈会说英语”,课本上可以套用的句子很快地用完了。一个学生灵机一动,用“妈妈”来替代课文中的“兔子”,说:“我的妈妈会跳”,马上就有学生用“爸爸”来替代课文中的“猴子”,说“我的爸爸会爬树”,思维开始灵活起来,出现了各种替代后的句子。学生越比越激烈,积极开动脑筋想句子。最后有学生造出“我的爸爸能碰老虎的牙齿”,“我的妈妈能碰天上的白云”等奇妙的句子。

两年来,笔者在清华附小低年级英语口语探索的实践表明:运用教学游戏、创设真实情景、鼓励发散思维等在培养孩子英语口语方面确能获得成效。孩子们越说胆越大,越说自信心越强,也越能说。班上90%以上的孩子对着实物或图画能用英语连续说出至少十个句子。笔者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一定能结出硕果。

标签:;  ;  ;  ;  ;  

用“说”求“真”、“活”--谈英语口语教学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