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缺乏条件下6岁儿童沟通策略的实验研究(1)_亲子成长论文

物质缺乏条件下6岁儿童沟通策略的实验研究(1)_亲子成长论文

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条件下交往策略的实验研究〔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缺失论文,实验研究论文,物质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运用自然实验法探讨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的条件下交往策略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年龄、类型、性别维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幼儿交往策略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以5 岁幼儿提高最为明显;性别特征不影响幼儿发起、协调、交换等交往策略的水平;在交换的四种类型中,按人数多少的顺序,依次为A型、C型、D型、B型。

关键词:幼儿 物质缺失 交往策略

1 问题

儿童的同伴交往是儿童心理学领域里一个世界性的前沿课题。大量中外研究成果,鲜明地揭示了儿童同伴交往对其个性社会化以及智力的发展都有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普遍现象的今天,研究儿童同伴交往更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综观我国起始于八十年代初的对儿童同伴交往的研究,主要问题是:在研究对象上,以中、小学儿童为对象的多,对身心发展水平有限、研究难度较大的幼儿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在研究内容上,重交往的特点、类型的研究,对交往的策略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编重于实际观察和理论思维,而科学实验与定量分析的较少。

交往策略,是具体的交往方法的概括。本研究主要探讨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的情境下交往的策略特点,以及他们在年龄、类型、性别维度上的分布特征。此研究是整个课题研究系列的第一部分,以后拟对幼儿在合作活动、竞争活动等情境下的交往策略进行全面研究。期望通过交往策略的研究,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为我国幼儿同伴交往和幼儿社会化研究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共216名幼儿(小、中、大班各72人)来自本市6个幼儿园(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幼儿园各2个)。在取样时, 采取了按学生随机取样的方法。

2.2实验控制

实验分组进行。每组被试4人,来自4个平行的幼儿班,且互相不熟识。主被为每个被试提供3种颜色的蜡笔(完成任务需要5种颜色的蜡笔),以创设物质缺失情况下的交往情景。

整个实验按同一标准分类,以控制分类误差。

2.3具体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自然实验法。在幼儿熟悉的自然情景中进行,并尽量地控制无关变量,以了解幼儿交往时所采用的策略类型。其次是直接观察法。包括对幼儿发起、协调、交换的交往行为进行直接观察,并作详细记录。

2.4操作定义

发起:第一个产生交往的动机,并首先作出反应的。或者借助于语言作出反应或借助于动作,可以借别人的蜡笔,也可把自己的蜡笔递给别的孩子。

协调:在蜡笔缺失的情景下,对同桌的另三位孩子或两位孩子进行调节。或者通过语言进行调节“你借给他一支红蜡笔”,“你们俩合着用吧”等等;或者直接通过行动来调节——在同桌孩子中把蜡笔进行有效地搭配。

交换:通过蜡笔的互换进行交往,解决物质缺失困难。 其中分为4种类型:①A型(又给又拿):既给同伴蜡笔,也拿别人蜡笔, 既满足了自己蜡笔缺的需要,也有效地帮助同伴解决了困难。②B 型(只给不拿)。只给同伴蜡笔,而不拿别人的。解决了同伴的困难,自己却依然无法完成任务。③C型(只拿不给):只拿同伴的蜡笔, 而不给别人蜡笔。单向地接受别人帮助,不予以付出。④D型(不给不拿)。 属于零交换。既不给别人蜡笔,也不拿他人蜡笔,束手无策,无法通过正常的交往解决困难。

3 结果与讨论

3.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在发起行为上的差异〔2〕

3.1.1小、中、 大班幼儿发起行为的有无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1)。从表1我们看到,在216名被试中,有发起行为的幼儿只有31 人,占14.35%,而无发起行为的有185人,占85.65%, 两者经统计检验,P<0.01,差异极显著。说明发起这样一种交往策略, 对幼儿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在日常的教育、生活环境中,往往是由成人承担着发起的角色、领导的角色,幼儿则是被组织者。因此,在实验情境中,大多数幼儿显得束手无策,无法理想地使用发起这一交往策略。〔2〕

表1 各年龄班幼儿发起行为的人次

发起行为年龄班

有无总和

小班864 72

中班

1260 72

大班

1161 72

总和

31185216

3.1.2发起行为有年龄差异,且小班与中班幼儿间差异显著。 从表1我们还可以看到,幼儿的发起行为是有年龄差异的。 借助于统计检验,我们看到,从小班到中班差异显著(P<0.05), 而中班到大班则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小班幼儿的心理水平,尚 留有婴儿期的痕迹,反映在交往策略上,随意性、主动性、积极性都比较差。因此,在72名小班被试中,只有8人有发起行为,占11.11%。而幼儿一进入中班,经过幼儿园近两年的教育,心理发展较快,于是便在交往策略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小班与中班幼儿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落差。然而,应该看到,发起行为毕竟是一种较高水平的交往策略,因此,即便是大班幼儿,发展也是有限的,中班与大班幼儿间差异不显著,正是说明了要让幼儿再上一个台阶,是比较困难的。

3.1.3发起行为在性别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表2)。从表2 我们看到,对各年龄幼儿在发起行为上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得出一个结论,幼儿在交往策略中的发起行为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P>0.05)。 可以这样认为,影响幼儿交往策略的水平高低的因素,不是性别特征,而是别的因素,诸如前述的年龄以及可能还有性格、能力等。

表2 小中大班幼儿发起行为中不同性别的人次

性别 发起行为

有 无 总和

男 17 91 108

女 14 94 108

表3 各年龄班幼儿协调行为的人次

年龄班 协调行为

有 无 总和

小班3

69

72

中班5

67

72

大班6

66

72

总和14 202 216

表4 小中大班幼儿协调行为中不同性别的人次

性别 协调行为

无 总和

男 10

98

108

女 4

104 108

3.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在协调行为上的差异〔3〕

3.2.1小中大班幼儿协调行为的有无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3)。从表3可见,在216名被试中,有协调行为的幼儿只有14人,占6.48%,而无协调行为的有202人,占85.65%,两者经统计检验,P<0.01, 差异为极显著。另外,有协调行为的幼儿也比有发起行为的幼儿少,减少了7.87%左右。可见,要具备协调这一交往策略,对幼儿来说,似乎更困难。协调,是一种更复杂、更综合的社交能力,要让幼儿对同伴的交往主动地进行协调,是他们这个年龄心理发展能力所不及的。

3.2.2协调行为有年龄差异,且小班与中班幼儿间差异显著(表3),但这种发展上的差异在各年龄班幼儿间是不等速的。小班到中班间差异显著(P<0.05),而中班到大班是差异不显著(P>0.05)。与发起行为一样,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中班幼儿心理发展较快,表现在交往策略上,他们与小班相比有了一大飞跃。而到了大班再想有一个显著的超越,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幼儿,整体的心理水平制约着交往策略的水平。

3.2.3协调行为在性别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表4)。说明协调行为水平的高与低,是受性别以外的其它因素所制约的。

3.3幼儿在交换行为中的类型、年龄、性别特征的差异〔4〕

3.3.1交换行为的类型差异

表5 幼儿在交换行为中各类型的人次及百分比

类型 A型

B型 C型 D型 总和

人次 1019 75

31

216

百分比

46.76 4.17 34.7214.35 100

从表5可见,交换行为存在着明显的类型上的差异。A型居多;其次是C型;接着是D型;最少的是B型(只给不拿)。由此分析,A型是交往的最基本模式,也是幼儿最能理解和接受的交往策略。因此,有半数的幼儿很自然地运用了这一策略,达到交往目的。可以说,我们应该让幼儿学会又给又拿这一良好的社交方式。C型和B型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特点。有34.72%的幼儿只拿不给, 只有4.17%的幼儿只给不拿,说明幼儿在交往策略上,也是唯我独有的。 当然,极少数幼儿的只给不拿,并非是“利他行为”,而是交往策略不成熟的一种表现。D型的幼儿占14.35%,他们在使用交换这一策略时,是个失败者。他们既不会“给予”,也不懂得“索取”,不会通过交换达到交往的目的。

3.3.2交换行为的年龄差异

表6 各年龄班幼儿交换行为的人次

年龄班 交换类型

A型 B型 C型D型 总和

小班 23225

22

72

中班 33624

972

大班 45126

072

从表6我们看到,交换行为的各类型中, 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年龄差异(P<0.01)。以A型为例,这种又给又拿的理想的交往策略,随年龄增长,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至到了大班,有62.5%的幼儿学会了这一有效的交往策略。再以D型说明,这种不给不拿的零交换, 随年龄增长在递减。在31人次的D型中,小班有22人,占70.97%,其余9人均为中班儿童,占29.03%。而到了大班,没有一个幼儿属D型。再一次证明,随年龄增长,幼儿的交往策略有了令人欣喜的进步。

3.3.3交换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从表7看到,交换行为与发起、协调行为一样, 不受性别特征的制约(P>0.05)。也就是说,在幼儿交往策略的发展中, 性别这一因素基本上不起作用。

表7 小中大班幼儿交换行为中不同性别的人次

性别

交换类型

A型 B型 C型D型 总和

男 49

541

13

108

女 52

434

18

108

4 小结

4.1发起、协调、交换是幼儿交往策略的三种不同方式, 在物质缺失的情景下,运用自然实验法,能有效地了解幼儿交往的策略,并初步揭示4—6岁幼儿交往策略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类型特征。

4.2从发展角度看,4—6岁幼儿,随年龄增长,运用发起、协调、交换的交往策略的能力都在提高,但以5岁幼儿提高最为明显。 可以说,5岁幼儿在交往策略的运用上,有了一个飞跃, 是我们进行交往策略指导的关键性年龄。

4.3从性别维度上看,无论是发起、协调还是交换行为, 均不受性别因素的制约,即性别特征不影响幼儿交往策略的水平。

4.4从类型特征上看,在交换的4种类型中,按人数多少的顺序,依次为A型(又给又拿)——C型(只拿不给)——D 型(不给不拿)——B型(只给不拿)。 这既反映了幼儿在交往策略的运用上仍有自我中心的烙印,同时A型(又给又拿)者居多, 也说明了幼儿开始掌握了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又给又拿,彼此互惠,是我们要让幼儿学会的良好的交往策略。

注释:

〔1〕该研究是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振宇教授主持的“幼儿交往策略研究”课题的第一部分。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黄琼(200063上海市光复西路复兴村180号上海南林师范学校)联系。

〔2〕发起,是交往策略的一种。当同伴在物质缺失的问题情境中, 处于一筹莫展之际,通过发起行为(借助于语言或动作)可以有效地开展交往、组织交往,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可以说,发起行为,是交往中有相当水平的一种策略。

〔3〕协调,亦是交往策略的一种。当同伴在交往中出现“危机”时,需要进行有效地调节,或借助于语言,或依赖于动作。通过协调,使同伴间进行顺利地交往,达到预定目的。因此,协调行为,也是一种较高水平的交往策略。

〔4〕交往策略中,交换是一种基本的模式,通过交换, 解决彼此物质缺失的困难,有效地达到目的。

标签:;  ;  

物质缺乏条件下6岁儿童沟通策略的实验研究(1)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