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应用效果初探论文_田容,邓清河,李小兰(通讯作者)

(重庆市丰都县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重庆 4082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电子监控档案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83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构建电子监控档案,比较建档立前后患者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情况及满意情况。结果: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后,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74%,高于建当前的68.42%(P<0.05),MRSS评分方面,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后与建立前比较更低(P<0.05)。结论: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康复状态及提高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 电子健康档案;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237-02

Effect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o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community

Tian Rong,Deng Qinghe,Li Xiaolan(Corresponding author).

Chongqing fengdu county mental hospital psychiatry department,Chongqing 408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health files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 Methods Eighty-three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from January 2016to December 2017we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an electronic health file for them and to compare the scores of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ale (MRSS) and satisfaction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le. Result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management work increased to 94.7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P<0.05). In terms of MRSS score,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it was established (P<0.05).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a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 can effectively heltp to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grasp the patient's recovery statu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management work;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Management effect

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康复工作起步较晚,临床上常因社区精防医生对患者病情了解度偏低,信息获取及时性不够等原因致使管理水平较差。不少研究显示,精神障碍发病不仅与体质因素、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社会心理因素也密切相关[1]。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不少患者生活在社区,由于社区医生对患者病情掌握欠佳,缺乏专业精神科医师的指导意见,因而部分重性精神病患者经常病情容易复发[2-3]。因此,有学者提出有必要针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跟踪,确保患者在社区病情稳定[4]。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以分析探讨在电子监控档案下,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调查了某社区83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40例;年龄分布在21岁到67岁,平均年龄42.9±1.3岁;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5例、双相障碍7例、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6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例、偏执型精神病3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3例;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3例、初高中16例、大专6例、本科及以上13例。

1.2 方法

1.2.1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系统入组了社区全部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基线,后建档运行后1年进行MRSS量表和自主调查问卷调查。

1.2.2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应用 针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取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方法包括:(1)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建立;(2)入户建档方法。在入户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层医务工作人员需起到带头的作用,在入户服务的基础上,加上健康体检,对患者构建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告知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相关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度及信任。(3)摸底调查方法。将街镇社区分区域,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诊疗信息进行收集,并收集相关调查线索,对辖区范围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取得患者家属的联系,在征求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本研究项目所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基础的管理和治疗信息平台,实行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对健康档案当中部分合理的信息进行互通共享,确保精神专科医院和社区精防医生以及患者家属均能够实时地了解病情的变化情况,为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便捷。

1.3 研究工具

1.3.1 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 MRSS量表用于评价患者的康复效果,分为四个分量表,MS1代表依赖量表评分、MS2代表活动能缺乏量表评分,MS3代表社交量表评分,MS4代表目前症状及异常行为量表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康复效果越好[5-6]。

1.3.2自主调查问卷 将患者对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使用的SPSS22.0。

2.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受试者83例,发放90份调查问卷,收回83份,回收率为92.22%。受试者一般资料请见1.1。

2.1 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前后管理患者的MRSS评分情况比较

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后的MRSS评分方面比建立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前后患者的MRSS评分情况比较(x-±s)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后,MRSS总评分以及分量表均显著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4.74%)明显提升。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大多数生活在社区,他们如何在社区管理治疗中能保持病情平稳,是目前精神疾病治疗康复工作的重点[7]。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工作,在社区管理中,中老年人群体较多,因有的家属和患者有病耻感不与人交往,也不愿将自己的情况让社区医生知道,故难以采取合适有效的康复管理方案[8]。经社区实践探索提示,针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准确的掌握,及时有效的追踪管理指导,从而使患者的病情保持稳定,减少复发,为进一步探索社区管理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健康档案,是档案中的一种,依托于网络平台,将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病情等上传于档案当中,具备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的特征属性。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健康档案是以“健康”作为中心,是记录患者整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一个资料库[9-10]。在长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中,发现电子健康档案能够有利于各类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病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共享,一方面能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进行记录,既能够方便社区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11],又能够方便社区患者就医。同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避免重复检查、收费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能够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机构医护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从目前来看,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非常有必要。

另外,电子健康档案也属于现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电子健康档案相关工作人员需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严格遵循《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款,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性[12]。此外,还有必要对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定期维护、更新,了解患者病情,针对病情进展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开展有效的医护工作,确保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医生系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促进动态康复状态,提高对患者社区管理康复质量,能起到积极较好地效果,因此,电子健康档案值得提倡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冉莉,潘梅花.昆明某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概述[J].办公室业务,2017,(02):114.

[2]熊昆武,谢蓉,唐岩,等.昆明市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5):150-151.

[3]李丽芳.严重精神障碍医疗档案规范化管理流程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7,(01):63.

[4]李大旭,郝瑞霞,刘海英.鄂尔多斯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使用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04):535-537.

[5]郭向.海南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管理现状及研究[J].兰台世界,2014,(S5):42-43.

[6]张建华.精神病医院档案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5,(03):45-46.

[7]李海珍.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健康档案的“云”服务建设[J].兰台内外,2015,(02):70-71.

[8]陆馨.健康管理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6):113-114.

[9]任季冬,罗明,余佳.10年间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变迁[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01):65-68.

[10]高洁,王勇,廖凯,等.湖南省2012年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现况[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531-1532.

[11]张维德,张静.重性精神病人电子档案管理初探[J].山东档案,2012,(01):43.

[12]何夏君,崔虹,丁寒琴,等.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7-888.

论文作者:田容,邓清河,李小兰(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应用效果初探论文_田容,邓清河,李小兰(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