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分析_流动人口论文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分析_流动人口论文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人口论文,中国论文,特征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C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1)02—0003—05

一、引言

90年代初开始,中国学者开始从四个方面进行流动人口的研究:一是研究流动人口特征,对流动人口的规模、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就业结构、发展过程等进行探讨(张庆五,1991;汤雪梅,1992;宁越敏,1997;黄晨熹,1999);二是研究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资本含量、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增大(林盛中,1993),制度因素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丁军,1993;李永宠,1995),改革开放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差距为人口迁移和流动提供了追加动力(蔡昉,1995);三是研究流动人口对城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农村80年代人口流动主要采取就地职业转移的方式,而90年代则表现为异地转移,产生了农村包围城市态势的民工潮,中国要走一条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重的“据点发展式”城镇化和“网络发展式”城镇化同步的二元城镇化道路(辜胜阻、刘传江,1996),流动人口对城市化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杨子慧、萧振禹,1996),同时,流动人口的聚落形态、结构与功能也独具特点(刘海泳、顾朝林,1999);四是研究流动人口的政策与管理,认为对待流动人口要“分类引导,合理调控,热情服务,加强管理”,同时也要健全法制,依法管理(李梦白、胡欣,1991)。90年代中期是中国人口流动的高峰期,但是,大多研究是建立在政府部门的统计资料分析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选取的样本城镇包括北京(含朝阳区、昌平县、通县、东城区等样本点)、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杭州、浙江上虞、唐山、廊坊、涿州、南京、昆山等。调查项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含年龄、性别、出生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类别、家庭人口数等)、迁移原因、职业相关(包括工作时间、迁移前后的职业类型、求职途径、工作性质等)、居住情况、收入状况等几个方面的信息。 下面选取北京、天津、唐山、廊坊和昆山等5个城市的10个调查项目汇总, 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的一些特征。

二、城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

1.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的年龄结构

流动人口几乎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人口,年龄介于16~60岁之间的人口一般占总流动人口的97%以上,昆山市最低为94.12%, 唐山市最高达98.53%。原因是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主要在建筑、 环卫、矿区、搬运装卸等行业和部门里,从事城市中或某部门中比较艰苦、笨重、危险的工作,要具有较高的体力。

2.与城市产业结构有关的性别结构

流动人口的性别比例差异较大,其中北京、天津、唐山的男性流动人口多于女性,而廊坊和昆山则相反。北京、天津的流动人口男女比例约为3:2,唐山市流动人口性别差异较大,男性高达97.04%。北京、天津两市流动人口的性别比例符合普遍规律。这说明,当前从事建筑业、务工经商等就业活动主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唐山是工矿业城市,从业人口中工矿业人员高达86.76%,而这些职业中几乎全为男性人口。 廊坊、昆山的流动人口的性别比例分别为1:1和2:3,这与其产业的轻型化有关。

3.以初中毕业为主的文化结构

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最为集中,除了天津最低为40.04 %外,其余均在50%以上;其次为高中,再次为小学。三者的总和一般在90%以上。文盲的比例很低,除了唐山高达7.35%外,均低于3%, 一般在1%左右。同样,高等学历的人员也较少,北京和天津比例较高, 分别为 9.29%和8.2%,与文盲情况相对应,唐山的高等学历人口最低,为0.58%。这种状况说明,一方面,由于就业的需要,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不是很低,高于流出地的平均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多来源于农村地区,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较低,平均教育水平不及城市地区。

4.以农业户口和临时户口为主的户口结构

流动人口的流出地户口类型按农业、非农业和未定户口划分;当地注册户口类型按长期、临时、自理口粮和未注册划分。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流出地注册户口以农业户口占主导地位,比例最低的北京也达到70.6%,而唐山更是高达92.35%,这与流动人口的农村来源有关。 未定户口均低于3%。而当地注册户口以临时户口为主,其中廊坊、 昆山、天津可能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原因,未注册人口比例较大。

5.以临时工和合同工为主的用工结构

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较难进入城市中的现代产业部门,用工性质多以临时工和合同工为主。上述5 市的临时工和合同工所占比例均大于65%,以廊坊最高,达到91.67%。

三、城市流动人口迁移的动因与社会特征

1.城市流动人口迁移的动因

国外学者认为,移民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方面的力量(Bouvier,etal,1977)。“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不好的条件, 包括人口过多、气候条件恶劣、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宗教迫害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政治自由等。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距离、 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动因亦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原地的推力是原地没有就业机会;本地的拉力包括本地有提供较高收入的工作、本地有适合本人特长的工作和本地生活条件较好;同时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工作分配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迁移原因。北京市的流动人口迁移动因顺次为本地有适合本人特长的工作、原地没有就业机会、结婚;天津市顺次为原地没有就业机会、工作分配、本地有提供较高收入的工作、本地有适合本人特长的工作和本地生活条件较好;唐山市为本地有提供较高收入的工作、工作分配、本地生活条件好、本地有适合本人特长的工作;廊坊市为希望转为城镇户口、工作分配、原地没有工作、本地有提供较高收入的工作;昆山市为原地没有工作、本地有提供较高收入的工作和本地有适合本人特长的工作。可以看出,除了廊坊市希望转为城市户口为最主要的迁移动因以及北京市结婚占有一定的比例外,其它因素基本是上述4个动因。

2.城市流动人口迁移的社会特征

(1)亲缘关系:流动人口链式迁移的基础

与国家那种依靠行政力量组织的移民不同,目前所出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自我选择中自发形成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民尚未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人口流动的形式以个体流动即“跑单帮”为主;目前,流动人口则是依靠亲缘、友缘关系进行链式迁移。考察流动人口获取工作的途径可以发现,他们的工作获取渠道大致相同。在被调查的8个选项中,亲朋好友介绍、 自己申请、本地劳动单位招聘、劳动部门介绍是4个最主要的工作获取途径。其中,亲朋好友介绍是4个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所占比例均在30 %以上,北京最高,达39.65%,廊坊最低也达到了31.26%。据笔者对南京市流动人口的访问,凭借亲缘、友朋关系初次到南京打工的农民工比例高达93%,初次盲目流动仅占7%。

(2)地缘关系:流动人口在城市中聚居分异的基础

由于流动人口基本上属于自流性质,因此他们的空间分布状态依据其流入目的及其在城市里的居住情况而定。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集中型特征,主要聚居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近些年来,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拥挤,交通不便,房价上涨,环境恶化,承受流动人口的能力已达极限。因此,流动人口开始把驻足点从城市中心区转移到城市边缘区。这里有较多待租的私房,又由于是城乡管理的交界处,管理相对松懈,生活成本较城市中心低。据统计,北京市驻足在城市中心区的流动人口,由70年代末期的64%下降到80年代末期的18%;而居住在城市边缘区(含近郊区、远郊区)的流动人口则由36%上升到82%。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一般按地缘关系聚居,即来自同一地区(同一省、同一县、同一乡镇甚至同一村组)的人集中在城市的某个街区或社区选择住所。这些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口规模千人至几万人不等, 占地从1—2个自然村到5—6个行政村。如,在北京朝阳、海淀和丰台等3个近郊区就形成了许多这样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浙江村”、“新疆村”、“安徽村”、“河南村”和“福建村”等。行为、文化与生活习惯上的同一性,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及职业上的相似性,是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按地缘关系聚居的主要原因。

四、城市流动人口的职业类型及其迁移前后的变化特征

1.城市流动人口的职业类型

改革开放以前,在城市流动人口中,以探亲访友、投靠寄养、治病就医、公务出差等社会型流动人员为主,现在这一比重已经降到15%以下;而就业型流动人口已成为中国目前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见表1 )。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务工、饮食业、经商、建筑—装修—市政建设、缝纫—修理、个体户和机关等行业,其它行业所占比例较小。同时,由于城市性质、规模的不同,流动人口的职业状况也有所差异。如,唐山市矿工比重高达10.88%,就与该市矿业发达有关。

2.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前后的变化特征

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前后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变化,并且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从迁移前后的不同职业从业百分比(表1)可以看出, 各城市的务工人员迁移之后均有较大比例的提高,其中唐山变化最大,从迁移前的36.7%提高到75.88%;饮食业在大城市提高较明显, 以北京变化最快,从4.64%提高到19.34%;建筑、装修、 市政建设从业人员除天津从10.92%提高到32.76%增长较快外,其它城市都略有下降。与上述行业有增加的趋势相反,宾馆、机关、个体户、经营蔬菜—副食等行业均有下降的趋势。迁移之前的失业人员基本都通过迁移找到了工作,一般从迁移前的高达15%左右降至1%左右; 而上述行业以外的人员(其它项),所占比例也急剧下降,特别是唐山,从迁移前的30.29 %降至3.53%。这些行业以外的其它行业,所占比例较小,变化规律性也较差。

为了考察总的变化趋势,我们将上述15个职业按行业分类,归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管理三个大类,原来的探亲访友、正在找工作和其它项没有归并,这样生成了5个项目的数据表(表2)。归并方法为机关、管理归为管理类;务工、矿工、建筑—装修—市政工程归为第二产业;其余的10个职业归为第三产业;探亲访友、正在找工作和其它项保留。从这些数据中更容易反映出规律性:

表1 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前后各职业从业人员(%)

城 市

北京 天津 唐山

职 业

迁移前

现在 迁移前

现在 迁移前

现在

务工(含联营企业) 12.77 20.31 12.63 24.84 36.76 75.88

经商(含摊贩)

8.51 16.44

4.50

4.50

1.47

1.47

经营蔬菜、副食 0.77

0.58

1.28

0.21

0.00

0.00

饮食业 4.64 19.34

4.28 12.42

0.59

2.06

家庭服务员(保姆)

0.58

0.77

0.21

0.43

0.59

0.29

缝纫、修理 4.64

3.87

2.78

7.71

0.00

0.29

建筑-装修-市政工程

4.06

3.68 10.92 32.76

3.24

0.59

清洁工 0.19

0.00

0.21

0.00

0.00

0.29

矿工

0.19

0.00

0.86

0.00

0.88 10.88

宾馆

0.77

0.39

1.28

0.21

0.00

0.00

机关

3.29

1.35

2.36

1.93

0.00

0.00

文化娱乐

0.19

1.55

0.64

0.43

0.29

0.29

采购-推销-联系业务

0.97

1.93

0.43

0.43

0.00

0.59

经理

0.39

0.39

0.21

0.86

0.00

0.29

个体户 7.54

6.38

4.07

1.93

0.29

0.00

探亲访友

0.97

0.58

0.43

0.00

0.00

0.00

正在找工作14.12

0.97 16.92

1.28

6.18

0.00

其它 21.86 12.77 23.77

4.93 30.29

3.53

城 市廊坊 昆山

职 业

迁移前

现在 迁移前

现在

务工(含联营企业)

9.82 46.09 25.63 66.39

经商(含摊贩)

2.00

1.00

1.68

7.14

经营蔬菜、副食 1.40

0.20

0.42

2.10

饮食业12.02 20.84

1.68

0.84

家庭服务员(保姆)

0.20

0.00

0.00

0.00

缝纫、修理 0.60

2.81

5.46

1.68

建筑-装修-市政工程 20.84 20.44

4.20

1.26

清洁工 1.20

0.40

0.00

0.00

矿工

0.00

0.00

0.00

0.00

宾馆

1.00

2.20

0.42

0.00

机关

0.00

0.00

4.62

1.68

文化娱乐

0.40

0.20

1.26

0.00

采购-推销-联系业务

0.60

0.00

0.00

0.42

经理

0.00

0.00

0.00

0.00

个体户 1.00

2.20

2.94

0.84

探亲访友

0.00

0.00

0.84

0.00

正在找工作34.87

0.00 18.91

0.42

其它 11.02

2.20 28.15 12.61

资料来源:顾朝林,蔡建明,张伟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3):210.

表2 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前后按各行业汇总(%)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管理 探亲访友 正在找工作

其它

北京(迁移前)

29.1917.02 3.68 0.97 14.12 21.86

北京(现在) 51.6423.99 1.74 0.58

0.97 12.77

天津(迁移前)

19.8924.14 2.57 0.43 16.92 23.77

天津(现在) 29.1357.60 2.79 0.00

1.28

4.93

唐山(迁移前)3.2340.88 0.00 0.00

6.18 30.29

唐山(现在) 5.5787.35 0.29 0.00

0.00

3.53

廊坊(迁移前)

20.4230.66 0.00 0.00 34.87 11.02

廊坊(现在) 29.8566.53 0.00 0.00

0.00

2.20

昆山(迁移前)

13.8629.83 4.62 0.84 18.91 28.15

昆山(现在) 13.0267.65 1.68 0.00

0.42 12.61

(1)第二产业从业比例通过迁移之后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唐山为甚,增幅达46.47%,天津、廊坊、昆山增幅均大于30%;

(2)第三产业除昆山外,其它城市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其中北京从29.19%增为51.64%,增幅达22.43%,昆山变化不明显, 唐山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最少,为5%左右,增长不明显, 显示出矿业城市的特征。

(3)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均降低,说明城市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4)探亲访友的人员相对减少;

(5)无业人员所占比例经过迁移之后大幅度降低, 说明人口流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廊坊市从迁移前的34.87%降为0,其它城市的无业人员也基本从原来的10%左右降为1%左右;

(6)上述职业以外的流动人口(其它项)显著降低, 一般降低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天津和唐山,分别从23.77%降至4.93%,和从30.29%降至3.53%。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上述职业中没有务农选项,其中应当有较大比例的务农人员。另一种可能是人口迁移使得从事职业更为集中。

(7)从流动人口的从业情况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就是人口流动之后从事原来职业的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这从各个城市迁移前后各个职业之间的相关性变化可以看出,即迁移前从事某一职业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大,则迁移后该城市从事这一职业的比重也较大,反之亦然。

五、结论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是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折射结果,从上述的综合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1.城市流动人口以青壮年男性人口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毕业为主,工作性质以临时工和合同工为主,户口类型以农业户口或临时户口为主。

2.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动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现阶段,城市的较高收入水平、适宜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生活条件以及国家的工作分配,是构成城市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

3.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显著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亲缘关系影响流动人口迁移链的形成;二是地缘关系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聚居分异。

4.城市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的就业型流动人口为主,职业类型结构与城市的性质有关,社会型流动人口相对较少。

[收稿日期]2000—09—19

标签:;  ;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分析_流动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