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论文_章鑫洁

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论文_章鑫洁

宿迁同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900

摘要: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遇到软弱地基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比较弱,如果没有及时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便会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要对道路桥梁中的软弱地基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处理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的潜在危险,增加道路桥梁的安全性。本文对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随着我国交通压力不断增加,道路桥梁建筑有效缓解了交通的压力。但桥梁道路施工工程复杂,施工人员对任何一项工程的质量把控都不能松懈。地基建设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如果不能保证其质量,将可能造成桥梁塌陷、裂缝等问题,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因此,桥梁施工中要客观看待软弱地基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从而保证桥梁施工整体质量。

1处理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必要性

1.1软弱地基概述

软弱地基其实是一种不良地基,它主要是由冲填土、淤泥质土和杂填土、淤泥等压缩性土层所构成的一种地基。软土的透水性很小,压缩性却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如果在软弱地基上建设道路桥梁,就必须要重视地基的稳定性。

1.2处理软弱地基的目的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处理软地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地基的渗透性和变性特征,以此为基础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另外还需要减少不均匀和基础的沉降现象。使得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缩小,最后达到稳定地基的目的。

1.3处理软弱地基所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建立新的工程都会首先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如果是淤泥质的土,可以利用这种上部比较好的土层来作为地基的持力层。如果上部的土层很薄,就要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要影响到淤泥质土的质量。如果是工业废料和杂填的建筑垃圾,则是很好的地基,因为它们的性能比较稳定,而且均匀性和密实性都是比较好的。但是在道路桥梁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软弱地基,针对这种地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实施改善的措施:①增强抗剪强度,这样可以促使地基更加稳定;②减少水的渗漏,所以需要对地基的透水特征进行相应的改变;③一定要确保地基的沉降幅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土的压缩性能得到降低;④减少因为土的沉陷和涨缩引起的地基变形;最后是确保土的动力性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尽量避免土的震动和液化。

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的措施

2.1道路桥梁软地基填土法

道路桥梁软地基填土法又简称换土法,是进行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松散素填土等土层不是很厚重的软弱地基,或者是适用于一些地域性的特殊土,以消除地基土的膨胀收缩作用等,这些不能满足地基设计要求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将清除干净路基范围的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淤泥软土,然后用一些稳定性比较好的土石进行分层建筑、压实、检测,但是需要注意,在进行道路桥梁软地基填土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材质的材料。例如砂石、炉渣等,以最大限度改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其土层的稳定性。

2.2密实加固软地基

密实加固软地基法是指采用振动、挤压等一定手段,将软弱地基的土体孔隙比减小,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密实加固软弱地基法又分为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土装法等。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强夯法,该方法适用于碎石土、沙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及粘性土等,是利用强大的夯击能来使深层土液化或者是动力固结,使地基土体密实,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以及消除基土的湿陷性、膨胀收缩性、和液化性等。

还有一种表层压实法,该方法适用于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松粘性土,砂性土或者黄土及杂填土等。该方法利用人工或者是机器进行夯实、碾压或者振动对软弱地基的表层土进行夯实或者分层回填压实加固等。重锤夯实法是指利用重锤自由落体的冲击能来对浅层土进行夯实,以形成比较均匀的硬壳层,主要适用于没有粘性土壤、非饱和粘性土或者杂填土的软弱地基。除此之外,还有振冲挤密法。振冲挤密法是指适用于砂性土或者是粘性土等,主要是利用振冲器的潜力振动使饱和的砂层发生液化反应,重新排列砂层的颗粒,减少软弱地基的孔隙比,并依靠其水平振动力,在形成的垂直孔洞中加入回填料,挤压密实软弱地基的砂层。而土桩法则是在地基打入钢套管、振动沉管等,对软弱地基形成挤压作用,进而使地基土的密度得到加强,并在打入管桩的孔隙内加入素土、粉煤灰等进行夯实,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者素填土等。

2.3管柱加固的方法

通过管柱进行加固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管柱材料可以分为水泥管柱、钢筋混凝土管桩和碎石桩加固三种。首先是夯实水泥土桩法,这种方法和碎石桩加固的方法有点相似,都是需要选用比较单一的材料和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然后经过均匀的搅拌之后形成水泥土,再经过分层向孔内进行回填和强力的夯实,最后就形成了水泥土桩。其优点是施工周期比较短,而且成本低,使用的范围比较广。其次是钢筋混凝土管桩法。这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主要是通过桩体和土体的摩擦力,提高单根管桩的承载力。这种方法成桩的质量很好,而且耐久性也比较强,经济效益比较高,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最后是碎石桩加固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振动和冲击在软弱地基上打孔,然后用稳定性比较好的砂石等填充地基,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性比较好的桩体,再和原来的地基一起就能够形成更加坚实的地基。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在密度低的松散沙土和粉土等,而且成本比较高,所以应用范围并不是十分广泛。但是随着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持续进行,必然可以降低这种方法的成本,扩大其应用范围。

2.4加筋处理法

加筋处理法就是通过在软弱的地基土层中,填埋强度比较大的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现象发生的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土层锚杆、土钉、树根等。土工合成材料是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的高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改善软弱地基里的土地构成或者复合土工结构。而加筋土则是通过土颗粒与抗拉力强的拉筋之间形成的摩擦力提高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土层锚杆利用土层与锚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主要适用于需要将拉应力传递到稳定土体去的工程。

2.5胶结法

在道路桥梁的软弱地基中,胶结法通过在部分的土体内加入水泥、砂浆及石灰等物质,并搅拌形成对道路桥梁有益的加固体,形成符合的道路桥梁地基,提高道路桥梁地基的承载能力与降低道路桥梁发生沉降的概率。该方法又进一步细分为适用于处理岩基、沙土、粉土、黏土、人工填土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粘性土、黄土等地基的高压喷射注浆法以及适用于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小于或者等于120kpa的粘性土地基。其中注浆法是利用压力鹏将水泥等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体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并达到防止或者堵塞渗漏的目的。高压喷射注浆法则是将具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深入土层的指定深度,通过高压的形式水泥浆等以速度旋转、提升注入冲切土体,该方法能够防止软弱地质出现砂土液化、管涌或者是基坑隆起等问题,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道路桥梁发生沉降问题。

总之,软弱地基又是关乎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要采取各种方法来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磊.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22)

[2]刘玲霞.深厚软弱地基处治施工实例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2017(04)

[3]薛萍.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解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

论文作者:章鑫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论文_章鑫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