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
闫英丽*
(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 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理解,批判继承了唯心史观的思想,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的著作,阐释了对“人”的理解,以及人要通过解放这样的方式,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最终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人类解放思想。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进一步的解放人类,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意义重大。
关键词: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
黑格尔将现实的人抽象为自我意识,他认为人的本质和人的意识是等同的;费尔巴哈立足于“现实的人”,但是他所理解的“人”还只是抽象的人。两者与马克思理解的“人”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马克思指出:“人们是什么,人们的关系是什么,这种情况反映在意识中就是关于人自身、关于人的存在方式或关于人的最切近的逻辑规定的观念。”但是人是什么并不是只存在于观念当中,而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与他人建立起来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某种关系,以及由许多但各方的人共同创造的物质精神生活等等,由此构成一个社会,塑造了社会中的人。正是通过对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生活的具体分析,马克思对人的存在之谜进行了科学的揭示。不同于唯心主义者,马克思开启了一条本体论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现实中的个人社会中的个体,不是从生物学的方向考虑人,而是从生命存在的价值出发,出发点的正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落脚点的客观准确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验证了这一点,在此时马克思达到了对现实人的存在的唯物之一的理解,这种唯物主义存在于人类世界,对于人类世界而言表现为客观的社会关系。
二、马克思关于“解放”的理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指出,“解放”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的“解放”是历史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过程,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人类的“解放”是建立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而且必须借助于物质性的工具,即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以奴隶社会为例,指出蒸汽机和珍妮纺纺机就是现实的工具和手段,所以能给使奴隶从奴隶主中解放出来。此外马克思这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农业生产力状况,他指出:“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可借鉴意义的解放手段和方法,因此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诞生也要在某种程度上借鉴这样的方法,最终实现人类彻底的解放。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理解的解放,并没有停留在思想领域,而是将其放在历史这样的长河当中,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工业等等多维度出发进行理解。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的“解放”建立在实践的历史活动中,“解放”需要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物质生产资料的不断丰富。随之而来也需要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从而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马克思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人类解放的两个阶段:即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以及通向最崇高奋斗目标的人类解放。
三、马克思对“人类的解放”的理解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辩证将无产者与全人类的解放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明确了无产阶层全身心的投入到人类的解放当中,并非为了某种权利的特殊性,也就意味着无产阶级实现自我的解放的前提是全人类的解放,因为全人类的解放是指将人类从压迫、阶级、剥削中解放出来,建立一个绝对平等的世界,而无产阶级要追求的解放与人类的解放存在根本上的一致性,无产阶级就其自身的属性特性而言,就是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阶级的社会。在马克思对“解放”的理解中,马克思认为解放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也因此人的解放也必然是一种历史活动,因此应该置于历史发展之中进行实际的考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解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物质,物质的足够充裕是人类解放的充分条件,但是物质的积淀往往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需要过程,首先就是要摆脱贫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在必需品的面前,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因此压迫、剥削等污浊的历史将会重演。人的解放自然无从谈起。总之,马克思在继承比人本主义者的理论之上,突破了唯心,从思想这一概念中跳出来,坚定唯物立场,将人类的解放定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为人类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为新时代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物质文化生产能够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上,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尤显突出,客观上要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尊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为人民提供相对自由的生存、生活空间,不断解放人的思想,与时俱进,推动人类向自由而全面的目标前进。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3-0282-01
* 作者简介: 闫英丽(198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马克思论文; 人类论文; 解放论文; 思想论文; 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