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 目的 评价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选择60例,按患者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输注多巴胺丁胺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输注左西孟旦治疗。将两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V、LVEF指标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BNP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左西孟旦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左西孟旦;心功能;血流动力学
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多发疾病,常由恶性心律失常、心肌坏死等引起[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正性肌力药物,有助于减少周围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2]。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我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多巴胺丁胺(对照组)与左西孟旦(观察组)治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选择60例,按患者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4岁,平均(65.33±10.24)岁;其中糖尿病史7例,高血压病史17例,PCI手术史5例,溶栓治疗1例。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3-86岁,平均(64.89±11.05)岁;其中糖尿病史6例,高血压病史19例,PCI手术史4例,溶栓治疗1例。所有观察对象均排除血容量不足、严重肝肾脏功能障碍、心瓣膜疾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药物、氯毗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醋类药物、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给予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多巴胺丁胺(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749),起始剂量为2ug/kg?mi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病情,1h后增加至4-5ug/kg?min。观察组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04),起始剂量为12ug/min,注射10min后,以0.1ug/kg?min静脉滴注,注射1h后增加至0.2ug/kg?min.两组均持续滴注24h。用药前密切检测患者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常规心动图、血液生化、血、尿及脑尿钠肽水平等检测。
1.3 疗效评判与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24h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脑尿钠肽(BNP),同时记录两组低血压、室性早搏、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判[3]:治疗24h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为显效;心功能指标逐渐恢复为有效;体征及症状较治疗前无缓解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3.33%,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6例,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低血压1例,室性早搏2例,头痛1例,总发生率为1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上述患者对症治疗后均出现好转。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临床特点,其典型症状为心律失常、疼痛、发热等,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目前,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利尿剂等[4],但大部分患者预后不理想。
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正性肌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正性肌力、抗炎、抗心肌等作用。其与肌钙蛋白结合可稳定心肌纤维蛋白结构,阻碍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5]。另外左西孟旦可使外周静脉扩张,减轻心脏前负荷,阻碍钙离子内流,且不增加心率。由于其具有扩张血管、正性肌力的双重作用,且可避免猝死、心律失常等风险[6],主要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V、LVEF指标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BNP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疗效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前负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且观察组未发生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分析原因与采用利尿剂常规补钾有关。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左西孟旦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心肌收缩力,降低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杨培文.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191-193.
[2]文辉,李永丽,韩小莹.机械通气联合常规疗法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44-45.
[3]卢凤燚.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4):5045.
[4]曹东来,韩冷,倪杰.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2014,9(12):1741-1743.
[5]吴秀绍,邢钰,闫西艴,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31-33.
[6]黄志新.左西孟旦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9):1191-1193.
论文作者:李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指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