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项目工会作用构建一线职工之“家”论文_李琳琳

发挥项目工会作用构建一线职工之“家”论文_李琳琳

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50101

摘要:工会是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组织,是一个联系职工、帮助职工、保障职工、带动职工的组织,比其他各部门或组织具有更深的“亲民”特性。作为一线工作性质较为艰苦、点多距离远的施工企业,基层项目工会应当承担更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项目和职工紧密的链接,不断构建融合温馨的“家文化”,逐步形成项目为家庭,职工是家庭成员的项目“家”文化理念,打造职工之家。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四方面努力,将职工和项目有机融合,发挥优势,实现企业职工双赢的“新局面”。

关键词:职工之“家”;心灵港湾;丰富文化活动

一、打造精神之家。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为我们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增强职工满足度、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增强职工忠诚度、归属感,不断凝聚职工力量。作为中铁十局的项目工会组织应把握好思想方向,加强与职工的心灵沟通,打造精神家园,构建一个让职工依赖以及信赖的“心灵港湾”。

1.发挥引导作用,传递正面能量。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及时掌握好工作方向和重点,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会十六大精神和上级工会工作重点为指导,帮助、凝聚、发动职工,通过组织专题课堂、开辟网上学习频道、组织学习研讨等方式抓好精神宣贯,鼓舞员工士气、凝聚发展力量,引导职工群众树立“四个意识”,做到知识上再提高、政治上再坚定、行动上再有力,团结动员广大群众全力建功新时代。引导广大职工了解、明晰企业发展的现状,坚定发展壮大的信心、明确肩负改革的责任,积极投入到集团公司振兴发展、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上来,把所有力量都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成为引领职工群众思想的领路人。

2.关注职工思想,满足精神诉求。随着物质生活的越来越好,职工对思想关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思想健康有着隐蔽性、暂时性、长久性等特点,使得职工思想健康成为了易忽视但隐患极大的现实问题。前年在同百余位职工谈心中,有职工道出“有的时候在外地需要一种归属感,感到单位、组织有人在关心我们,我们就能感到心里暖暖的”,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心理舒适感的需求,正是我们融入职工的项目工会组织应肩负起的职责,充分利用“互联网+”、“头脑风暴”、“心理辅导”、“EAP”等方式重视职工精神建设。

3.深入分析诉求,开展心理服务。十九大报告也首次提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会应该遵循新时代召唤,在深入了解职工精神诉求后,及时分析职工精神诉求,并根据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家庭压力、单身压力等进行分类,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手段开展相应对策。特别针对心理方面的诉求,从职工内心的诉求去开展工作,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阳光心态、快乐生活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配设健康专员或调解师及时解决职工遇到的困难和心理问题,做到“暖身先暖心”。

二、打造普惠之家。

保障职工权益、关心职工生活是基础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作,也是项目工会形成向心力的重要途径,项目工会组织更应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发挥直接面对职工优势,打造普惠温馨的家。

1.提高质量,关注生活环境。随着“三工”建设、后勤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措施的投入,现今现场工作、生活条件已较为优质,但项目是职工24小时生活所处区域,故标准应随时代不断优化。项目工会应在筹措自身经费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为增加硬件和物质投入添力,在保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后勤保障、文化生活硬件条件下功夫,在食堂、娱乐、绿化、家属探亲设施等物质条件上继续提高标准,为职工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2.精准帮扶,强化困难帮扶。凭借着项目工会对职工群众家庭情况、身体状况、老人状况、子女状况更深入的了解,要更及时有效的通过“三不让”、“互济会”等途径帮扶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争取不让一个职工掉队,全力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3.落实普惠,重视公平公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项目工会更加贴近一线,直接接触职工群众,这就需要我们工作时一定做到公平公正,作为一个项目部来说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工作中做到事事全覆盖也并非特别难,所以无论是职工权益保障、困难帮扶、职工素质提升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职工因区别对待而产生嫌隙。

三、打造民主之家。

民主管理是职工当家作主的重要手段,对形成团结的家庭,突出职工主人翁地位,使职工充分感受自身作为“家长”自豪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形成职工合力,共建和谐企业有重要意义。

1.提升思想意识,增强民主意识。要从根本上提升依靠意识,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把握新形势,突出维护职工,将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落到让职工群众满意上,不断提升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主力军的意识,提升发展企业是为职工群众获实惠的意识,提升一切工作都要依靠职工群众的意识,使得项目各项工作将职工摆在首位。

2.结合项目实际,推进民主管理。作为项目工会要充分落实依靠方针,杜绝出现民主管理意识不强、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覆盖性不够全面等问题,结合项目的实际依托职代会等途径充分尊重和发挥职工的意愿,树立源头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娘家人”意识,将涉及职工权益、与职工密切相关、职工较为关注以及项目发展等相关的内容,由职工民主审议、讨论通过,适度扩大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的事项范围,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3.丰富工作内涵,拓展民主渠道。推进合理化建议活动,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对企业发展、管理制度、科级创新等各方面的意见,及时联系党政主要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对建议进行分析,吸收好的意见及时落实,提高职工的主动性。深化厂务公开,针对现阶段职工较为关心的生产经营政策、分包选用、干部任用、薪酬绩效等热点问题,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提高职工的认同感。健全监督机制,对项目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特别对涉及人、钱、材等领域增强职工监督,适度引进“互联网+”模式,探索拓展民主管理的新途径。

四、打造繁荣之家。

工会作为沟通企业和职工的桥梁,通过职能发挥实现引领职工、带动职工、服务职工、依靠职工的作用,不断凝聚职工力量,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前进,形成企业职工双赢的“新局面”,使职工之“家”更加繁荣。

1.搭建学习平台,提升职工能力。“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科技爆炸和创新加剧的新时代,除现今职工对自身素质提升的渴求较大外,面对市场竞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项目必须持续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才能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此时,项目工会需把握新时代精髓,将职工培训作为“四个一流”职工创建的重要环节,为职工交流、学习提升提供更广阔平台。牵头并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寻求优质资源、组织高水平培训,通过干部职工主动讲、邀请专家专题讲两种形式,开展以国家形势、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知识、施工生产新工艺、新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讲堂活动,在增强“新”思维、“新”技术的同时开辟“新”模式,邀请老师在现场结合实景为一线人员讲解所需知识,增强现场传授的实用性和科技型,提高实践效果。

2.增强荣耀意识,增强职工自信。营造今天“我以企业为荣,明天企业为我骄傲”的荣耀意识,营造“虽然我是一名项目普通职工,但是企业的强大我也光荣”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凝聚职工的力量,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发挥职工力量,携手共享双赢。将项目工会工作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形成“联创共建”模式,通过劳动竞赛深入企业施工生产,通过群安员为施工安全增添保障,通过典型榜样带动项目职工干劲,尊重职工首创精神,凝聚职工生产力量,为企业和现场施工安全、高质运行助力。关注发展成果共享,让职工在薪酬、文化、家庭、素质各方面充分享受项目发展带来的实惠,秉承“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信念,实现职工企业双赢,携手打造企业职工繁荣的“大家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基层项目工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出发,阐述了职工工会对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是坚实后盾,所涉及的都是职工切身利益,所做之事如家庭般温暖的关怀。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几点强化基层工会工作的建议,以便提升工会组织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论文作者:李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发挥项目工会作用构建一线职工之“家”论文_李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