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论文_邹培源

探讨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论文_邹培源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在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逐渐拓展出全新的技术发展阶段。我们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电力资源的保证,电力事业的巨大作用也得到有效的体现。本文根据智能电网在目前发展中的技术应用,从继电保护的角度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实践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作为电网系统在技术演化中的全新产物。能够结合输电配电设备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智能电网使用高效能以及高功率的超强容器与电子器件结合,提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工作效率。本文从智能电网的发展着手,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用建议和措施。

一、智能电网的具体特征以及和继电保护的区别与影响

(一)智能电网的具体特征

智能电网属于目前电力系统中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的新型技术。从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来看,有着较强的优势特征以及独特性。一方面是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自我维护的效能,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持非常强大的稳定性以及安全保护操作,能够满足大容量的存储,此外还可以采用低耗高标的有效技术,以此提升整体电网的运行效率。

(二)传统电网系统中继电保护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区别

传统的电网系统中,继电保护电源点多数情况下朝着单一流向为主,本侧的供电质量作为保护的主要输入路径,特别是在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判定中,产生相应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电网中继电保护能够有效的针对电气线路产生保护,并且使电气量不产生变化。但是在智能电网的保护中,有着更加有效和灵活的处理方式,能够结合不同项目之间的运作方式和电流方向,在独自的设定中产生保护。体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在多数的智能电网设置中,继电保护需要从电路的电子构建开展调整与分析,以此发挥出关键设备以及传感器中的不同性能,并且利用远程设备对相应的任务做出监督和调节,也就意味着智能电网在电网路线以及电源点之间形成枢纽连接,能够有效的缩短距离,并且降低电流的负荷,从而产生保护的目的。

二、智能电网对于继电保护的影响以及继电保护的具体应用

(一)智能电网对于继电保护所产生的影响

目前传输高电压是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的核心任务,继电保护装置在这种高压输电中,也会将电流差动的保护模式开启,长时间的传输状态会影响高压电电的运作,并且引发电力上的安全隐患,由于智能电网在兼容性上较强,所以也配备了相应的装备类型,如果出现了超负荷的运作会产生高压容易引发系统的内部短路故障。智能电网的应用功能与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统一,并且强化两者之间的高质量需求以及匹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智能电网的平稳快捷运行。

(二)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在目前的继电保护基础上,不断创新技术服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不稳定的因素纳入到考虑中。

1、复杂的功能特征和技术转换。智能电网在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上较为复杂和严苛。保障电力系统平稳正常工作,并且在潜在的故障面前能够及时的进行性能保护,在定值控制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这种新形式的继电保护自适应技术已经诞生,可以在非常快捷的时间内,应对电力系统变化需求快速的变动,并且提升智能电网在继电保护中的保护性与可靠性,从而营造出更加有效的经济效益。

2、智能电网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可以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作为支撑,并且将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推广,实现平稳、高效、全面的发展。近些年伴随着AI技术的快速推广,在继电保护技术的推进中,也会利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全新概念继续探索,在不同领域内的深入研究中,可以解决许多智能电网中较为复杂的问题,这一举措可以有效的帮助继电保护技术向着多元态势的角度发展,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稳定性和功能调整上的判断。智能电网一般会使用分散式的内部传感器对输电线路做出有效的监控和调整,一旦在输电线路中出现了超负荷容量或高温运作,电压的功率就会伴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使电力系统逐渐面向运行的极限发展。

4、在功能性保护上的及时性,在继电装置的电流方向、定制确认等保护范围内和不同的信息做出保护或修正等效果,面对电流的适应性产生较强的综合延伸。在确保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利用灵活的运行,从而明确在发展中的电流导向,并实现在不同距离与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中的及时定值切换。

三、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出稳定的信息平台

构建出可靠稳定的信息平台,通过智能电网的特征结合,准确有效的收集电网状态和数据,为智能电网的构建提供出准确的信息。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通过构建继电保护平台,以电网在运行中的状态作为出发点,保障继电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在相应的信息平台信息支持下,继电保护能够有效及时的得到电网信息,并且实现对智能电网的监控。

(二)强化电网信息的传输

智能电网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目前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当前电网技术尚处于不断的完善与推动中,智能电网也已经实现了理论构建,为了让继电保护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印证,我们可以从信息传输的质量提升上着手。从总体来看,利用创新技术,以及扩大投入可以提供有效和谐的传输环境,并且促进电网的分层保护以及电网分级,从而为电网的传输有效的优质保护,对继电保护的信息做出共享,适应电网在智能化变革中的需求。

(三)加强和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与建设

对于目前电网继电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获得可靠精确的数据,对于这些运行数据,可以作为继电保护中的参考条件使用,提升设备在切除故障中的效率。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由于不同环境对于最新那个技术的限制,导致振动传感器容易把自然振动判定成故障。所以就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判定机制,建立起人工智能的继电保护分析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中温度以及湿度的因素,将温度和湿度纳入到故障判断中,从而精确的做出判断。

结语

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建设,对于国内电力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也就必然要引入到继电保护技术保障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在相应的智能电网背景下,我们要从继电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其提出应有的重视,以便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从构造到特征上都与传统的电网保护系统之间存在差异,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逐渐的深入解决。从总体出发,智能电网在国内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建设的态势,电网工作人员也可以将工作立足点放到继电保护装置上,根据不同的实际状况,持续的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优化,为电网的平稳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并且为居民用电和社会生产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王增平,姜宪国,张执超,张晋芳,刘国平.刍议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13-18.

[2]李融,郭凡.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3):34+48.

[3]Henderson C E, Porter W D, McClendon R W, et al..Predicting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in peanuts: a genetic algorithm/neural network approach[J]. Appl. Intell. ,2000,12:183 -192

[4]王增平,姜宪国,张执超,等.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13-18.

[5]熊小伏,陈星田,夏莹,等.面向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重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33-37.

论文作者:邹培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探讨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论文_邹培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