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王文涛

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王文涛

(广东电网汕头潮南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 515000)

摘要:对于电力部门而言,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进程的决定成因就是线损率,只有减少电力线路的线损率,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运作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而减少电力线路的线损率,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管理问题

一、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电量的分类

线损电量分为技术线损电量、管理线损电量和统计线损电量。

1.1技术线损电量:技术线损电量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铁损、铜损,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中的损耗、电容量介质损耗和电晕损耗等。影响技术线损电量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网络构成、网络运行的技术状态和运行方式以及电器设备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1.2管理线损电量:网络维护管理水平决定了管理线损电量,网络维护管理的电量损失中,主要包括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各种计量电能表的综合误差,以及在抄表时处于不同期,出现漏抄、错抄以及错算等方式所产生的误差,或者是由于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出现漏电、窃电等因素,而出现损失电量。

1.3统计线损电量:统计线损电量是指将供电企业总购电量减去用户用电量,计算得出损失电量。通常综合线损率是K=(H-I)÷H×100%。公式中K是综合线损率,H是供电企业总购电量,I代表的是总售电量。在分析和管理统计线损电量时,要对高压线损率和低压线损率进行考核。

二、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力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模式僵硬,无法有效应对实际工作中随机出现的事件。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人民生产生活与电力系统息息相关,城市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随着对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供电设施和电力系统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对电力管理工作的忽视,导致管理模式陈旧,与供电新技术、新模式不匹配,在电力管理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难题。供电公司属于国企性质单位,在公司运营中因电力垄断行业特征,使电力公司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消

极怠工现象,员工工作缺乏热情,公司内部鼓励机制较少,对于新型设备和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足,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更新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步伐,导致电力供应系统发展与管理体制更新之间无法衔接不连贯。

2.2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不足

如今,因人们生产和生活用电日益增大,供电的部门和企业对从事线损职业人员需求颇多,所以在职员招聘过程中对这方面的技能要求降低,从事线损工作必须要严格的管理,正确的控制,如果因线损人员技术操作欠妥,会造成电能过度消耗,造成较大电能损失。我国部分县级城镇供电设施较城市落后,在各户电表记录设备中通常采用多户联制,共享一个电表记录用电情况,加之对电能损耗管理不完善,用户偷电漏电现象不易被发生。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提出将电表进行分户记录的方式,即一户采用一个电表记录电量使用情况,由此将用电量浮动和电费更加清晰直观地反映出来,提升了电力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也防止了用户偷电现象的发生。另外,因电力公司工作人员的自身问题,也会导致出现损耗严重的问题。

2.3电力公司营销管理系统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大,不管是供电设备还是供电企业都得到了空前繁荣,一些较偏远的乡镇在使用电力上更是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管理并没有跟得上电力的发展需要;二是损耗了大量的电能。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对电力企业将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用电市场不断扩大,而电力公司数量却为数不多,市场需求远大于电能供给,且电力公司均为国有企业,因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导致电力公司管理人员对于电力营销方式和服务等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电力销售也缺乏创新服务意识,电力市场化扩展效果并不明显,营销模式也较陈旧。

三、加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3.1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

线损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供电单位的线损管理。第一,要从思想上高度关注线损管理,更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升线损管理的能力。在管理中要关爱供电单位的每一位人员,激发企业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增强对员工业务水平的培养,规范线损管理的各项制度,让企业员工担当相应的线损责任,使线损管理的跃上一个新台阶。规范线损管理的监管制度,使线管理人员的行为得到适当的约束。保证供电单位的正常工作运转下,在线损管理进行中,与项目管理齐头并进,现实企业的联合管理。同时,要利用单位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后,决不放松对用电检查人员的监管,提升他们的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意识,增强工作中的对安全风险的准确辨识与规避意识,督促他们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规范操作。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发他们在工作上的热情,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心尽力从事电力行业的工作。同时,做好电量计量表的日常修理与管理,适时更新,加大在电网运转过程中的管理力度。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做为技术支持,以寻求供电量与售电量关口表的在电量记录中的准确性,实现信息获取工作的正常进行。

3.2技术方面的有效对策

通过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运用,可以起到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在技术上,分散补偿法是无功补偿中的主要方式,它是通高低压补偿的方法进行,可以实现电能输送中的损率最小化,以此减少电能的耗损,使电网运行中的电压升高。在实际操作中,在供电时,10kv的电压可以通过运行中的转化成为正常电压,所以说电网运行的改造,电压水平的提高,可以非常好地达到管理线损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先进的智能计量表,使电量的记录上的误差进一步减少。

3.3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考核,确保降损管理效果

要定期开展人员素质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供电管理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要严格落实考核制度,依据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对相关人员实施考核。将降损管理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项目,结合考核结果来评价日常降损工作及降损管理效果。将考核结果和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将工作成效和奖金进行挂钩,促使相关人员自觉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降损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电力是社会发展必要的能源之一,在社会大力发展的进程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的增多,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能够加大电力的供应量,并且能够对各个企业的用电进行节约引导。而电力企业在实际的运作中,往往会存在严重的电能耗损问题。而其中的线损率与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电力企业开展了相应的线损管理工作,但是这一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解决。

参考文献:

[1]赵保华.浅析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5(1):62-63.

[2]裴健权.浅谈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5(7):187-188.

作者介绍:

王文涛(1984.10.17),性别:男;籍贯:汕头潮南;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营销管理岗位专责:研究方向:线损管理

论文作者:王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王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