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分院药械科 161000
【摘 要】目的 探究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4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5.0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7.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8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9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利多卡因;临床效果
心肌梗死就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引发部分心肌由于持久性严重缺血后出现局部坏死。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因此此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不利影响,所以临床上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1-2]。为了探究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4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并对治疗效果予以比较,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34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这一期间,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7例患者中,有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9例和28例,年龄最小62岁,年龄最大84岁,平均年龄(71.1±9.2)岁;梗死位置:30例前壁,19例后壁,10例下壁,8例前壁合并下壁。观察组67例患者中,有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8例和29例,年龄最小63岁,年龄最大85岁,平均年龄(72.3±9.9)岁;梗死位置:29例前壁,21例后壁,8例下壁,9例前壁合并下壁。两组患者性别与梗死位置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间可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生产单位: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072,2010-09-30)治疗,选择50mg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与生理盐水20ml混合进行静脉注射,如果临床效果不理想,可再次进行给药;随后按照患者的病情滴速,保持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分1至2mg。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选择150mg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进口药品法国 Sanofi-Aventis France,注册证号:H20120496,2012-11-23)和20ml的生理盐水混合进行静脉注射,在20分钟内注入,随后把1mg/分胺碘酮泵入,6小时后予以0.5mg/分的微量泵入,借助静脉注射治疗2至3天后,采用选择1片胺碘酮(生产单位: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2397,2010-09-30)口服治疗,每天三次。
1.3疗效判定
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室性早搏与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生率下降超过90%;有效表示治疗后室性早搏与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发生率下降50~90%范围内;无效表示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予以观察与统计,主要包括恶心呕吐、浅静脉炎、心动过缓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研究数据,用%表示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效果等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P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
由下表1所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7例,显效率40.29%,有效30例,有效率44.78%,总有效率85.0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41例,显效率61.19%,有效24例,有效率35.82%,总有效率97.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 [n(%)]
3讨论
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人们患上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包括:寒冷刺激、过劳以及暴饮暴食等。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为老年群体,因为老年人体质较特殊,一般会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诊疗非常重要[3-4]。
利多卡因属于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此药借助对室性早搏控制与缓解,防止病情的发展与恶化,但在治疗过程中,此药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临床效果不理想,极易引发患者产生心律失常[5]。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率失常药物,属于多通道阻滞剂的一种,可使外周动脉与冠状动脉有效扩张,确保患者的血流量充足,使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使外周阻力显著减轻,并还具备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功效,可以对不同室上性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出现进行终止[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由此可见,与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朱战辉.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3(7):19-20.
[2]米亚沙尔?肖开提,古丽米热?阿不都热合曼.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40-41.
[3]全银姬.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22-123.
[4]王洪涛.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对比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32-33.
[5]李献良,姜先雁,崔美平,等.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5):75-77.
[6]马彩香.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36(5):134-135.
论文作者:杨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利多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卡因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