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位--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位--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诞辰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08)03-0025-06

马克思主义在创立后的160年的发展历史中,对世界历史进程发生了根本性影响,它在其中也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初发展的几个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把握其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任务。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研究基础上,力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理论地位作出说明。

一、重要的是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看法。它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结构和功能角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由于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要以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发展的性质的认识为前提,所以它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条件、动力、主题、主体、阶段和规律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发展的学说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它的根据在于它自身的科学的和实践的性质,在于它与无产阶级实践的密切联系。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发展的学说,就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具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现状的看法。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处境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处在危机中,或者说已经“过时”。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虽然遇到暂时困难,但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遭遇危机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上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前途如何?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这是一个伴随马克思主义而生的问题,并且已经成为马克思诞辰、逝世周年的纪念性话语。它还是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的主题。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抱坚定的乐观的态度。

第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和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通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矛盾、经验和规律的问题,从而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行动提供理论指导的问题。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解构”或“重建”马克思主义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实路径。时代变化和历史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据,无产阶级的现实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于对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既包括对进步阶级和人类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又包括对一切进步的精神文化的批判吸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行动和品格提出要求。

二、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不能停留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的简单认识和描述上,而应把握其经验和规律。因为只有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才对解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具有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首先的和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和重大事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人物的产生及其活动、一定时期重复出现的一定形式的发展的曲折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一定反映。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成为研究对象是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开始的。1903年,当考茨基还是一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他写了一篇纪念马克思逝世20周年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危机》。在这篇文章中,他着重谈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把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产生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第三次危机。前两次危机是在马克思在世时发生的。第一次危机发生在“1848年反革命之后”,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872年海牙代表大会之后的第一国际的瓦解。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在高潮和危机的交替中发展的,危机并不可怕。他说:“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继各次高潮时期之后,也曾经历过各次危机时期,而在克服危机之后,它总是赢得了新的基地。”“修正主义不能从理论上动摇马克思主义,就像机会主义不能从实践上动摇马克思主义一样。”①在这里,考茨基初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问题。罗莎·卢森堡在1903年也写了一篇纪念马克思逝世20周年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停滞和进步》。该文从发展的条件性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问题。她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是无产阶级生存于其中的历史条件和由这个条件决定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实际发展。“只有随着我们的运动逐步进入向前发展的阶段并提出新的实际问题,我们才重新到马克思的思想武库里去探索,完成和利用他的学说的一个个新的部分。”②

列宁总结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经验,在有关著作中从多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列宁特别把斗争和曲折看作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条件,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扎根,必然使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攻击更加频繁,更加剧烈,而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方的科学‘消灭’之后,却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了。”③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是一定时期马克思主义往往突出某个方面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根据在于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由它决定的“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位。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则从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关系的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针对资产阶级科学把马克思主义攻击为某种“有害的宗派”,列宁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们遵循同一个规律: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中产生和发展。

毛泽东曾经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概念。他按照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辩证法理解这个规律。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⑤同样的思想毛泽东又在后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反复谈到。毛泽东在这个讲话中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的思想。⑥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上述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思想。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他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不能离开现实政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不能不研究政治的大局、不能不估计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的问题,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的思想。⑦在198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关于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中,邓小平肯定并且引用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的论述,批评一些人存在的片面理解“双百方针”,只让错误的东西放,不让马克思主义争的错误。⑧在关于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最多的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按照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他们的研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与各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同错误倾向和思潮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发展;只有科学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要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达到科学,除了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外,还要从这些规律中发现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制约着其他规律,说明其他规律。它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决定性方面。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矛盾体系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从这个基本矛盾规律发现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矛盾主要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坚持与发展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与教育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发展要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素质的矛盾,等等。在这个矛盾体系中,基本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它决定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够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决定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的关系的矛盾,它还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

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划分。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一文中,按照世界历史“主要时期”把马克思学说的发展划分为以下阶段:1848-1871年是它的第一个时期。列宁指出,在这一时期的开头,马克思学说决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1872-1904年是它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带有和平的性质,没有发生革命。这又是西方为未来革命的时代作“和平”准备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学说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11)。从1905年的俄国革命到列宁写作《马克思学说的命运》,是马克思学说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正处在极大的世界风暴以及它们“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列宁指出,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世界历史的这三大时期中的每一个时期,都使它获得了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更大的胜利。

列宁根据世界历史和革命发展状况对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1913年的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划分,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一文中,列宁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所经历的斗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他把马克思主义前50年(从19世纪40年代起)的历史作了如下具体划分:在40年代前5年,马克思、恩格斯清算了站在哲学唯心主义立场上的激进青年黑格尔派。40年代末,在经济学说方面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50年代完成了这个斗争,批判了在狂风暴雨的1848年里露过头角的党派和学说。60年代,斗争从一般的理论方面转移到更接近于直接工人运动的方面:从国际中清除巴枯宁主义。70年代初在德国名噪一时的是蒲鲁东主义者米尔伯格,70年代末则是实证主义者杜林。“马克思主义已经绝对地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他一切思想体系。”(12)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后的第二个50年(从19世纪90年代起)一开始就是同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反马克思主义派别(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进行斗争。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这种理解,从方法论角度看,与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解是一致的,但这不能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严格划分,只能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定过程的真实描述。

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年)中把马克思主义称作一种关于社会革命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解,他把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1843年前后,与观念历史中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相对应,结束于1848年的革命——对应于《共产党宣言》。第二个阶段开始于1848年6月战斗中的巴黎无产阶级被血腥镇压和由此发生的所有的工人阶级的组织和解放的美梦破灭时。这个阶段大体延续到19世纪末。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初开始到作者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的20年代初,“并延续到一个还不能确定的未来”。柯尔施对各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作了说明: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初形态完完全全为哲学思想所渗透,它是一种把社会发展作为活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原初形式在整个19世纪的下半叶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是一些纯粹的科学观察,割断了它与政治的或其他的阶级斗争实践的直接联系。一个统一的关于社会革命的一般理论被变成了对于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的教育体系,资产阶级的宗教、艺术、科学和文化的批判。这一批判按其本性不再必然发展为革命的实践。到19世纪末,这种情况导致了修正主义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而正统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它的危机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纯粹理论上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完全地分化瓦解了。第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建”阶段。它首先由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改造和发展,是在回到原初的或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纯学说的特殊意识形态的借口下实现的。柯尔施指出,当列宁在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从理论上把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提到议程上时,预示着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中,“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联系已经被有意识地重建”(13)。

共产国际第五次扩大全会(1925年3月21日—4月6日)也曾经做过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它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叫做马克思主义时期,即从《共产党宣言》到马克思逝世(1847-1883年);第二个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的时期。这个时期——特别是它的前半期——也有其积极的方面:成立了无产阶级的群众组织,进行了文化教育方面的巨大工作等。但从19世纪90年代起,总的说来,这是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时期。约自1907年起,在第二国际内部,工人运动的革命派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团结起来。第三个时期是列宁时期。列宁主义起源于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夕(1903-1904年),并在1917年取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次胜利。(14)

由上可知,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基本上被理解为一种社会革命理论发展的历史,列宁主义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未被认识到它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意义,亦未得到反映。另外,从各种形式的阶段划分的比较看,主要分歧在第一阶段的划分上。列宁是把马克思学说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统一起来,其起点是1848年,这既是《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的时间,又是欧洲革命爆发的时间。柯尔施则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开始向前推进到1843年,显然把马克思思想的不成熟时期不适当地放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时期。

从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各种划分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第一,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单纯的实践,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理论,而是二者的统一。这种统一既是无产阶级的现实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又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原初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具有这种特征。所以,仅从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或仅从理论都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阶段性。上述各例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出了不同划分,但遵循的原则却是一致的,即都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

第二,一般说来,我们不能把统一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发展的一定阶段、形态简单等同起来。但事实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我们总是用列宁主义标志紧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初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其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理论和实践所要解决的任务、主题,在于当时的俄国历史条件决定其任务、主题与整体的、一般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致。当然,这也与列宁主义本身的理论品质、其发展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第三,应该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划分标准。原则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性划分应该是统一的,进一步说这种划分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历史上,理论家们总是力图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最准确的也最具一般性、普适性的划分,同时也在探讨这一划分的统一标准,但却总是找不到这样一个标准,因而所作的阶段划分也就总是存在着不一致。怎么认识和对待这种矛盾情况呢?我认为,应该允许划分的多样性的存在,允许在划分上使用不同的标准。这样做,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总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用长远的眼光观察其发展与阶段性;二是因为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性的认识,关于阶段划分标准的认识,都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此外,还应承认,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和阶段划分上,重要的不是回答什么是这种划分的唯一标准和实际作出什么样的具体划分,而是如何正确理解阶段划分及其标准掌握上的方法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阶段划分标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统一的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依次是: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创立(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理论研究开始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以前,又称前马克思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理论转变为革命的行动的过程中列宁主义的形成;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初步探索和西方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革命道路独立探索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上述阶段划分,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第二阶段,时间上说是从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到19世纪末,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以及同各种反动思潮的斗争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他们的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逝世后其学生、战友在传播、捍卫和实践他们的理论的过程中使之系统化、普及化的过程。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经谈到判断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够被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标准问题,指出为这个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5)。而对这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定型”具有贡献的,除马克思和恩格斯外,就是他们的学生和战友,也就是被称为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那些人们。但由于他们的理论创新不足,其理论贡献是很难作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来看的。

2.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发生的分化,可以看作是原本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发展的过渡环节。这个分化指的是伯恩施坦主义的产生和考茨基、列宁、卢森堡等马克思主义者同它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共产国际的产生和列宁主义的形成,以及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分裂为两种不同发展趋向和理论传统:一个是作为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余音继续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影响的伯恩施坦主义,一个是作为共产国际的实际指导思想并主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的革命中发生影响的列宁主义。从各自的理论主张和工人运动的实际发展看,伯恩施坦主义实际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列宁主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趋向和主流。所以,原初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形态、新阶段是列宁主义,而不可能是伯恩施坦主义。

3.在以列宁主义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中,不能不提到毛泽东思想。列宁主义是这一阶段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形态,毛泽东思想形成于这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道路理论,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革命道路理论。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探索,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至50年代中期,在苏联占主导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含斯大林的思想)总体上属于列宁主义范畴,但它作为列宁逝世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不完全符合列宁主义,它在某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列宁主义,而在有些方面又离开了列宁主义,脱离了苏联实际,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消极影响。斯大林思想和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关系仍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这一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个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所形成的积极理论成果构成毛泽东思想的特定内容。总的来说,无论是斯大林思想、模式,还是毛泽东思想,都不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独立阶段,而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的思想体系。

4.从国际角度看,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背景下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起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赫鲁晓夫领导的苏联改革。但这个改革在“反斯大林”的政治气候下没能正确地对待斯大林模式,简单化对待的结果,是既没有真正克服它的弊端,也丢掉了它应被保留的积极成分。勃列日涅夫时期纠正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某些倾向,但又陷入僵化和停滞,斯大林模式中的某些消极方面仍在发挥作用。苏联的说得上的改革是从戈尔巴乔夫时期开始的,改革的对象已经不限于斯大林模式,而是整个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制度。但由于其改革的道路的错误,导致改革失败。而在苏联改革前后陆续发生的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主要是从苏联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发展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但这些国家的改革或早于苏联或晚于苏联也相继失败。当然,这些国家的改革从教训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留下了什么遗产,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5.作为新阶段的,亦即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三个方面的性质或特征决定了它的这种理论定位:

一是民族化。虽然列宁主义作为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的性质,但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还没有成为那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明确的普遍的理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后来主要为了避免民族主义之嫌而又放弃了这一命题,这一现象表明我们党对这一命题的认识还处于探索之中。在世界范围内,由于那时马克思主义者把修正主义看作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危险,因而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意义,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民族化命题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命题,有导致修正主义的危险。这样一种倾向甚至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在理论家中还有相当的影响。

二是成功的改革。改革开放是世界性潮流,是时代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反映时代潮流和特征的进步理论,一定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总体性质与特征,总要通过具体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是改革开放条件下思想解放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观变革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改革与创新意蕴,而且在于它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从而使它有资格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标志。

三是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且是一个复合理论体系,因为构成这一体系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都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民族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形态的内容如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新的伟大觉醒,即它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总之,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性意义的根据,既在于现实社会主义的改革大势和这场改革的意义,更在于有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范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理论品质,特别是它的创新性质,以及它由具体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向普遍的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升的潜质,使它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标志。

注释:

①《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3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8、249—250页。

②《卢森堡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页。

③④(11)(12)《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1页,第309页,第307页,第2页。

⑤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1页,281页。

⑦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9页,第57—58页。

⑧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7页,第146页。

(13)[德]卡尔·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纽约和伦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0年版第61页。

(14)[匈]贝拉·康恩编《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121—123页。

(15)[英]E.J.霍布斯鲍姆《判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观点的标准》,载于《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位--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