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文/龙煦霏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已经在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场景得到广泛的融合,全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方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方位改革,促进了经济由外生型增长向内生型增长的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我国义务教育从“非均衡”“基本均衡”到迈向“优质均衡”已走过了40余年,在教学投入、师资建设、硬件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到了95%的既定发展目标后,“优质均衡”将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头戏”,数字经济也就成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可或缺的要素。
“优质均衡”的衡量标准
龙煦霏
《中国商界》宏观经济部主任、财经双语主持人、博士
迄今为止,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非均衡”(1978—2000年)、“非均衡到基本均衡”(2001—2009年)、“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2010年以后)三个发展阶段,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2017),“优质均衡”在“基本均衡”基础上增加了每百名学生占有骨干教师数、网络多媒体教室等项要求,规定合格教师每年的轮岗比例不低于10%,骨干教师轮岗不低于20%。很显然,“优质均衡”重在考核“质”的提升,强调办学的细管、质量、特色、品牌,打造文明、文化的“双文校园”。建设“双文校园”需要科学地提升办学竞争力,基于国家标准提供教育公平、探索课程改革,摒弃“量贩式”扩张,持续优化师资构成,鼓励名师优师“走出名城名校”,让偏穷少资地区共享“优质均衡”的先进教育。
而从“基均”到“优均”,数字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活动,在数字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义务教育的完成是在学校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日积月累、不断创新中逐步实现的,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发展需要内外因的共同发力,这就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助推。
实施舒适护理以后,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临床效果主要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愈情况进行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由专业人员结合两组患者护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大数据下教师资源配置更优化
《中国统计年鉴2018》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教师数量累计超过千万,大部分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教师数量占比约90%。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抽样调查统计法,势必不会全面掌握全国各地教师资源分配的状况。
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规定》中新增“代扣代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扣缴义务人代扣代交增值税,实务中扣缴义务人除了代扣代缴增值税外,还有增值税金附加、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等,按简并原则可将该其改为“代扣代交税金”明细科目。
来自《2019年数字经济大会论坛》的信息显示,京津冀大数据教育区块链试验区在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开始运行,大数据平台正在逐步采集、记录当地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数据,以此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这项实验以京津冀三地教育年级组为单位组建12个年级教育区块,最终这些数据都将成为数据库的存储数据,作为未来教育改革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实验一旦成功将在全国推广。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先后批准 3 批自贸区,1+3+7,总量达到了11个。此次方案所涉的三地均属于第2批自贸区,标志着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正式进入2.0阶段。方案强调,广东、天津、福建要把握基本定位、加强组织实施、强化使命担当、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积极性,系统推进改革试点任务落实。
义务教育教学的高绩效关键在于教师。传统的数据调查更多的是基于教师的人数、构成和质量进行分析,缺乏对师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动态分析,在维度设计上考虑得不够周全。
区块链技术因为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信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环保、科技等不同应用场景,而区块链技术与基础教育的结合也可以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仅要优化师资配置,还需要记录并分析不同区域义务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及作为受教育主体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
第二,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投入规模。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资金,确保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要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确保重点骨干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各地要优先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要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投资领域,争取增列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高效节水灌溉、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等财政专项,争取将水生态补偿纳入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开展水源区涵养补偿和水生态修复补偿试点。
区块链技术无缝录入学生“成长轨迹”
相比之下,教育大数据更加具有时效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可以对一些零落地分散在各个区域、学校的数据进行整合加工,不仅可以增加数据的存量,还能够在重新整理分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来。
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从根本上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从而彻底解决了目前教育信息化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大大增强了决策的精准性,更有利于顶层设计的优化,从而助力于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实施的“城乡二元制”逐渐加大了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差距,沿海城市、一线城市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圈使教师资源自然流向这些区域,虽然国家出台了支教计划、公费师范生、国家培训计划等项措施,但由于缺乏师资供求关系的精准数据支撑、制度设计缺乏人文关怀等原因,使得义务教育的教师资源未得到有效配置。
区块链记录下的数据翔实和分析精准,这些不可篡改的数据因为可信度高,能够为高考改革、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库。
人工智能实现了与“名师面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基于一套教材进行解读,依据自身经验传授知识并传递情感价值,即使有“双师课堂”也只是将优师课堂视频配发至偏远地区。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来实现,能够获取学生端数据,实现定制化教学,模仿教师进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等。新型“双师课堂”是“名师优师”进行线上远程直播教学,线下课堂由本校老师组织课堂辅导、讨论、作业检查等。基于人工智能的“双师课堂”高效便捷地将一些优师精品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分发到目标区域,让更多的学生与名师“面对面”,缓解了偏远区县优秀教师配置短缺的问题。不仅如此,“双师教学”还使偏远或欠发达地区的教师能够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观摩学习的机会,缩小了与同行的教学差距。“双师课堂”只是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一个展示,而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对接方的教学短板和课上师生互动情况及时建模和调整教学策略。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强国目标。义务教育完全普及均衡并非终极目标,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才是国民真正期盼的教育公平。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被认为是继信息化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教育+数字技术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插上了翅膀,数字经济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标签:数字经济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 生产组织方式论文; 全方位改革论文; 人工智能论文; 数字技术论文; 人类社会论文; 生产要素论文; 《中国商界》宏观经济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