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鸟类孵育成活率_鹧鸪论文

如何提高鸟类孵育成活率_鹧鸪论文

怎样提高鹧鸪育雏成活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活率论文,鹧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鹧鸪是近年来新兴的特禽养殖项目,有关鹧鸪养殖的知识较少。为使养殖者少走弯路,现将一些养殖经验介绍给大家。

一、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进雏前要把室内打扫干净,育雏笼及水槽、食槽、粪板全部放进室内,然后把门窗关闭好,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20克、甲醛40毫升熏蒸消毒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放出气味后,再用百毒杀喷雾消毒2次。

二、控制好温湿度。温度是影响鹧鸪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因素,进雏前2天可点燃室内炉火,把温度调好,炉火须安上烟囱,以防中毒。温度保持在34℃~35℃,过高会中暑死亡,过低雏鸪易互相挤压死亡,温度计水银头要吊在与雏鸪的头部高度相差不多。湿度1周内在60%~70%,1周后在50%~60%,湿度过高雏鸪易得球虫病,过低易得呼吸道病。

三、饲喂。雏鸪要出壳24小时内先饮开水,待开水凉到36℃左右,用电解多维1克兑水1公斤,连续饮3天,但不要一出壳就饮水。饮水后即可开食,第1天用全价料拌熟鸡蛋开食,100只雏鸪加2~3枚熟鸡蛋,将饲料用少量水拌成潮湿状用手将颗粒搓细,少量的散在纸上,让雏鸪自由采食,前3天不断料,3天后改用食槽。因室内温度高、湿度大,防止饲料被霉菌污染,饲喂时要少给勤添。

四、保持空气清新。在育雏期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条件的可安换气扇。为使育雏室内气味小,每天要清粪2次。密度过大,限制活动场易引起打斗,易发生疾病;密度过小,浪费场地提高成本。一般10日龄雏鸪每平方米80只,11~30日龄为每平方米50只。

五、光照要充足。鹧鸪为季节性禽类,光照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食欲、疾病的产生。雏鸪出壳后2周内为24小时光照,以后为每天16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瓦,光照太强会引起啄趾啄肛。在20日后可断喙,用剪刀即可,只剪上喙,不剪下喙。雏鸪出壳后2~6天用恩诺沙星(0.25%)饮水,防止白痢;8日龄用新城疫Ⅱ系疫苗点眼,2~3周用青霉素2000万单位/只拌料,抑菌和预防球虫的发生。3周后用氟哌酸或恩诺沙星饮水,预防沙门氏杆菌。在育雏期间每周喷雾消毒2次,有疫情时可每天消毒1次。

联系电话:0771-2625848

标签:;  ;  

如何提高鸟类孵育成活率_鹧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