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档案教育改革发展的三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发展论文,阶段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我国档案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档案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有20几所普通高校设有档案学院、档案系或档案专业。培养的学生也由过去培养专科生、本科生,发展到培养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档案专门人才。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档案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高等档案学专业教育大发展阶段(1978年—1985年)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办了档案教育,档案专业在校生增多,教材建设有了进展。1979年国家档案局恢复后,全国各地档案机构也相继恢复,“文革”中被迫解散了的档案干部队伍开始重建,一些干部归队,也有一大批新手到档案工作岗位上来,档案专业人才严重不足。1983年底省、地、县三级档案局、综合档案馆共有1.75万人,具有大专档案专业学历的仅有596人。1979年,国家档案局在恢复后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办好全国高等档案专业教育。1982年,国家档案局又要求各地档案局协助办好大专院校档案系(班),建议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可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开设档案专业(班)。1983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一九八三至一九九○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除要求各地继续办好已有的档案专业教育,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地区的有关省、自治区的大学中开设档案专业外,还要求设立档案专业的大学逐步开展档案函授教育。此后,四川大学、郑州航空学院、云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大学设立了档案系。到1985年,全国2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达2600多人。另外,还有一些省市举办了业余大学档案学专业班。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档案学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摊子铺得较大,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师资缺乏、教材以及实验设施都跟不上等。到1984年全国高等档案专业教师有178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就有63名,占了35.4%,其余20所普通大学和8所职业大学只有115名。除人大档案系外,其他院校的教师基本上不具备副教授以上的职称。各地档案局一些业务骨干承担了大部分的档案专业课教学工作。应该说,我国高等档案学教育的大发展是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和实际努力分不开的。一些省、市档案局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在本地区创办档案系或专业,还为被批准的单位争取开办费,还有的把部分档案干部在职培训的任务交给档案系或专业,从很多方面给高等档案学教育以支持和帮助。
二、高等档案学教育稳步发展阶段(1985年—1992年)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等档案学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85年6月,国家档案局与国家教委联合召开全国档案专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确定了高等档案专业教育要集中力量办好现有专业,提高教学质量。1990年8月,国家档案局召开了全国档案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了“八五”期间全国档案教育工作的方针,明确了高等教育要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在宏观指导下,办学点大量增加的局面得到控制,新创办的档案系、专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逐渐走上正规化。无论是在教师培养配备方面,还是在教材建设方面,以及办学条件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绝大多数新开办的档案系、专业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了人才,为日后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一,档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立起来。一些学校将有名望的教授请到档案系或专业来,并调配和培养了一批有扎实功底的中青年教师。1992年底,全国24所普通高校档案学院(系、专业)有专职教师32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59名,讲师156名,助教73名,实验师(员)34名。专业课已主要由本系或专业的教师来承担。
第二,达到了专、本、硕、博的培养水平和能力。198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继此之后,全国已有4所院校档案系或专业招收硕士生,1所学校培养双学位生。在这段时间里,云南大学档案系招收了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也争取招博士生,并在此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至此,我国高等档案专业教育可以培养专科生、本科生、双学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的档案专门人才。
第三,教材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档案学教材建设纳入国家教材建设的统一规划。这一阶段,先后有28种教材和5种教学参考书列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材编选计划》(1985年—1990年)。《档案学概论》等一批档案学专著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高等档案学教材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为档案部门输送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至1992年,全国各高等院校档案学院、系、专业共培养本科生4179名,专科生3077名,研究生20名。全国档案干部省、地、县三级档案局馆,具有档案大专以上学历的增加8.8个百分点。
然而,这个阶段我国高等档案专业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专业课内容陈旧,教师缺乏,一些系或专业过多的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科研工作,致使档案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落后于其他专业,经济投入少,实验设施极差,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象样的实验室。
三、高等档案学教育在教育改革中发展变化阶段(1993年—现在)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校实施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缴费上学,学校设立奖学金,在招生简章上就有介绍。“热门”专业报考的人争先恐后,“冷门”专业受国家的资助。档案专业属于不冷不热的专业,没有资助性奖学金,极少数学校有数量也极有限,致使档案专业招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学校档案专业招生,报第一志愿的几乎为零,被学校亮了黄牌。档案学专业只好从第二志愿或是服从分配的人中去动员考生。
面对着这样的挑战,为了发展高等档案学教育,国家档案局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设立了奖学金,上海大学为档案系招生每人补贴1000元。有些地方在改革中就专业方向设置、教学以及办学方式进行改革,显示出了较强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档案系或专业改了名字,称信息科学系,调整了专业方向;还有一些地方把档案系或专业放到不相关的系里,已不再招生,面临停办的危机。
为迎接挑战,从事高等档案学教育的同事们也研究了一些对策,如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等等。除学好专业课外,主要强调技能性训练;有几所高校的档案系或专业的学生在编计算机程序及外语方面都拔了非专业竞赛的头筹。高等档案学教育迎接整个教育改革的挑战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智慧。勇气+智慧可以使我们练好内功,增强竞争能力,再创新的辉煌。
标签:档案学论文; 大学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