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分析论文_熊丹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省九江市3320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措施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在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月,为了进行对照实验,需要将所选择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均为23例,将常规的用药管理模式应用于前者,将药学干预措施应用于后者,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用药周期过长、使用剂量不正确以及溶媒选用不当等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展开调查,观察药学干预在患者安全用药方面发挥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期间,共出现3次不合理用药现象,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6次不合理用药现象,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24%、79.25%,数据前后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采用药学干预措施,能够预防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确保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帮助患者身体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月,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其中观察组中有13名男性患者,其余10名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4-56岁之间,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8例,年龄在18-49岁之间。据统计,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女性患者中无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数据间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常规的药学管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实际发展情况,给予患者适量的抗菌药物,指导患者用药时间、服用剂量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将药学干预措施应用于观察组。首先,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相关规定,对以往患者抗菌治疗的实施过程以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患者服药期间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此外,也可将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配置比例以及送检比例等信息详细记录,建立完善的药学干预体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自身工作水平,带给患者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尽可能的消除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用药安全风险。其次,医院内部应成立专门的抗菌药物检查小组,定期对医院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储存等情况进行巡视,必要时可随机取样,对抗菌药物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使用要求。此外,在患者抗菌药物服用期间,医务人员除了要将药物使用方法、计量以及其它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说明外,还应告知其正确服药的重要性,向其讲解乱服药物所带来的危害,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来服用药物[1]。

最后,定期组织科室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到更多抗菌药物使用要点,能够正确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在为患者提供抗菌药物前,医务人员应提前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对处方内容进行审阅,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在对抗生素种类的选择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先给予一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治疗效果较好,便不再需要使用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以免对患者身体带来其它负面影响。

1.3疗效判断标准

在两组患者服用抗菌药物期间,统计患者不良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主要包括服药剂量不正确、用药时间过长等内容。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的应用下,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不良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作为本次计数资料,单位为%、n,在卡方值检测方式下,当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时,则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期间,共出现3次不合理用药现象,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6次不合理用药现象,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2此外,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24%、79.25%,数据前后差异较为显著(P<0.05)。

3.讨论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较广,主要应用于各种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治疗当中。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而言,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能够加快身体康复的速度,有效预防细菌的扩散,对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不过,在对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且出现较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溶媒选用不当、用药周期过长或使用剂量不正确等现象,都会引起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严重情况下还会加重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患者服用抗菌药物期间,应采取有效的药学干预措施,尽可能的消除患者服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由此可见,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一定的药学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安全用药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 临床药师以用药教育为核心的药学干预对癌痛及化疗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

[2]韩永丽.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153-154.

论文作者:熊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分析论文_熊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