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访南京市长王宏民_南京规划论文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访南京市长王宏民_南京规划论文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访南京市市长王宏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市论文,城市建设论文,市长论文,促进经济发展论文,王宏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城市建设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的主要标志。

去年以来,南京市抓住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在南京召开的契机,投资10多亿元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新上了一批城市的标志性工程,努力实施市容卫生的长效管理,加大城建工作的力度,使全市市容市貌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日前,南京市市长王宏民就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王宏民说,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是全省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南京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特大型城市,各项建设和发展都应该符合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要求。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使城市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才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只有高档次、上规模的城市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干部队伍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王宏民介绍南京的做法和经验有:

必须把提高城市的总体水平和市民的现代化意识放在突出的位置

城市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空间,城市建设的快慢,城市管理的好坏,是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方面,也是衡量我们城市总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人民政府,我们有义务为群众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条件,有责任通过勤奋的工作,努力提高城市的总体水平。城市的总体水平,是城市各项工作的集中体现,只有认真做好城市的每一项工作,总体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比如说,我们把城市的功能定位作为提高城市总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经过反复论证,明确了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一流,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功能不断增强的省会城市,建成一个能接受上海辐射、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经济、金融、商贸优势突出的中心城市;建成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这个功能定位,体现了在较高层次上加快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建设方面,全市上下明确了既要力求多上体现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性工程,也要多上体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性景观,强调保持古都风貌,注意城市的内涵建设,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低水平项目和损害环境效益的项目,实现城市总体水平的发展趋势和评判标准与国际惯例相一致。在城市的总体水平中,市民的现代化意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民的现代化意识,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基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靠教育,养成习惯,形成定式,全市上下着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基本素质,把培养市民的卫生习惯和文明意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比较好的舆论环境和群众基础,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的规划工作,严格规划管理,强化依法治市

要把南京建设好、管理好、首先必须规划好。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要有合理的空间和科学的布局,不能把城市的现代化看成是密密麻麻的水泥钢筋的堆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说,规划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建了拆,拆了建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复了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这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跨世纪的规划。总体规划立足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按照国内一流的水平,力求50年,100年不落后。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源头,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全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城市规划工作始终抓在手上,坚持“严”字当头,只讲规划,不讲关系,只讲原则,不讲面子。省会城市,特别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各级机关、驻军、各类科研院所云集,规划实施的难度也比较大,这就需要方方面面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耐心来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使所有的建设单位都能够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从大局出发,从城市的总体形象出发,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及管理的运作机制,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在明确了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及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之后,如何加强运作,如何抓好落实,如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城市的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一致成合力”,才能使城市的面貌在短时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一方面,在发展的总体上,无论是市一级部门还是区县,都要加强集中统一,提高建设管理集约化的程度,特别是强调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建设资金,集中全市可以集中的财力,调动全市可以调动的资金,每年办成几件大事;二是统一规划管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三是统一组织实施,特别是涉及若干区域的工程,都要在市里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另一方面,在发展的层次上,要进一步强化区县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职能和权力,调动区县和基层搞建设、抓管理的积极性。我们考虑,在城市建设上,今后市里主要负责跨地区和全市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都由区县政府承担。对全市性的骨干道路,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前提下,由市、区、县共同承担,分头实施,分段建设。

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的意识和超常规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南京市围绕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集中财力和物力,建设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群众都反映,南京这几年长高了,变得好看了。我们也尝到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甜头。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不光是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包括水、电、气、路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水平,领导的政绩应该体现在基础上,蕴含在长远的发展之中。因此,“九五”期间,在地方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使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地发挥。在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要有新思路,除了在筹资渠道等方面加大开放力度以外,还要探索以效益为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比如说电力问题,南京目前的情况不是要建电厂,而要改造电网;交通问题,也是一个成网成环、解决道路的综合效益问题。此外,城市管理也是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再好的城市,不认真抓好管理,城市的总体水平就不会有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比建设更重要,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城市的命根子。当然,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它同样是衡量一个干部全局观、发展观以及现代化素质的重要标志。

必须运用基层工作的方法,认认真真地做好城市的每一项工作

南京是一个大城市,又更像一个大的基层,牢固树立基层的观念,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事事抓落实,件件有回音。基层工作的方法,就是必须具备解决矛盾的能力和魄力。去年以来,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分解目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在城运会的场馆建设和配套的道路建设中,全市上下克服困难,统一步调,集中力量,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基层工作的方法,对广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干部第一要吃苦,第二是要做事,第三要讲廉洁、讲正气,这是一个基本要求。其次,要讲大局,讲团结。基层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大局观。要有“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团结才有力量,集中才能办大事。全市上下都要提倡“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好风气,树立政府权威,增强政府的组织力度,把城市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标签:;  ;  ;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访南京市长王宏民_南京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